中华网家电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快讯 > 正文

以智控组态技术赋能工业自动化——打造未来工厂

以智控组态技术赋能工业自动化——打造未来工厂
2024-10-12 15:25:40 来源:实况网

在天津润伟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制造车间里,巨大的机械臂精准地抓取零件,自动导引运输车(AGV)有序穿梭,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线上高速运作,电子显示屏上实时更新设备状态和生产进度。这一切,都离不开“智控工厂”系列组态软件的强力支撑——这是杨建和他的团队花费十余年研发的智能工厂核心系统,正重塑着中国制造业的自动化新格局。

从控制台到车间,奏响智能协作新篇章

“以前,我们的生产车间里,到处是人工巡检、纸质记录,工人需要不断调整参数、监测设备状态,整个生产线的运行效率受到很大限制。”杨建指着车间的中央控制台,“但现在,所有的生产数据都汇总到这里,工程师只需要在‘智控工厂’的组态控制系统上进行远程操作,就能精准管理每一台设备。”

“智控工厂”系列组态软件由多个子系统组成,每个系统各司其职,同时彼此协同,形成完整的智能工厂管理体系:

核心组件系统联动,打造智能工厂新生态

杨建团队研发的“智控工厂”系列软件由六大核心组态软件系统组成,每个系统各司其职,同时又能相互协作,共同推动智能工厂的高效运作:

设备参数优化调试——让机器自己‘找准节奏’

控制器设备参数优化调试系统V1.0,负责给每台设备找到最佳运行状态。例如,某台塑料注塑机需要根据不同的原料调整温度、压力、转速,过去工人需要多次手动试验,如今系统能自动调整,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不仅提升效率,还能减少能耗。

数据采集分析——实时‘听诊’,找出生产隐患

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数据,如设备运行情况、产品合格率、能源消耗等。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V3.0,就像一名“数据分析师”,实时收集这些数据,自动生成报表,并对异常情况做出预警。例如,如果某条生产线的能耗突然上升,系统能立即提醒管理人员,排查潜在问题。

生产调度管理——智能统筹车间资源

工厂生产的高效运转,离不开精准的计划调度。工业生产流程管理ERP系统V4.0,可以像“总调度员”一样,实时协调订单、原材料供应、设备安排、人员分工,确保资源合理分配。面对紧急订单,系统能自动调整排产计划,确保订单准时交付,避免生产资源的浪费。

生产工艺集成控制——让生产线‘一体化协同’

一个现代化车间可能涉及几十种设备、数百道工艺流程。生产过程工艺集成控制系统V3.0,就像一名“智能指挥官”,将所有设备和工艺流程整合到一个系统里,确保各个环节无缝衔接。例如,在汽车制造中,从焊接、喷涂到装配,所有环节都必须严格执行预设工艺,系统会精准控制,减少人工干预,大幅提升自动化水平。

生产环境自适应优化——智能调整工艺参数

生产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夏季与冬季的湿度不同,会影响某些材料的特性。基于大数据的工业生产条件自适应控制系统V2.0,能够自动感知这些环境变化,并调整生产参数。例如,在食品加工厂,如果检测到原材料湿度变化,系统能自动调整搅拌时间,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远程监控与操作——管理工厂‘足不出户’

在传统工厂,车间管理人员需要频繁巡检设备,而设备图形化数据监控和远程控制系统V3.0,让管理人员可以在办公室甚至家中,实时监控工厂的运行状况。设备状态、生产进度、能耗情况,所有数据都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如果某台机器发生故障,系统会自动报警,管理人员可以远程诊断甚至调整运行参数,减少停机时间。

数据驱动精准决策,传统制造迈向智能升级

“过去,生产管理更多依靠人工经验,而‘智控工厂’组态软件让生产过程变得更加智能。” 杨建表示,“这不仅是简单的自动化,而是从设备优化、数据分析、生产调度到智能决策的一体化管理。”

杨建在系统后台演示道:“比如‘控制器设备参数优化调试系统’,它能自动分析设备的最佳运行参数,避免过去依赖工程师手动调整的低效模式。以前,一个设备的调试可能需要一周时间,现在只需几个小时,大幅提高了生产线的启动速度。”

当生产线启动后,“生产流程数据监测与分析系统”便开始发挥作用。它会实时收集传感器和设备控制器的数据,并通过AI分析生产效率、能耗情况以及设备磨损程度。如果发现某个环节存在瓶颈,系统会自动调整生产流程,使整个产线保持最佳运行状态。同时自动采集记录实时生产数据,在数据库中进行存档和智能分析,让管理层了解生产状况。

智能工厂对比传统模式,数据揭示变革之势

“智能工厂和传统工厂的差距,不只是‘有没有自动化设备’这么简单,而是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杨建强调道。

在天津润伟达的一家合作工厂中,自引入“智控工厂”系列组态软件后,生产运营数据发生了显著变化。首先,整体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工厂的设备利用率提高了30% 以上,原本需要人工调整的生产环节,如今依靠智能软件精准调控,大幅减少了停机时间。

在成本控制方面,智能化管理使得能源消耗和原材料浪费大幅减少,整体运营成本下降了15%-20%。生产过程中,原本依赖经验手动调整的工艺,如今通过系统实时优化,使得产品合格率提升了8%-10%,质量稳定性显著增强。

此外,远程监控和智能调度系统的应用,让管理效率提升了40%。过去,工厂管理人员需要在车间内频繁巡检设备,而现在,他们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实时掌握设备状态,甚至远程调整生产参数,极大地降低了人工干预成本,同时提升了生产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这些数据证明,智能工厂不只是‘少点人、多点机器’,而是用数据和算法优化整个生产过程。”杨建强调,“它能让工厂的每一台设备都在最佳状态下运作,使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更加精准和高效。”

国产智控引领未来,赋能制造业新格局

过去,国内工业软件市场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高昂的采购和维护成本使许多企业望而却步。而如今,杨建带领天津润伟达成功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控工厂”系列软件,不仅打破了国外垄断,还推动了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化升级。

“十年前,国内的智能控制系统几乎完全依赖国外品牌,工厂的生产线、控制软件、数据采集系统,全部是进口设备,昂贵且难以定制化。”杨建回忆道,“但现在,我们的‘智控工厂’系列软件已经在多个行业的头部企业中推广,市场占有率稳步上升。”

如今,天津润伟达的智控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化工、炼油、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帮助企业提升智能制造能力。在国产软件领域,该公司已成为行业的引领者,并逐步走向国际市场。

谈及未来,杨建信心满满:“智能制造的未来,是数据驱动、自主优化、远程可控的。我们的目标是让我们的产品成为中国制造业迈向工业4.0的核心引擎。”

在这场工业智能化的浪潮中,杨建和他的‘智控工厂’系列软件,正用技术创新书写着中国制造的未来。

采编:张玲

撰稿:李思凡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关键词:

凯美瑞德丨VIVA-TCM入选国家工信部“2024年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解决方案”

2025-04-01 14:31:01凯美瑞德丨VIVA-TCM入选国家工信部“2024年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解决方案”

2025年正规平台现货黄金完整开户流程介绍

2025-04-01 13:54:082025年正规平台现货黄金完整开户流程介绍

鸿昇私募令吴炜:两届冠军基金经理谈如何实现三年两倍

2025-04-01 13:22:21鸿昇私募令吴炜:两届冠军基金经理谈如何实现三年两倍

内娱一线明星代言费大盘点,价格高到你想不到!

2025-04-01 13:16:34内娱一线明星代言费大盘点,价格高到你想不到!

爱创用一物一码,为医美行业乱象“整形”

2025-04-01 11:43:22爱创用一物一码,为医美行业乱象“整形”

辽宁观陵山福寿园启动碳中和认证工作 开创绿色殡葬新范式 助力“双碳”目标实践

2025-04-01 10:19:52辽宁观陵山福寿园启动碳中和认证工作 开创绿色殡葬新范式 助力“双碳”目标实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