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兴元同志(原中顾委委员、福建省原省委书记、省长)离开我们已经多年了,我们还十分怀念他,每当想起他为我国农业所做出的无私奉献和光辉业绩,想起他对劳动模范的关爱之心和信赖之情,我们对马老的崇敬之心、思念之情就油然而生,愈加深厚。艰苦奋斗渡难关,培育典型开新局 马兴元第二次到龙溪任地委书记的时期,是他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马兴元与农业劳动模范杨金海建立了深厚真挚、令当今人无法想象的感人情谊。1962年至1964年期间,为全面贯彻国民经济“八字方针”,让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马兴元经常下乡调查研究,指导农业生产,龙海县莲花公社山后大队是他经常下乡的地方。马兴元同志十分俭朴,每次到山后大队都只有一名工作人员陪同,没有县委书记等大小官员跟随。下乡时常常与大队干部和普遍农民群众促膝而谈,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到田间地头参加生产劳动,调查探讨山后大队水稻高产的经验措施。每当中午时总是在杨金海家里吃个便饭,没有鱼和肉,只有从杨金海自家菜园里采摘来的包菜和芥菜。这件事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但在龙海干部群众中还一直被传为佳话。(原龙海县委副书记、县人大主任、政协主席杨英古曾撰文回忆:“马兴元每到龙海,都要抽空去看杨金海或者把他约到宾馆,向他了解基层情况”。杨英古是1963年龙海县委抗旱办主任,负责接待郭小川来龙海采访。)
图1:马兴元下乡与农民交谈1962年山后大队早稻、晚稻粮食大丰收,全大队水稻平均亩产1421斤(两季),取得了华东水稻高产第一的好成绩。1963年春节期间,杨金海光荣出席华东先进集体代表会议,并在会上做水稻高产经验介绍,受到出席大会的周总理表扬。
图2:1963年2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在马兴元培育的先进典型山后大队水稻高产稳产经验的示范引领下,龙海县成为全国第一的高产县,整个龙溪地区粮食亩产不断大幅度提高,1962至1965年间,年年获得大丰收。 (山后大队社员浸种相片登上《人民日报》。收入郑厚根《榜山风格影集》第40幅。)
图3: 1963年4月12日《人民日报》 在龙溪地区流传着顺口溜:“来了马兴元,不怕没口粮。”在国家粮食极端困难的时期,马兴元领导龙溪人民发展农业,为国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不仅使福建省能完成“粮食自保”的任务,而且还从龙溪地区调出粮食支援国家需要。特大灾年大丰收,龙江颂歌传天下 1962年10月起,龙溪地区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山后大队此时也遭受了旱灾的严峻考验。为了保住龙海县莲花、东园两公社的十万亩良田,特别是山后大队高产红旗,马兴元领导人民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抗旱斗争。
图4:1963年5月27日《解放日报》1963年马兴元领导龙溪人民战胜了干旱,山后大队在特大灾年里获得特大丰收,全大队水稻平均亩产1707.7斤(早稻783.5斤、晚稻924.2斤),创造粮食平均亩产跨“双纲”的历史记录,并一直在文革前保持着全国水稻高产红旗的称号。(《龙江颂》以后山“丰收凯歌”为大结局,其原型出自现实中1963年山后大队再创高产纪录之事迹―― “山后大队在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特大灾年取得特大丰收”。山后大队“抗天奏凯歌”丰收照,刊登在《人民日报》,也刊登在《人民画报》。该相片在《漳州报》“抗天奏凯歌”画刊上标注“喜刈黄金稻,开镰传捷报――拍于山后大队” 。是郑厚根《榜山风格影集》中最经典照片。郑厚根的《榜山风格影集》中,用第49幅、第50幅以及小标题页中单列一幅对该照片收藏了三遍。)
图5: 1963年8月8日《人民日报》
图6:1963年9月《人民画报》
图7:1963年7月27日《漳州报》1963年8月,省委农村工作部副部长、农业厅厅长肖文玉采写的《访问杨金海同志》和省委委员万瑞仁采写的《山后大队坚持抗旱斗争水稻再创高产纪录》在报纸杂志上发表,号召全省开展“学山后、赶山后”运动,争取全省粮食大丰收。马兴元所领导培育下的山后队高产成就和“龙江风格”经《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报道之后,引起全国轰动,刚刚于三年前由龙溪、海澄两县合并设立的龙海县因此扬名大江南北。1964年春,杨金海出席福建省1963年度农业先进单位和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并作为主席团成员在大会上作《思想到人、工作到队、生产到田山后大队水稻高产再高产》的发言。大会前,叶飞、马兴元在会议厅亲切接见谷文昌和杨金海,会后叶飞和杨金海等一起上台同参加慰问演出的歌舞团演员一一握手。
谷文昌 杨金海 魏金水 叶飞 马兴元图8:1964年3月6日《福建日报》省委给予劳动模范杨金海很高的政治待遇,表明了省委对马兴元领导龙溪地区在农业工作取得巨大成绩的高度肯定。山后大队的水稻高产稳产经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直闻名全国,每天常有来出全国各地的学习参观团前来参观学习。
图9:1964年2月29日《福建日报》与图10:1963年2月20日《浙江日报》当时农业部部长廖鲁言来山后大队调研高产经验时,听了杨金海的介绍后,非常兴奋,请杨金海通宵达旦地介绍具体经验。有一次前来山后大队参观学习的江苏省委书记彭冲,听杨金海的经验介绍时,因杨金海普通话很不标准,便要求杨金海用闽南话做介绍,由此引出了一段佳话(详见《漳州党史通讯》2018年第4期:彭冲与《龙江颂》及杨金海的情缘 ——彭冲三次到龙海县山后大队参观并看望杨金海劳模的经过)。山后大队的水稻高产经验对推动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上世纪六十年代马兴元因特别善于领导农业工作而闻名全国,不仅受到叶飞的高度赞赏,而且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充分肯定和表扬,后来全国家喻户晓的《龙江颂》正是“龙江风格”与龙江人(龙溪地区)战胜特大干旱取得粮食大丰收的生动写照。山后大队当年取得高产再高产的大丰收正是龙江风格的受益者,所以《龙江颂》的一句重要台词:“山前山后都是一家人,手心手背都是自己的肉。”领导龙溪地区人民取得物质与精神双丰收的马兴元于1966年2月,担任福建省委常委,分管农业工作。马兴元对劳动模范在政治上非常关心支持,1966年9月,杨金海以全国工农业模范代表、福建团临时党支部书记的身份赴京参加建国17周年国庆观礼,与铁人王进喜等(王进喜是工交团带队劳模,时传祥是北京团带队劳模,杨金海是福建团带队劳模)在天安门城楼上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并受周总理邀请出席国庆宴会。杨金海在中南海住了三天,周总理亲自到住宿地看望慰问并帮助他盖好被子。(杨金海在1966年的报纸上刊登的忆述文章中兴奋地提到:“十月一日,我登上天安门城楼。九点二十五分,我盼望已久的最幸福时刻终于到来了。我见到了最最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毛主席最关怀我们工农兵,让我们睡在中南海,晚上十点多周总理还来看望我们有沒有盖好被子,我激动得流下眼泪,兴奋得连续几夜睡不着。”)杨金海还成为中央慰问团的成员,与张思德的养母刘光友、刘胡兰的妹妹刘芳兰、罗盛教的父亲罗迭开(及王杰的父亲王儒堂、刘英俊的母亲朱秀兰、欧阳海的父亲欧阳恒文)等一起到大寨等地慰问。党和国家给予杨金海极高的政治荣誉,这朵荣誉之花是马兴元精心培育出来的。由于马兴元知人善任,善抓农业,所以在文革期间马兴元遭受批斗关押两年之后,得“解放”,他继续领导福建省农业生产工作。在福建省流传着:“马兴元一上台,千万锄头下地大米来”的佳话。狂风暴雨手相牵,患难与共心相连 马兴元对劳模无比关爱,对事业无限忠诚,1966年11月,杨金海被当作“走资派”遭批斗关押,直到1967年8月其儿子出生时,才被允许回家,但仍被监视在瓦窑厂进行劳动。1968年底突然有一天,上级通知山后大队召开群众大会,杨金海夫妇认为将遭受新一轮残酷的批斗了,十分悲苦。然而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杨金海到会场时被请上台就坐,上级宣布:“解放”杨金海,并由他继续担任山后大队党支部书记。事后,杨金海了解到,马兴元在文革期间也惨遭批斗关押,1968年下半年马兴元被“解放”出来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听杨金海的情况,并想尽办法交代龙溪地区和龙海县的革委会“解放”杨金海。(据原山后大队革委会委员、文书黄朝龙回忆说,莲花公社领导苏茂盛曾找他谈话,要他在解放杨金海的当天布置大红标语“欢迎杨金海同志出来干革命”。)杨金海“解放”出来后领导山后大队科学种田、科学管理。1971年,马兴元重新担任福建省委常委分管农业工作,正是这一年,杨金海领导山后大队科学种田取得硕果,创下平均亩产二千零七十斤的水稻高产新纪录,在全国首次突破了“双千斤”关。此外,山后大队还成为了两次全国农业重要会议的中心现场——1973年7月全国农业机械化现场会和1978年7月全国杂交水稻现场会。
图11:山后大队再创亩产超双千斤的成就,新华社拍摄制成普及全国农村的宣传画——《九龙江畔展宏图》,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地点现为龙海钻石小区,三远小区。左上角为龙头山)
图12:在我国对外刊物用英语介绍高产成绩也选用龙海县山后大队的丰收照。
知心信赖化动力,新长征路传捷报 马兴元对劳动模范的深切关爱和无比信赖,常让劳模感动不已,杨金海虽然上世纪50年代就担任山后村党支部书记,但家境贫寒,家里没有房子,一家暂住在山后大队供销社代销店的小小房间里,文革遭关押批斗后被监视劳动,向堂亲长辈暂借一个专门安置祖宗灵牌位的破旧房子厅边的一个小单间厢房居住,雨天屋漏,夏天炎热如火炉,全家夏天就到大树下露天为家。杨金海的七八个孩子年纪虽小,但从刚读小学起个个都是养猪、养羊、养鸡、养鸭、种瓜、种菜的能手。经过十多年的劳动积累,1972年杨金海家终于盖起三间平房,几年后又向十多位亲朋好友借了2680元在三间平房后面续建三间平房,解决了全家10个人口的住房问题。但由于借欠2680元(当时是天文数字),为了还清欠债,全家10口人勤苦劳动、省吃俭用又整整奋斗了十年,直到1985才还清欠债。
1976年初,马兴元被再次打倒,在龙海,杨金海也遭受排挤和打击,针对杨金海家盖房子一事,县里还抽派13个人的工作队进村入户进行清财清查工作,杨金海形端影直,坦然对待,1976年秋,马兴元重新回到省委书记岗位时,他向到省里开会的龙溪地委副书记苏海成询问杨金海近况,并交代苏海成到龙海看望杨金海,转达他对杨金海的问候。1977年11月,省委通知杨金海作为首批瞻仰毛主席遗容的福建代表团成员赴京。龙溪地区同行的还有陈维仪、杨百洲等,省委给予杨金海很高的政治待遇,代表团中仅杨金海和一个功勋卓著的老红军享受火车卧铺待遇。马兴元此时正在北京开会学习,杨金海刚到北京住宿地,马兴元立即派秘书朱澎年同志把杨金海接了过去。在场的朱澎年对杨金海说:“老马知道你在搞杂交水稻试验并取得单产超千斤的好成绩。希望你继续抓好科学种田,把粮食生产搞上去。”马兴元接着说:“对,大胆工作,继续革命,继续新长征。”俗话说“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杨金海没有辜负马兴元的殷切希望,继续进行杂交水稻科学种田试验,并获得粮食高产稳产的巨大成功,平均亩产达二千五百斤,实现跨“三纲”目标。
世纪情谊系农业,一生关爱为国家 1980年11月22日,马兴元省长陪同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到厦门鼓浪屿观光,路过龙海向县委书记询问杨金海近况时,得知杨金海年老体衰,马兴元省长当即指示:“杨金海对我国农业生产做出过很大贡献,劳动模范老了,一定要把他养好。”根据马兴元的指示,几天后龙海县委研究决定:1980年12月杨金海调任莲花公社农械厂党支部书记(仍然保留莲花公社党委委员职务),以工代干,每月工资44.5元。解决了劳动模范的后顾之忧。1985年5、6月间,马兴元即将调离福建时,仍然牵挂着杨金海,专程到漳州把杨金海接到漳州宾馆话别,他一再嘱咐在场的刘秉仁和张全金说:“杨金海是毛主席、周总理亲自接见和表扬的著名劳动模范,对我国的农业的贡献是巨大的,我们不要忘记劳动模范以前所作出的贡献。”马兴元还一再叮嘱杨金海以后遇到困难可以写信或到北京找他。(马兴元离开福建到北京后,仍然非常关心杨金海。漳州市原副市长黄浦江同志与笔者座谈中也回忆说,1994-1995年在他担任龙海市委书记期间,每次到北京出差顺便看望马兴元老首长时,老首长总是特地交代他回到龙海时要去看望杨金海老劳模,并代为问候。)1991年12月22日,中顾委委员马兴元随同江泽民、叶飞等参加厦门特区大桥落成典礼,叶飞、马兴元很想念多年来未见的龙海老劳模杨金海、黄海澄,叶飞副委员长因回京参加人大委员长会议,嘱托马兴元看望杨金海、黄海澄时代他问候。(马兴元到龙海宾馆后便召集了座谈会,他十分关心地询问了杨金海的生活状况,得知杨金海的生活还比较困难,全家16人,人均收入与本县群众生活水平数据有很大的差距,马兴元很难过。龙海县委书记急忙要解释,马兴元语重心长地对县委书记说,要多听取老同志的意见,老同志的意见,说对的要听一听,说不对的也要听一听。马兴元还深情忆述在当年国家粮食困难时期,杨金海在创造与推广水稻高产经验所作出的巨大贡献。马兴元一边用手在胸前比划一下,一边说道:“杨金海当年在报纸上的照片有这么大!”)1995年底,年近八旬的马兴元应邀参加漳州市建市10周年庆典后,不顾劳累与夫人一起到龙海宾馆看望杨金海、黄海澄等老劳模。看见年老体迈的马兴元亲自来龙海看望自己,杨金海感激不已,询问了马兴元在北京的住址和电话号码,打算有生之年,能到北京看望这位一直挂念关爱着自己的好领导。遗憾的是,由于体弱多病无法成行。杨金海去世时,马兴元交代有关方面送了花圈以表悼念。(后来,马兴元的夫人郑惠兰在回忆文章中写道:“2001年,杨金海劳模病故时,老马闻讯后很是伤感。”)2001年9月,杨金海的妻儿到北京看望马兴元时,马老思念往事不停地念叨:“山后村、杨金海、好人好人,”还亲笔写下“原山后大队支部书记杨金海是全国劳动模范,他在各级党委领导下科学种田,争得了全国第一个平均亩产千斤县,叶飞同志都亲临指导参观,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的接见。杨金海对农业工作是有很大贡献的。”寥寥数语见证了一名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与一名劳动模范之间深厚的革命友谊。(本文在《漳州党史通讯》原版的基础上增加括号内的文字与图片。图1为《漳州党史通讯》原版图片,图2至图12为增补图片。增补图片均出自党报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宣传画及对外刊物。)作者杨志明:工作单位龙海人大常委会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82 3641 3660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