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9日,世界可持续发展标准组织(以下简称“WSSO”)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环科院”)宣布达成一项重要的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长期合作、共同发展”原则,加强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战略,WSSO全球总干事吴征与中国环科院院长李海生代表各自机构签署了协议。
WSSO由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基金会联合多个政府和国际组织于2023年12月20成立,该组织致力于统一能源、碳汇、绿色金融、生态环境产业、节能环保、碳中和相关技术及ESG等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标准。WSSO旨在按照《巴黎协定》的规定推动建立全球碳市场。WSSO将由来自中国、美国及欧盟的三名代表组成执委会管理日常工作,并采取总干事负责制。首任总干事由来自中国的首届诺贝尔可持续发展奖章获得者之一吴征博士出任。
中国环科院,成立于1978年,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是国家级的环境保护科研机构。中国环科院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创新性、基础性重大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致力于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决策提供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的科技支撑,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环境问题的工程技术与咨询需要,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环境保护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年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期后的起始年,全球进入重新审视并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新阶段。2024年8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正式发布,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意见围绕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推进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等5大领域,以及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等3大环节,部署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WSSO与中国环科院的合作恰逢其时。针对《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中提到的重点领域,此次双方战略合作将发挥科技创新重大支撑作用,在交通及绿色物流、绿色自然资源两大领域进行深入合作。合作将包括共同研究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制定核算标准和方法学,推动国际认可和数字化技术平台的建设;同时,还将研究绿色自然资源数字化,探讨自然资本、碳汇核算与市场化路径。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需要的“双碳”人才数量在55万至100万之间,一批批绿色职业将与“双碳”战略同频共振。但由于绿色职业起步较晚,绿色人才培养模式在职业标准、行业规范、培训认证、人才评价等方面还有待完善。围绕这一专业人才缺口,双方将合作打造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平台,利用双方资源开展政策及标准研究,培养科研人才,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中国环科院李海生院长强调,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将有助于双方进一步深化可持续发展领域务实合作,创新生态环境标准国际化路径,为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创造新动能,贡献新力量。开展广泛、务实、深入的合作,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一重要时刻起,合作将迈上新台阶,迎来新高度。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落实双碳目标、融入全球治理、引领绿色变革已成共识。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双方此次战略合作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世界发展大势,立足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实施国内国际标准化战略,展示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责任担当。
吴征总干事指出,我们对双方的合作非常有信心,中国环科院是国内环保产业的领先科研机构和标杆组织,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可以将中国的成功实践,扩展到包括自然资产、生物多样性、碳汇、碳相关实践以及环境保护等更加广泛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应用场景中去,保证中国的经验可以真正的成为全世界、全人类共享的财富和资产。
双方围绕在生态环境国际标准、自然资本、清洁交通等领域的合作进展和未来前景进行了讨论。WSSO相关机构负责人陪同参会。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