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弘扬和保护地方传统文化,吸引更多人关注螺钿工艺,激发大家尤其是年轻人对非遗传承的热情,寒假期间中文系“文化传承,筑梦有我”志愿服务队于1月13日在辽宁省大连市博物馆开展了“传承非遗之光,体验螺钿风华”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期间,志愿者成员在辽宁省大连市博物馆聆听螺钿文化讲座,了解其发展脉络与艺术价值。专业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螺钿制作流程,从选料、切割,到打磨、镶嵌,每一步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体验环节,志愿者亲自动手,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完成简单的螺钿作品,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
志愿者们还奔赴各自家乡,通过宣传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非遗螺钿的相关知识。让传统与青春激情碰撞,让古老艺术在更多人手中重焕生机。
此次活动,志愿者亲身体验和了解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志愿者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成为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非遗文化的传承不仅对个人成长有益,对社会和文化的持续发展也至关重要。“传承非遗之光,体验螺钿风华”活动,唤起大众对螺钿技艺的关注,为非遗传承注入新活力,让古老的螺钿技艺在新时代绽放光彩。(田一婕)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中文系新媒体宣传中心
编辑:田一婕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