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院2021级美术学访问学者 杨侠
朱鹮是我国珍贵的野生鸟类,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影响,朱鹮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人们一度认为它已经灭绝。通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全球朱鹮种群数量已由1981年重新发现时的7只,增加到2021年5月的7000余只。
由于朱鹮非常珍贵、非常漂亮,而且象征爱情友谊和忠诚,成为国画艺术家尤其工笔花鸟画艺术家的最爱。
中国工笔花鸟画同样是我国宝贵的历史财富。工笔花鸟画是运用中国特制的毛笔、中国画颜料,在专用的熟宣纸或矾绢上进行严谨精致花鸟画创作的一种特殊的画种与技法。工笔花鸟画在其发展历史中不断推陈出新,将中国画传统理论融入现代工笔花鸟画的绘画过程,既能体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丰富画作的精髓。
历史上曾有文人墨客对朱鹮的形态、习性、栖息环境仅以文字、诗歌、绘画的形式写颂朱鹮之美。朱鹮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中国古籍司马迁的《史记》,其中《司马相如列传》记载有翾目、朱鸟翾翾等,有其颜色和飞姿之意。《汉书》称作旋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汪颖曰似鹭而头无丝脚黄色者俗名白鹤子,又有红鹤相类色红。《禽经》所谓朱鹭是也。”故“红鹤”之名始见于明代。
日本的古籍,从古代到中世纪曾在《日本书纪》、《壬二集》、《明月记》等文集中曾有“桃花鸟”“稻负鸟”之传说。到江湖时代,日本的本草书1600年才开始出现朱鹮的记载,多称作朱鹭,日语称(tao-gei)。
有关朱鹮的画作,国内外仅见于从19世纪开始,才有人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朱鹮的形态特征,而仅限于在相关的文献中作附图而已,很少有专门的朱鹮绘画作品。进入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人们对朱鹮形态及其生活习性的关注与研究,有关朱鹮的画作在相关文献插图和广告宣传中才有所增多。1984年山阶芳魔和中西悟堂出版的《日本朱鹮》一书中有一副相对工整的朱鹮形态画图,是日本绘制动物图形的画家服部的绘画作品。
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朱鹮被我国科学工作者在秦岭的重新发现,保护热潮在国内外的掀起,朱鹮绘画艺术随之不断升温,诸多书画爱好者好、中小学生先后参与有关朱鹮的书法、绘画活动,特别是中、日、韩三国之间以朱鹮为纽带的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多,朱鹮绘画已经成为人们赞美朱鹮,弘扬自然生态文化的重要内容。截止目前,虽然国内已有部分书画爱好者开始涉入朱鹮绘画行列,但是,鉴于朱鹮的绘画艺术起步晚,真正能够体现朱鹮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的作品还很少,作品的形式和内容还不够丰富,我国作为世界范围内朱鹮的原生地,目前仍需要通过更加精深的朱鹮绘画艺术传颂朱鹮自然之美,传颂人与朱鹮和谐共生的自然保护范例,推进朱鹮保护事业的发展,为致力于加快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增光添彩。
用工笔花鸟画技法表现朱鹮,是工笔花鸟画园地的一朵绚烂奇葩。而要使工笔朱鹮赢得受众,必须在材料运用、构图、色彩运用和技法语言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材料运用
众所周知,传统工笔画主要使用熟绢或者熟宣纸。熟绢与熟宣纸的优点是材质细腻、纹理柔和,缺点是色彩附着性较差,无法经受反复的渲染与制作。非宣纸类制品的质地与厚度虽然较之熟绢与熟宣纸好些,但是作品的气韵与表现力度均不如传统制品。虽然非宣纸类制品可以批量生产,但若想找回工笔花鸟画的绘画神韵与灵魂,必须在绘画用纸的选择上遵循古法,用熟绢或者熟宣纸寻求自然的本真。
二、构图与布局
传统工笔花鸟画在构图方面讲究人物与风景的主次之分,前后讲求搭配,追求的是浑然天成的境界,体现的是一种和谐的思想。现代工笔花鸟画尽管作品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构图也比较饱满,能够给观众带来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但是也会让观众很明显地发现人为痕迹,存在刻意而为之的现象。因此,工笔朱鹮在构图方面应回归理性,运用自然、和谐的构图理念,返璞归真,体现中国古典文化独特的底蕴,使画面形成一种宁静祥和的美好氛围。
三、色彩运用
传统工笔花鸟画在色彩运用方面常常根据绘画对象的类别赋予其不同色彩,这也是谢赫“六法”之一。这种颜色鲜明、气韵十足的配色恰恰体现了工笔花鸟画的精髓。中国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颜色或清丽或鲜艳,均有着大自然的气息。用工笔花鸟画技法表现朱鹮,要弘扬古人“随类赋彩”精神,尊重朱鹮的本色,使笔下朱鹮清丽而生动。
四、技法语言
传统工笔花鸟画在画法上主要通过勾勒、填色与渲染完成。之后发展出的“没骨”画法,指的是在未完全渗透的熟绢或熟宣纸上进行“撞水撞色”处理,从而逐渐弱化线条勾勒的作用。现代工笔花鸟画在传统技法基础上演变出众多的画面处理方法,如皱纹法和局部矾染法等。多种技法的运用和处理,使现代工笔花鸟画的画面保持着一种复杂、高难度的特色,大大拓宽了创作题材与表现形式。但不可否认的是,技术的先进在一定程度上抹去了传统工笔花鸟画古色古香的气质。因此,工笔朱鹮在技法语言方面,应尊重朱鹮本身形态,将传统技法与现代语言相结合,保持画作的气韵特质。
朱鹮工笔花鸟画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美丽的朱鹮以工笔花鸟画这种美的载体表现出来,无疑会给观者带来美的享受。与此同时,它的社会价值和它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也是非常可观的。通过艺术作品宣传保护环境,引导人们保护鸟类、保护自然生态,可使艺术在参与绿色美丽家园建设中发挥作用;朱鹮拯救、保护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范例,通过艺术作品使这一范例得到推广,必将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朱鹮在中国绘画史上也是罕见鸟类题材,历代几乎很少有画家描绘和表现,以工笔技法来表现这一具有传奇色彩的鸟类,对珍惜鸟类的保护和绘画艺术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朱鹮是一种珍贵的鸟类,它象征着吉祥、平安和忠诚,以工笔花鸟画技法表现朱鹮,是对吉祥、平安和忠诚价值观的艺术传扬。
作者简介:杨侠(1969--),女。汉族,籍贯:陕西洋县人,现居北京。大学本科学历,国家文化部高级美术师职称。师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百钧。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访问学者;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中国扇子艺术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中国山水画研究院研究院;中国书画联谊会女画家工委委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栏目·《名家讲堂》栏目签约艺术家;哈佛大学艺术学院荣誉院士;中国工笔花鸟画工笔朱鹮画创始人,朱鹮传承人;夏威夷国际文联策展艺术协会理事。部分作品均在百度百科及雅昌艺术拍卖有成交记录。现任陕西德鸿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秦岭生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北京长峰书画院常务院长;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美术研究院;中国东方名家工作室艺术培训基地。研究方向:中国画美术学绘画艺术,中国工笔花鸟画,工笔朱鹮画,遗鸥画研究。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