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深入推进,新时代法治思想作为中国法治建设的根本遵循,其深远意义和重要价值日益凸显。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培养具备法治素养的高素质人才,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使命。
一、坚持目标引领,明确法治教育目标
新时代法治思想强调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要求大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形成对法治体系的整体认知。高校通过开设专门的法治教育课程,如“新时代法治思想概论”、“中国法治史”等,帮助学生系统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治精神。此外,利用好“第二课堂”,也是大学生提升法治认知的有效途径。例如,山东政法学院在“第一课堂”开设“新时代法治思想概论”等课程外,还积极利用“第二课题”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如组织“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开展宪法日主题宣传、法治辩论赛、模拟法庭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宪法意识,还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法治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二、树立法治信仰,增强法治价值认同
新时代法治思想指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高校应通过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坚定信念,增强对法治价值的认同。例如,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法治的力量,形成对法治的信仰和尊重。同时,通过讲述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典型案例,如依法纠正重大冤假错案、铁腕反腐等,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法治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从而增强法治价值认同。
三、践行法治行为,提升法治实践能力
新时代法治思想强调要将法治理念转化为法治实践,要求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法律知识,还要能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实践能力,通过组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法律、运用法律。作为司法部“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的山东政法学院法律援助服务中心,不仅为社会提供法律援助与法律咨询,还积极参与学校的法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心的学生志愿者们经常深入社区、乡村开展普法活动,将所学的法律知识与社会实践相融合,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法治实践能力,还为社会的法治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四、创新引领方式,丰富法治教育形式
依托校园法治文化底蕴,营造全方位的法治教育环境。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独特魅力,将法治元素融入各类创新文化活动之中。今年10月,山东政法学院第一届银龄法律服务志愿团成立,这是学校创新法律服务模式的重要举措。这种由老专家、老教授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不仅能够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还能够通过实际行动传承法治精神,引领新时代大学生法治教育。银龄法律服务志愿团的成立,有助于推动学校与社会的深度融合,提高法律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该志愿团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学习的平台,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深化对法治精神的理解。
(本文作者宋健,山东政法学院政治文化研究院副教授,本文系“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ZXKT2024193)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