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商母婴产业研究院针对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童的身体发育特点以及发育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根据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牵头发布的《中国儿童健康体检专家共识(2022年版)》和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发布的《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2022年版)》,结合国家中商母婴产业研究院实际工作经验,在6月1日儿童节期间发布了《中国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童体检重点关注问题报告》。
国家中商母婴产业研究院蒋化书院长指出,根据婴幼儿童身体发育过程中存在的相关情况,婴幼儿童身体健康检查应重点关注8大问题,才能更好地助力婴幼儿童健康成长。
1.肥胖的孩子:
主要关注身高/长、体重、体重指数、血压、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腹部B超,要评估肥胖对身体的影响,还需要关注25羟、维生素D、胰岛素和C肽、性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功能、肾上腺皮质功能、眷柱与四肢的骨骼发育、心理及情绪评估。
2.视力不好的孩子:
主要关注屈光检测、视力检查、眼底检查。
3.发育迟缓的孩子:
可以查发育迟缓筛查问卷(9、18、30月龄分别进行),如果有异常,需要专科门诊进一步诊断与治疗。
4.性早熟的孩子:
主要关注生活习惯及环境、基础性激素测定、肾上腺及性腺超声、骨龄。
5.身材矮小的孩子:
主要关注血常规、电解质、肝功能、甲状腺激素水平、生长激素水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骨龄,还需要关注饮食习惯、食物过敏、心理健康。
6.营养不良的孩子:
主要关注身高与体质指数(BMI),也可以同步关注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重金属筛查、甲状腺功能检查、食物过敏、饮食习惯、智力水平、心理健康。
7.贫血的孩子:
主要关注血常规、血清铁蛋白,也可以关注淋巴结有无肿大、腹腔B超。
8.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孩子:
主要关注《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筛查表》、《修订的幼儿孤独症量表》A部分、《改良版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
国家中商母婴产业研究院蒋化书院长同时提醒,每次健康体检后,如果有异常,家长应及时咨询医生,进行对症处理。建议将孩子的体检报告或者各项检查结果详细记录并保管,之后体检时做前后对比,进行健康状况的动态评估,从而更全面了解孩子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
国家中商母婴产业研究院在《中国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童体检重点关注问题报告》中指出,因婴幼儿童的生理、心理发育较快,不同年龄段的发育重点和健康风险也不相同,有针对性的健康体检十分重要。对此,国家中商母婴产业研究院指出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婴幼儿童体检重点检查项目如下:
新生儿期(出生~28天龄):
这段时间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先天性畸形也常在此期表现,应该做好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及听力障碍、眼病的筛查。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已经在新生儿出生时常规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可以对新生儿常见遗传代谢病、先天内分泌异常和某些危害严重的遗传性疾病进行筛查。
除此以外,新生儿满月时的体检可以添加以下项目:头围、前囟、经皮胆红素测定、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耳声发射检查、各种先天畸形的排查、腹腔脏器彩超、腹股沟彩超、髋关节彩超、心脏彩超,男孩子可加阴囊睾丸彩超。
婴儿期(出生后28天龄~1岁):
这个阶段生长发育快速,但婴儿的消化功能尚未成熟,故易发生消化紊乱和营养缺乏性疾病,此阶段应关注营养状况和生长状况。
如果第一次体检,在基础体检项目上,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添加以下项目:头围、囟门大小、智能及运动发育评估、25羟维生素D、视黄醇结合蛋白、铁蛋白、重金属筛查、腹腔脏器彩超、腹股沟彩超、心脏彩超。男孩子同步查阴囊睾丸彩超。
如果孩子有湿疹、便秘、腹泻等过敏表现,建议完善牛奶、鸡蛋等食物相关的特异性lgE检测。
因为婴儿生长发育迅速,变化大,建议分别在3 6 8、12月龄各进行一次体检。每次体检都需要完善体格、五官发育相关检查,但是其他推荐体检项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幼儿期(1~3岁):
这个阶段是语言、思维、动作、神经、精神发育较快的时期,此阶段要注意各系统的发育情况。
在基础体检项目上,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添加以下项目:头围、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筛查、智能及运动发育评估、语言发育、25羟维生素D、视黄醇结合蛋白、铁蛋白、腹腔脏器彩超、腹股沟彩超、心脏彩超。如果孩子过敏性疾病明显,建议完善免疫功能、食物及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筛查。此年龄阶段,建议每半年体检一次。
学龄前期(3~6岁):
学龄前期(3~6岁)语言和思维进一步发展,此阶段是性格建立的关键期,也是儿童进入集体生活前的准备期,应关注儿童整体的状况,注意常见疾病如近视、龋齿、缺铁性贫血等的筛查。
在基础体检项目上,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添加以下项目:血压、胸围、智能及运动发育评估、25羟维生素D、视黄醇结合蛋白、铁蛋白、重金属筛查、腹腔脏器彩超、腹股沟彩超。如果孩子在日常行为中表现与同龄儿明显异常,可尽早排查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孤独症谱系疾病、智力低下等。此年龄阶段,建议每年体检一次。(来源:国家中商母婴产业研究院)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