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也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
东南大学物理学院23级博士生团支部联合博士生第一党支部,通过观看相关纪录片的形式,引导支部成员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会上,支部成员分享了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截至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数量达到59项。一线中轴,承古通今。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生动见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包罗万象,世界共有。“北京中轴线”的申遗成功是一个新的起点,而不是终点。我们要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让文化遗产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会后,支部成员精心设计课程目标,认真制订教学计划,悉心组织课堂教学,以短期支教形式将南京绒花、漆扇、蓝晒等非遗制作课堂带到新疆,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项目的魅力,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以期推进“五育并举”和“五育融合”,赋能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
《蓝晒》
如何把影子打印下来呢?来自东南大学物理学院的志愿者郭嘉榕老师带领图市二中的同学们走进《蓝晒》这项非遗工艺的迷人世界。蓝晒是一门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古老摄影工艺,通过紫外线下铁氰化钾与柠檬酸铁铵的神奇反应,同学们将这个盛夏的奇思妙想与美好回忆记录在了“普鲁士蓝”的绝美画作上,为热辣滚烫的夏天留下百年不灭的蓝色照片。
《柔与刚的交融——南京绒花》
来自东南大学物理学院的志愿者冯若斐老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绒花制作技艺》带到图市二中的课堂上,这是一门柔美与力量并存的艺术,退火铜丝为筋骨天然蚕丝为血肉共同构成美轮美奂的绒花。
冯老师首先介绍了南京绒花的发展历史,它始于唐代被列为皇室贡品,现为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绒花谐音“荣华”,寓有吉祥、祝福之意。冯老师提到绒花现已成为影视作品和国际流行秀场中常见的元素,比如《甄嬛传》、《延禧攻略》中华美的凤冠,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的颁奖花束等。她强调了宣传和继承非遗的重要性,和同学们针对该如何做好新时代下中国传统文化发扬继承工作等问题进行了热火朝天的探讨。
随后,冯老师针对绒花制作进行详细讲解。由于原材料中的天然蚕丝柔软而铜丝又坚硬,所以冯老师在课前反复尝试寻找经验,并找了大量传承人录制的视频进行研习,总结了一些新手容易踩的坑,在课堂中对这些重要的注意事项进行耐心讲解和示范展示。
《漆扇》
漆扇是近段时间火爆全国各地的新晋“新中式出片神器”,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别具匠心的非遗漆扇课堂——《一扇一世界》。李彦希老师首先给同学们介绍了漆扇源远流长的起源历史、复杂精细的制作过程,并亲身为同学们示范了如何制作一把美轮美奂的漆扇,还邀请了一位同学上台制作漆扇。
随后就进入了同学们翘首以盼的制作漆扇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互相协助,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审美搭配色彩,制作出了一把把独一无二、精美绝伦的漆扇,有的古朴典雅,有的清新雅致,有的简约现代,有的华丽繁复……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