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肖国勋与听涛社会实践团一同踏入了农剧院,一场充满意义的非遗探索之旅就此开启。他们此行的目的,是深入了解随州花鼓戏这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明珠的传承与发展现状,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花鼓戏,这一有着 200 多年历史的湖北地方戏曲剧种,早期被称作地花鼓、花鼓子等。它以丰富多样的声腔、生动鲜活的表演和贴近百姓生活的剧情,在岁月长河中沉淀出独有的韵味,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漫步在剧院的走廊,墙壁上一幅幅老照片仿佛在诉说着它的前世今生,从曾经街头巷尾的热闹表演,到如今登上艺术殿堂,随州花鼓戏承载着无数人的回忆与情感。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花鼓戏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花鼓戏剧院积极作为,创作了许多优秀剧目。紧扣时代脉搏,讲述了乡村振兴中的新故事;以独特视角展现地域文化特色;更是凭借精彩的演绎,斩获湖北省中老年人戏曲演唱大赛金奖。这些剧目既保留了花鼓戏的传统特色,又巧妙融入现代元素,让古老的剧种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调研过程中,肖国勋与团队成员和剧院负责人围坐在一起,进行了一场深入的交流。负责人感慨地说,为了让随州花鼓戏永葆青春,剧院付出了诸多努力。在传承传统技艺方面,剧团的老艺术家们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后辈;在剧目创新上,编剧和导演们深入生活,挖掘新时代的故事,将其融入到花鼓戏中。同时,人才培养是传承的关键,剧院通过开设培训班,让年轻一代有系统学习的机会,还采用师徒传承的方式,让技艺在口传心授中得以延续。不仅如此,剧院还积极开展花鼓戏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让更多人近距离接触这一传统艺术。
随后,实践团成员走进了剧团的排练现场。舞台上,演员们正在紧张排练,一招一式都透露着扎实的功底。那激昂的唱腔、灵动的身段,无不展现出随州花鼓戏的独特魅力。与演员们面对面交流时,团队成员们听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有的演员为了练好一个动作,反复练习千百遍;有的为了传承这门艺术,放弃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坚守在剧团。他们的坚守与付出,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刻体会到非遗传承的不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记忆,是民族精神的寄托。随州花鼓戏作为其中的代表,映照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对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意义重大。这次随州之行,让肖国勋和听涛社会实践团成员们收获满满。他们表示,将持续关注随州花鼓戏的发展,通过各种方式为其传承贡献力量。
站在新时代的潮头,我们期待花鼓戏在各方努力下,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让这一非遗瑰宝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熠熠生辉,奏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新乐章。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