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火炬传递中,印有“远程”标识的醇氢电动轻卡穿梭于各个传递点之间。当火炬手在寒风中完成传递时,保障车队中的远程星智H8M正悄然释放能量——在电动化基础上,把甲醇作为液态的氢直接替代传统的氢燃料电池系统用于发电供电,实现了纯电动车辆充电补能方式更便捷更经济实用的升级发展。这一幕,不仅是亚冬会绿色办赛的缩影,更折射出中国商用车企业攻克北方新能源“冻土带”的野心。
在传统认知中,新能源车与极寒天气似乎天然对立。纯电动车冬季续航“腰斩”、充电效率骤降的痛点,让北方物流企业长期依赖柴油车。而远程醇氢电动车型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僵局。以星智H8M为例,其搭载的醇氢电动系统,在哈尔滨展现出“反常识”特性:续航里程稳定在1100公里以上,续航和动力表现出色,节能效果明显。
这种“不怕冷、跑得远、花得少”的特性,正在改写北方的能源规则。亚冬会期间,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作为第9届亚冬会官方合作伙伴,携手哈尔滨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为城市侧提供公共出行服务。此外,200台远程星智H8M也在为城市物流运输提供保障,展现醇氢电动技术在北方严寒气候下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如果说亚冬会是远程醇氢电动技术的“练兵场”,那么近日远程启动的醇氢电动“向北战役”则是一场规模更大的生态布局,以“1.2.3.3”醇氢生态战略推广策略为指引,全面聚焦醇氢电动在北方市场的应用与发展。当前,天津、大庆等地已有超千台醇氢电动公交在运营,较纯电动公交能耗与运营成本均有所减少,充分满足北方地区寒冷的天气条件,低温条件下可快速启动,续航里程可达600公里,运行时可保持制热开启状态使车内温度维持在20-25℃,比同米段纯电动车型冬季车厢温度提升一倍。经测算,醇氢电动公交车每公里较纯电动节省0.2元,按公交车8年生命周期计算,一台车可节省18万元。
当欧盟为合成甲醇“开绿灯”、马士基豪掷百亿订购甲醇动力船时,远程的北方战略恰与国际能源变局形成共振。诺贝尔奖得主乔治·奥拉预言的“甲醇经济”,正在中国商用车领域加速落地——远程不仅是国内唯一实现醇氢全系车型量产的企业,更在全球首创“醇氢电动”技术路线。当下,远程持续推广绿醇制备、甲醇加注、醇电汽车“三位一体”醇氢生态模式。截至2024年底,全国重点区域和重点路线已建设519个甲醇加注站,预计到2027年,全国将建成4000个甲醇加注站,实现加甲醇像加油一样便捷。这种“技术+生态”的双重壁垒,让远程在北方市场形成降维打击。
亚冬会赛事仍在如火如荼进行,远程醇氢电动的向北战役才刚刚开始。从赛事保障到“向北战役”,这家企业正以醇氢能源为矛,刺破北方新能源市场的坚冰。随着这场战役的打响,未来中国商用车行业的规则制定权,或许不再属于汽柴油时代的巨头,而是握紧绿色甲醇的新势力手中。这场始于北方的破冰行动,终将让世界看到:在新能源的竞技场上,耐寒的从来不是技术,而是敢于重构规则的勇气。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