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月记窑:见证传统陶瓷工艺之美
月记窑是在明清朝代是兴盛一时的名窑。烧制的瓷器早在明清时代就已远销海内外,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在月记窑,团队成员们亲眼目睹了陶瓷制作的精细过程。从泥土的塑形到釉色的点缀,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团队成员与现场工作人员展开了热烈交流。之后,团队成员又与月记窑陶瓷有限责任公司的副总经理刘梨红进行了深度访谈。通过访谈,团队成员们对传统陶瓷制作工艺的复杂性和精湛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走进嘉顺艺品:洞察陶瓷创新发展新貌
考察团还前往嘉顺艺品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参观。样品间内,陶瓷产品琳琅满目,既有传承经典造型的作品,也有创新设计之作。公司负责人介绍:“我们在保留传统工艺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与流行元素创新。比如,利用 3D 打印技术辅助设计,推出卡通形象陶瓷摆件,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成员们与企业技术人员交流,探讨创新对陶瓷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对话中国白博物馆:解码德化瓷的县域发展潜力
最后,团队来到中国白博物馆。一踏入馆内,一众精美瓷器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博物馆馆长陈仁海亲自为团队讲解,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诉说着德化瓷的辉煌历史与独特魅力。团队成员向馆长请教:“馆长,在当下,德化瓷如何更好地赋能县域发展呢?” 馆长沉思片刻后回答:“德化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工艺,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文化旅游融合,打造陶瓷文化体验游,让游客亲身感受德化瓷的制作过程;同时,推动陶瓷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提升德化瓷的品牌影响力,从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此次考察,团队成员领略德化瓷深厚底蕴与产业创新活力,对陶瓷文化赋能县域发展有新见解。他们表示,将整合调研成果,为德化陶瓷产业发展和县域经济提升建言献策。相信在传承与创新驱动下,德化陶瓷产业将迈向新高度,为县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供稿/蔡雨含
摄影/宋燕妮
2025年2月13-14日,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经行考察团、“鉴德化瓷韵之长,探赋能县域新途”实践队踏上了探寻陶瓷文化之旅,先后走访月记窑、嘉顺艺品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白博物馆,深度感受陶瓷艺术的魅力。
探秘月记窑:见证传统陶瓷工艺之美
月记窑是在明清朝代是兴盛一时的名窑。烧制的瓷器早在明清时代就已远销海内外,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在月记窑,团队成员们亲眼目睹了陶瓷制作的精细过程。从泥土的塑形到釉色的点缀,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团队成员与现场工作人员展开了热烈交流。之后,团队成员又与月记窑陶瓷有限责任公司的副总经理刘梨红进行了深度访谈。通过访谈,团队成员们对传统陶瓷制作工艺的复杂性和精湛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走进嘉顺艺品:洞察陶瓷创新发展新貌
考察团还前往嘉顺艺品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参观。样品间内,陶瓷产品琳琅满目,既有传承经典造型的作品,也有创新设计之作。公司负责人介绍:“我们在保留传统工艺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与流行元素创新。比如,利用 3D 打印技术辅助设计,推出卡通形象陶瓷摆件,很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成员们与企业技术人员交流,探讨创新对陶瓷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对话中国白博物馆:解码德化瓷的县域发展潜力
最后,团队来到中国白博物馆。一踏入馆内,一众精美瓷器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博物馆馆长陈仁海亲自为团队讲解,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诉说着德化瓷的辉煌历史与独特魅力。团队成员向馆长请教:“馆长,在当下,德化瓷如何更好地赋能县域发展呢?” 馆长沉思片刻后回答:“德化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工艺,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文化旅游融合,打造陶瓷文化体验游,让游客亲身感受德化瓷的制作过程;同时,推动陶瓷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提升德化瓷的品牌影响力,从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此次考察,团队成员领略德化瓷深厚底蕴与产业创新活力,对陶瓷文化赋能县域发展有新见解。他们表示,将整合调研成果,为德化陶瓷产业发展和县域经济提升建言献策。相信在传承与创新驱动下,德化陶瓷产业将迈向新高度,为县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供稿/蔡雨含
摄影/宋燕妮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