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障碍(TD)是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常见神经精神性疾病,发病率一般为0.5-1.0/10万、患病率0.05%-3.00%之间,一直引起家长和医疗同仁的广泛关注。
5月23日下午,重庆儿童医院知名专家黄志教授在重庆惠民癫康医院开展了一场名为《儿童抽动障碍的诊治》的专题讲座,全院医护人员踊跃参与。
专家开场,病因解析
讲座伊始,黄志教授首先介绍了儿童抽动障碍的病因及病理生理因素。他指出,抽动障碍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神经递质失衡、精神心理因素等多个方面。其中,神经递质的不平衡、基底核功能的异常以及大脑皮层与皮层下结构的联系异常等,被认为是导致抽动障碍的重要因素。
临床表现详述,诊治更明朗
随后,黄志教授详细描述了抽动障碍的临床表现。他强调,抽动障碍的症状多种多样,包括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两大类。运动性抽动表现为不自主的、重复的、快速的、无目的的动作,如眨眼、耸肩、摇头等;发声性抽动则表现为不自主的发声或言语障碍,如清嗓子、咳嗽、模仿声音等。这些症状可能对患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造成严重影响。
共病问题关注 保障患儿健康
在谈到共病问题时,黄志教授表示,约25-50%的抽动障碍患儿可能伴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心理行为障碍。这些共病问题可能包括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强迫症(OCD)、睡眠障碍等。他强调,共病问题的存在可能加重患儿的病情,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需要进行同步干预治疗。
诊断鉴别治疗 专家助力健康
黄志教授强调,诊断抽动障碍需要综合考虑患儿的病史、家族史、临床表现等信息,并结合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同时,他还介绍了抽动障碍与其他疾病的鉴别治疗方法,如慢性持续性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等。这些疾病可能与抽动障碍有相似的症状表现,但治疗方法却截然不同。
黄志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内容丰富,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宝贵的专业知识和指导。通过此次讲座,大家不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儿童抽动障碍的相关知识,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为患儿提供有效的治疗和支持。相信在黄志教授等专家的带领下,我们能够共同为儿童抽动障碍的诊治工作贡献更多力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82 3641 3660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