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华熙生物(688363.SH)发布的 2024 年年报业绩预告,无疑在市场上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在 14,600 万元至 17,500 万元区间,同比减少 70.47% 至 75.3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预计为 8000 万元至 10,900 万元,同比减少 77.78% 至 83.69%。这样的业绩数据,瞬间引发了市场的诸多质疑。有人质疑其发展前景,认为业绩下滑是公司走向衰落的信号;也有人对公司的管理提出质疑,尤其是管理费用的增长,被认为是公司运营效率低下的表现。
但在探讨一家公司的发展潜力时,单纯依据短期的业绩增长数据来评判显然过于片面。企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可持续发展才是衡量其潜力的关键标准。就像长跑比赛,不能仅以起跑时的速度来判断谁能夺冠,过程中的策略调整、耐力储备以及冲刺阶段的爆发力同样重要。华熙生物目前看似业绩下滑,但这或许正是其在战略调整过程中的 “下蹲” 动作,为的是未来能够实现更有力的起跳。
华熙生物独特的四轮驱动业务模式,使其在市场中独树一帜,目前市面上没有一家公司的业务模式能与之对标。它涵盖了原料、医疗终端、功能性护肤品以及功能性食品四大业务板块,作为一家生物科技和生物材料全产业链平台公司,若仅用单一业务板块公司的标准来衡量华熙生物,显然是不准确且不全面的。这种全产业链布局赋予了华熙生物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发展韧性,从原材料的研发生产到终端产品的销售,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业务板块相互协同,共同推动公司的发展。
2024 年,华熙生物进行了战略升级,这成为其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次战略升级从生物学基础研究出发,聚焦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这两大基础学科,依靠合成生物领域的产业转化优势,为生命健康提供科学解决方案。从生物材料的上游研发开始,贯通到品牌建设,探索出一条生物材料全链路转化的路径。这一战略升级并非偶然,而是华熙生物在综合考量自身发展和行业趋势后的必然选择。
从企业自身角度来看,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内在需求。华熙生物不仅着眼于当下的市场竞争,更将目光投向全球市场,致力于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生命健康产品和服务,推动生物科技与大健康产业的创新发展。同时,公司阶段发展的自然选择也促使了战略升级。华熙生物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了研发创新、成果转换、市场转化三大核心能力,软硬件实力都达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为战略升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研发创新能力方面,华熙生物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革命,持续不断地加大研发投入。截至 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总投入近 17 亿元,大量的研发资金投入带来了各种新原料成果的涌现。此外,海南再生医学技术与材料转化重点实验室的揭牌以及再生医学研发中心的成立,助力华熙生物深入开展再生医学研究。细胞生物学作为再生医学的基础,再生医学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细胞生物学的进步。华熙生物进军再生医学领域,一方面是基于自身在生物科技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和研发优势,另一方面也敏锐捕捉到了外部市场对再生医学产品的巨大需求和发展机遇。
成果转化能力是华熙生物的又一核心竞争力。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中试成果转化中心,这一中心的存在对于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至关重要。中试转化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关键环节,它能够验证科研成果的可行性和稳定性,解决从理论到实践的诸多难题。华熙生物的中试成果转化中心,不仅加速了自身研发成果的转化,还为行业内其他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了成果转化的平台,促进了整个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
市场转化能力则体现在华熙生物广泛的供应链布局上,这使得公司能够快速触达市场。2024 年 9 月投产的湘潭生产基地,是其市场转化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湘潭生产基地作为医疗器械创新生产基地,致力于医疗终端产品的生产,产品范围广泛,涵盖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透明质酸钠凝胶、医用生物胶等一系列医疗器械产品。这一生产基地的投产,进一步完善了华熙生物的产业布局,提高了公司在医疗终端市场的竞争力。
展望未来,华熙生物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在生物科技领域,创新是最持久的生产力。华熙生物始终坚持走少有人走的路,将研发创新放在首位,不断探索和突破。凭借其独特的业务模式、强大的核心能力以及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华熙生物有望在生物科技领域创造全新的生态,引领行业发展。尽管当前面临业绩挑战,但这也正是其战略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契机。相信在未来,华熙生物能够实现从 “下蹲” 到 “起跳” 的华丽转身,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多创新的生命健康产品,为生物科技与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