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桩价值7.4亿元的收购,美的集团将自己的业务拓展至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
美的集团在日前通过公告对外表示,拟通过下属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下称“美的暖通”)以协议方式收购北京合康新能源科技股份公司(下称“合康新能”)。收购完成后,美的将通过美的暖通拥有合康新能23.73%股权。公开资料显示,合康新能的核心业务包括工业变频器、伺服系统,是工业互联网架构中与工业自动化紧密相关的核心控制系统。此外,其业务中还包括部分新能源汽车以及充电桩产业链业务。在合康新能的主营业务中,节能设备高端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74.94%、17.44%、7.62%。
瞄准汽车产业链
美的集团在公告中表示,除了在工业变频器和伺服系统方面的优势以外,合康新能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业务方面的布局,增加了美的集团业务的多元性,也为美的集团在新业务、新模式上的拓展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基础。
但是,美的方面并未有进一步说明,合康新能在节能环保以及新能源汽车的业务布局,将为其带来何种新业务和新模式。
美的方面在回应记者的采访时也仅表示,“美的将按照有利于合康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全体股东利益的原则,保持合康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在此原则上,美的将综合考虑双方业务的具体情况以及互补性,制定最优的发展方案。”
那么,美的收购合康,除了其传统的业务之外,在新能源汽车以及产业链方面,将会有哪些想象的空间?
一是有可能将美的现有的空调业务整合到新能源车用空调的供应链体系之中。资深汽车产业分析师梅松林告诉记者,空调的核心机理大同小异。比如燃油车的空调压缩机是由发动机带动的,而电动汽车和家用空调的压缩机是由电驱动的。因此,电动车的空调运行原理会比燃油车的空调更接近家用空调。同时一些外围件比如冷凝器、鼓风机等是相似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汽车向着电气化转型,对于空调制造商们,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机会。
“个人乘用车以及客车的空调业务,对于这些客车制造商确实是一个机会。”于清教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眼下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已经达到400万辆,还将快速增长,而整个空调市场无论是哪一个细分领域,都已经饱和。空调制造商想要进入更大的市场也可以理解。比如格力就在旗下珠海银隆的客车上,搭载了格力自己的空调系统。但他同时也强调,对于这些传统的空调制造商来说,要真正地分羹新能源车空调市场的蛋糕,其实也不容易。新能源车的“三电”系统非常复杂,科技含量相对较高,传统的空调制造商对这一领域的技术储备和认知都相对不足,比如要如何与现有的电子电器的电控去匹配,如何在节能效率上去做提升等。
所以“空调制造商要进入新的行业,至少有两种方式,第一就是美的的方式,通过加持现有的新能源车的供应商,从而实现做大做强;或通过战略投资新能源车企成为战略合作伙伴”,梅松林认为。
想象空间不止于此
据合康新能的官网资料,其在新能源领域主要布局有合康动力、合康智能、合康电机、威康动力以及畅的科技几家公司。目前上述几家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的系统总成、核心部件制造、电机控制以及电液伺服电机系统的设计、ATMS热管理系统等关键领域都有布局。此外,合康新能新布局了燃料电池系统的新方向,并重点开发了燃料电池DCDC及电堆控制器两款产品。
此外,旗下畅的公司还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网络建设及运营、新能源汽车租赁业务、云平台及APP应用等市场化领域都有一定的布局,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美的进行资源整合,将空调业务打包进来,为车企提供更加完善的整体解决方案。
除了空调业务之外,随着汽车智能化水平的升级,智能汽车生态圈也是车企在着力打造的一个“卖点”,利用车这样的移动智能终端,将其与美的的智能家居产品以及消费生态打通,可能会产生新的业务模式和想象空间。
业内很容易将美的此次收购与其十多年前的“造车”业务联系起来,其实对于美的这样的门外汉来说,造车门槛太高,反不如抓住机会,从产业链上万亿的大蛋糕中,分食一杯羹。
事实上,早在2016年,美的集团就与上汽通用安吉星达成国内首个智慧家居与车联网应用战略合作,开始将触角伸向汽车互联网。但双方的合作在业内并没有形成太大的影响力,而通过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掌控,美的是否会加快对这一业务的探索,也有待观察。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