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传承人,领略南京白局的底蕴
调研组的四位同学走进白局文化,采访南京市曲艺家协会顾问、南京白局省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黄玲玲女士,深入探索白局技艺的文化底蕴。团队了解到白局的表演内容涉及金陵美景、秦淮美食、历史传说、节庆民俗、方言俚语等南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社会教育意义,能在表演中潜移默化地增强人们对南京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为他们要到香港那边去宣传,所以大家准备带白局到香港,说着南京话,用着南京的轻版,编入南京的杰出成就,再通过唱的方式加深他们的印象,让他们记得南京还有这些东西。我们想尽办法把南京白局,南京的产品带出去、传下去。”黄老师在阐释南京白局内容的底蕴与现代传承时说到。
图为秦淮韵声团队采访白局传承人黄玲玲老师
聆听南京曲,感受白局技艺的风采
秦淮韵声团队走进南京民俗博物馆,采访之余观看白局传承人的精彩表演。白局的表演形式独具特色,台上的艺人仅用简单的伴奏,如板、碟子等,就营造出丰富多彩的音乐氛围。表演时,只见他们手持板碟,轻敲慢打,那节奏感十足的敲击声,就像是开启一段奇妙文化之旅的钥匙。而那唱腔,既有南京方言的韵味,又有独特的韵律之美。唱词在高音与低音之间婉转穿梭,时而如江水奔腾湍急,诉说着历史的波澜壮阔;时而又似涓涓溪流,细语着生活中的温情琐事……这些唱词仿若一扇扇开启往昔的雕花窗棂,传唱着石头城过去的昌盛与沧桑,封存着金陵百姓从古至今的喜乐与哀愁,使得当代人能够顺着这些悠扬曲调,回溯到那段烟火人间的旧时光,真切地感受到岁月在这座古城镌刻下的深深印记,仿若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与先辈们同看金陵的潮起潮落。
图为秦淮韵声团队欣赏白局表演
观察教学课,感受非遗传承的希望
秦淮韵声团队走在博物馆,看到一方小亭内,一群小朋友正围坐在老师身旁,全神贯注地学习白局,开启一场传统文化的奇妙旅程。老师将手中的云板轻轻一击,清脆的声响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她朱唇轻启,率先哼唱一段婉转的白局开篇,那悠扬的曲调仿若穿越时空的信使,带着金陵古城的古韵。小朋友们眼睛瞪得像铜铃,一眨不眨地盯着老师,小脑袋也不自觉地跟着节奏微微晃动。学唱环节,老师逐字逐句地教,孩子们扯着稚嫩的嗓子跟读。他们唱的有些杂乱,却在老师耐心的指导下,逐渐变得整齐有序。他们互相观察、互相学习,眼神中满是对学好白局的坚定。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知识的火种正通过老师的悉心教导,在小朋友们心间悄然种下,让古老的白局在新一代的传承中有了蓬勃生长的希望。
其中一位陪同的家长说道,带孩子来学习白局,主要就是想让孩子感受一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她认为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孩子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从而培养起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孩子们在学习白局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而且,通过与其他小朋友的合作学习,也提升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最重要的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深入了解了传统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图为秦淮韵声团队观察老师向小朋友教授白局
白局,它不只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南京文化的传承者、金陵历史的诉说者。当然,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南京白局作为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会在一代代白局人的传承和发扬下弘扬光大。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