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家电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快讯 > 正文

从生活细处观人间烟火 欢娱影视《五福临门》的色彩与生活美学

从生活细处观人间烟火 欢娱影视《五福临门》的色彩与生活美学
2025-02-04 15:59:21 来源:财讯网
黄强

江苏开放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

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日,欢娱影视打造的合家欢古装剧《五福临门》在芒果TV热播,该剧以北宋仁宗时期为参考背景,讲述了寻常人家郦娘子为五朵金花择婿的故事。剧中用穿衣打扮,婚嫁迎娶,酒楼茶肆,饮食美味、诉讼官司等寻常事来描绘北宋社会的市井生活,人间火气息浓厚,并且以精美服饰,缤纷色彩,美妙置景,唯美镜头展示宋代的生活美学。

从素色到艳丽的色彩美学

宋代服饰遵循唐代服饰制度,却又有所改变,通常认为隋唐服饰艳丽、奢华,宋代服饰趋向简朴,并归于保守。北宋初年北宋推崇俭朴,约束奢靡行为,“女子恭俭超千古,风化宫娥只淡妆”(《宫词》),社会道德观、价值观变化了,审美倾向也发生了变化。俭朴的生活风尚,是相当于唐代的奢华而言,并不表示北宋服饰就是沉闷、保守,北宋女服饰中也有低胸装等开放的服饰,也有亮色,色彩上并不是素色,服饰的色彩也很丰富,服饰风格上的简朴并不等同于保守,宋代女裙色彩依然鲜艳,有红、绿、黄、青等多种色,其中尤以石榴花的裙色最惹人注目,宋代有大量的歌咏石榴红裙的诗词,如“石榴花似舞裙红”,“裙染石榴花”,“石榴裙束纤腰细”等。

《五福临门》中服饰表现了由俭朴、简约向艳丽的过渡。一方面是人物发展的需要,社会身份的变化。郦家五位娘子(不包括二娘子,加上养女琼奴)初到汴京,待字闺中(大姐是守寡单身),家境落魄。经济条件与社会地位决定她们的着素色衣,头饰也简单。等到三娘子康宁嫁入商贾之家,大娘子寿花嫁给探花郎,四娘子嫁给开封府主官,身份变了,成为有身份人的家眷,加上四福斋经营上道,婆家的经济都不错,甚至是汴京大富户,其服饰就转向了艳丽。另一方面与社会服饰风尚有关。宋代体是素雅,但是在宋代初期包括宋仁宗朝,服饰风尚仍然是艳丽的。因此,剧中郦家娘子的服饰与服色体现了这一时代特点。

大娘子未再嫁时,着窄袖背子,搭配百叠裙,其服色浅粉,淡雅素净,以切合其身份。再嫁探花郎杜仰熙成了官太太,服色转向浅黄、淡绿、青蓝、橘红,大面积的色彩逐渐铺开。服色由淡到深,由素到艳,以色彩来彰显身份的变化,以及家庭生活的多彩和谐。

剧中几位女婿的衣着也遵循这样的规律:大女婿杜仰熙本为寒门学子,未登科前家境贫寒,穿浅色道袍,衣料为最为简朴的棉与葛布。高中探花后,衣上挂绿带彩,着官服襕袍,戴幞头。二女婿范良翰富家公子哥,其衣着华丽光鲜,服色花哨,各种花卉纹样遍布其身,烘托其纨绔子弟的身份。三女婿柴安本是京师富商,其衣饰华丽,设计中将山水画境缀于衣服上,突显洒脱之格,以及古雅清隽之风格。四女婿沈慧照官场人物,冷面冷心,不人情,其衣着以鸦色、灰、石墨基调的石青色圆领官袍,风格内敛,沉稳老成的官员形象。五女婿杨羡出场时是闻名京师的花花公子,着亮色锦袍,玉带垂腰,说话颐指气使,妆容油头粉面,活脱一个鲜衣怒马的少年郎君。

不同的色彩作用于人类的视觉会引起不同的生理变化,红色可以加速心跳、呼吸加快,血压升高;蓝色则使血压降低,脉搏变慢,呼吸减缓。色彩也各有代表,各有象征,红色与战争,火热有关,绿色活泼,与生命活力有关。古代的色彩染于服饰,其作用不仅仅是等级的区别,也是社会审美的体现。宋代推崇青瓷,因其淡雅与社会时尚切合,“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青瓷如雨水洗的天空,空灵、疏朗、淡雅。陆游《老学庵笔记》云:“蔡太师作相时,衣青道衣,谓之太师青。”宋徽宗宣和年间,京师出名的染坊就叫“太师青”。

宋代服饰,民间更多地使用复杂而调和的色彩,一般贵族和官僚妇女,衣着虽然不及唐代华丽,但是在配色上却很大胆,打破了唐代以青、碧、红、蓝为主色的惯。色彩观的直接体现就是服饰的变化。宋初词人秦观《南歌子》有曰:“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揉蓝衫子杏黄裙。”指明了服饰的搭配原则,水蓝色衫子宜配杏黄色的裙子,说明宋代色彩的审美观,强调服色的组合与整体,变化与统一。

苏轼《菩萨蛮》词云:“玉环坠耳黄金饰,轻衫罩体香罗碧”,不仅说衣着的变化,更是通过衣着色彩变化,传递色彩的美学蕴意,《五福临门》剧中服饰美不美,俏不俏,在衣在色。

从绿色到红色婚服演变的审美

《五福临门》以郦家五女婚姻为故事主线保人说媒,迎娶婚嫁是剧中的重头戏。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最喜庆的事之一,婚姻对女尤为重要。出生于什么家庭,不能选择,嫁给怎样的人,多少还是可以选择。对结婚的男女双方及其家庭而言,婚事要办得热闹风光、红红火火。婚服嫁衣则出彩,出戏,加分的环节。

《五福临门》剧中出现了两套婚服,多款花冠。三娘出嫁穿一套绿色婚服,戴凤冠;五娘出嫁穿一套红色,戴花冠。前者依据唐代婚服,后者依据明代婚服。设计理念考虑文献对于宋代婚服记录不祥,宋代上承隋唐,下启元明,其婚服审美处于“青红转换”之际。

唐代女子出嫁,着花钗礼衣,按等级在配套服饰上有所递减。唐代亲王纳妃所著之服的花钗礼衣,由花钗、大袖衣、裳、中单、蔽膝、大带、革带及履袜等组成。花钗,即镂金银等首饰之钗。《新唐书·车服志》:“花钗礼衣,亲王纳妃所给之服也。”《唐六典》:“凡婚嫁花钗礼衣,六品以下妻及女嫁则服之。其次花钗礼衣,庶人女嫁则服之。钗以金、银涂,琉璃等饰。连裳青质,以青衣带、革履、袜,皆自制也。”婚服中礼服大袖衫,以青色为主,衣裳袖子前端、边饰为红色。

官员娶妻着大袖连裳,民娶妻着花钗连裳。民新娘的花钗连裳材质为麻布,普通丝帛,也没有内衬素纱中单的要求。同样为青色,丝织品青色与麻织品青色,色差很大。富裕人家可以用真金冠,珍珠饰,婚服面料也相对考究。普通人家花钗冠用铜、铁,涂抹金、银色,以花色杂珠为妆饰。更有贫穷人家用金纸剪成凤冠,饰以绒花、纸花或鲜花。

剧中三娘婚服采用青色花钗礼服,沿袭唐代风尚,其婚嫁男方是汴京富商,并非官家。到了五娘婚嫁,考虑到男方杨羡为皇亲国戚身份,采用了真红大袖衣,霞帔,头戴金色元宝冠,配以珍珠绒花,高髻盛饰交相辉映。宋代后妃礼服着大袖衣、霞帔,《宋史·舆服志》记载:孝宗乾道七年(1171),规定:“其常服,后妃大袖,生色领,长裙,霞帔、玉坠子。”霞帔用于命妇礼服,始于宋代,以狭长布帛为之,上锈云凤花卉,穿着时佩挂于颈,由领后绕制胸前,下垂至膝。底部以坠子相连。明代女礼服则以对襟式大袖衫为主,襟宽三寸,用纽扣系合。《明史·舆服志》记载:洪武三年(1370)规定,皇后常服用金绣龙纹诸色真红大袖衣,霞帔,红罗长裙,红背子。

《五福临门》剧照-三娘婚服

《五福临门》剧照-五娘婚服

民间婚礼中借名使用凤冠、霞帔作为婚服由来已久。其婚服仿制后妃服饰,又有所不同,可以相似,也可能完全不同,由婚家依据家庭地位,经济条件,自由发挥。婚服的服色崇尚自然会有唐代崇青,明代崇红的转变。《五福临门》为了展示婚服之美,审美变化,用两套婚服,多款冠式来说明。绿色婚服用于大娘婚礼,其服延续唐风,尊古风尚,意在强化大娘的遵循传统,执念本分的贤德。红色婚服用在五娘婚礼中,一是随着时间的流转,红色喜庆、热烈倾向在传统婚礼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大红喜字、大红灯笼、大红盖头、大红花轿、大红服饰、大红嫁妆,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要与红色搭上。结婚的新人,也被人们看作喜气洋洋的“红人”。他们给人们发的红喜帖、大红包,传递的是喜气,带来的是喜悦。二是符合五娘格活泼通脱,敢说敢做的强悍个,以红色婚服来衬托、渲染、突出。

《五福临门》剧照-大娘婚服

两款婚服的选择,不能简单地说展示宋代时尚,其凝聚在婚服上的审美价值取向,也暗合《五福临门》之五福即吾福,好人自有好姻缘的主旨。

《五福临门》中的宋代风雅并不局限于服饰色彩,饮食美味,还有插花、点茶、焚香、挂画的日常生活,皆有清逸古雅之风,坐实了宋人的美生活。至于街市斗嘴,寺院祈福,穷攀姻亲,甚至设计认亲,恶意诉讼,皆是生活中寻常事,有“生”有“活”,才是生活。正是品尝到酸甜苦辣咸的滋味,调和着不即不离的人际关系,生活才有火气息,也才能慢慢感知生活美学的真谛。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关键词:

LAIFE「巢汐Tide」 新品发布会盛大召开,“美似潮汐,更迭永续”引领抗衰新潮流

2025-01-14 10:07:23LAIFE「巢汐Tide」 新品发布会盛大召开,“美似潮汐,更迭永续”引领抗衰新潮流

平安御享财富25怎么样?时光见证稳健增值的生财之道

2024-12-31 10:08:20平安御享财富25怎么样?时光见证稳健增值的生财之道

立升何以稳居家用净水器排名前列?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是关键

2024-12-30 15:58:35立升何以稳居家用净水器排名前列?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是关键

张艺谋《澳门2049》震撼开演,以全新舞台献礼回归

2024-12-16 10:47:16张艺谋《澳门2049》震撼开演,以全新舞台献礼回归

统一老坛酸菜供应商工厂参观第11年 快手团深度揭秘品质奥秘

2024-11-25 21:29:36统一老坛酸菜供应商工厂参观第11年 快手团深度揭秘品质奥秘

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未来材料领域赛)在大连高新区开赛

2024-11-13 16:29:46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未来材料领域赛)在大连高新区开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