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升维:从老名酒到新标杆
作为凤香型白酒创立者与品类标准的制定者,西凤酒深谙“守正创新”的复兴之道。红西凤的诞生,既是品牌对周秦酿酒文明的致敬,更是推动中国白酒品质升级的里程碑之作。其以“保质不保量”的稀缺基因,重新定义高端名酒价值——每滴基酒仅选取800年老窖池中黄金轮次的“酒心”精华,历经“酒海”陈储、大师勾调等186道核心工艺,成就同价位段真正的稀缺臻品。
工艺觉醒:古法中的极致追求
红西凤的酿造密码,深藏在三千年未断代的工艺体系之中:
粮为酒父:西凤酒制曲原料为大麦、小麦和豌豆;制酒原料为高粱、辅料为稻壳。2020年以后,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依托中国酿酒原料及品质安全研究院,积极开展西凤酒酿造专用高粱的选型及育种工作,建立种植基地,以保证酿造用粮品质。
水为酒母:地质构造上各类溶隙交错沟通,成为地下水主要的补给运移通道和储存空间。东麓南段陇山山势陡峭,为渭河平原与陇中高原的分界。平凉山口子南侧及陇县景福山、千阳县千阳岭一带在地质构造上构成隔水层,堵住了六盘山地下水长达260公里从西北向东南的溶隙径流,迫使其向下渗透穿越亿万年沉积的深厚黄土层,从柳林深井中汲出,具有远源补给、深循环的基本特征。经分析测定,西凤酒酿造用水PH为6.8~7.2,总硬度2.50~4.28毫摩尔/升,硝酸态氮0.2~0.5毫克/升,游离余氯量在0.1毫克/升以下;含偏硅酸25.0—29.8毫克/升,锶0.62—1.16毫克/克,此外还含有锂、溴、碘、游离二氧化碳等微量元素和组份,无细菌及大肠菌群,水质清澈透明,口味甘美纯正,有利于制酒曲酶的糖化,是西凤酒酿造的天赋神奇。
曲为酒骨:大曲决定着白酒的风格品质和生产效率。西凤酒大制曲以大麦、豌豆、小麦为原料,采用中高温发酵,讲究排列与翻倒、排潮和换氧。培养过程要严格把好“上霉关、大火关、收火关”,温度要求“前缓中挺后缓落”,翻曲遵循“上下对调、轻重互调、软硬间调、边向里调”的原则,曲坯发酵火凭水起、火进水退、水尽曲熟。不同的培养条件练就了不同的微生物种群,最终形成“槐瓤”、“青茬”、“红心”三种不同风格的大曲。曲坯成熟出房后,送入通风干燥的库房经过六个月储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淘汰掉劣质生酸菌和弱小的微生物,优质强壮的菌种得以休养生息。制酒时根据需要将三种大曲按一定比例混合搭配拌入大渣,兼具糖化发酵功能。在西凤酒特有的窖池环境中,大曲菌种重新复活,赋予西凤酒特殊而丰富的香味物质成分,成就其卓尔不同的典型风格
国宝酒海:封藏是新酒成熟的必由之路,西凤酒的另一独特秘技就是酒海封藏,酒海制作技艺可以追溯到唐代。酒海取自初春时节秦岭山上“生机待发”的野生荆条编制成篓,以豆腐、鸡蛋清、菜籽油和蜂蜡做粘胶剂涂封,用麻枸纸、白棉布裱糊一层晾干后再裱糊一层,以此类推,一个酒海的制作过程要持续半年左右。西凤酒厂以东5里的凤翔县柳林镇亭子头村制作的酒海远近闻名。
红西凤的视觉革命,恰是西凤酒文化自信的当代表达。瓶身那一抹取自周鼎秦钟的“华夏正红”,既是对周礼“赤色祭仪”的传承,亦暗合酒海陈储时朱砂封坛的古制。鎏金图腾中的凤凰昂首展翼,恰似从青铜酒爵纹样中涅槃重生——这不仅是包装设计的突破,更是三千年酿酒文明的时代转译。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