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25年1月21日(腊月二十二)在小年到来之际,热心大姐秧歌队携手德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邑高跷、临邑青年锣鼓社团在县文化馆为群众献上富有浓浓传统节日气氛的锣鼓、高跷表演。
临邑高跷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临邑县及周边乡镇家喻户晓的传统文化,热心大姐秧歌队组织者何永红以及临邑高跷代表性传承人许杨杨在每年元宵节之前,会精心准备秧歌队所用的道具、服装、高跷,组织人员进行排练,今年特别组织了近30余名的儿童及青少年进行免费培训,让更多的青少年喜欢上高跷,很好的体系出了非遗文化的青少年传承。
临邑高跷代表性传承人许杨杨介绍到:临邑高跷又称东街高跷,是近百年来一直流传在临邑县民间的一种传统舞蹈表演技艺形式,由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对临邑高跷的影响极大,使高跷队伍的组成日趋困难,期间传承人组织的有多则三十人五十人、少则十人八人的队伍,虽然组织起来很困难,但接近20年的时间,几乎没有中断。
(非遗临邑高跷第四代传承人许东方,1984年演出结束后在照相馆留影)
临邑高跷利用每年元宵节老带新,继续保持着年轻、活力,高跷演员平均30周岁左右。并且在服装道具上不断更新、创新。2024年甲辰龙年,购置了四海龙王高跷服装,通过不断创新,使这支传统的高跷队伍增添了活力。使这一门古老的技艺得到很好的传承。临邑高跷在除了元宵节之外的时间里,利用重要节日或者特定活动组织人员,进行表演,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参与到乡村文化旅游节新欢秧歌展演、新春庙会、黄河大集等演出现场,为现场的群众送去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通过打造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生活,让群众享受到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临邑高跷在当地传承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已经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深受人民喜爱。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