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在党的102岁生日之际,西华大学“彝路同心”三下乡实践团一行11人来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大石板村开展乡村振兴专项“三下乡”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调研活动了解当地文旅情况,增强青年大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活动将从7月1日持续至7月8日,实践团的同学们将通过电商平台推广彝族地区特色文化产品,同时联合乡村委员会针对开展禁毒防艾宣传。
西华大学“彝路同心”三下乡实践团出发之际在西华大学南门合影
7月2日上午8点,当地的居民纷纷走出家门,去赶一场两天一次的集市。西华大学“彝路同心”实践团分成两队。
一小队在西昌市大石板村就禁毒防艾、老年人防诈骗、老年人智能机使用情况以及西昌文旅事业的发展情况四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的主要调查对象为大石板村的街道居民。在本次活动中,一小队每两人分为一组,三组成员分头协作将问卷一一发放到居民手中,并对部分不识字的居民进行了讲解。在居民们的积极配合下,顺利地完成了此次问卷调查活动。
队员寻找当地居民填写调查问卷
另一边,三位第二小队的成员于早上10:00前往大石板村村委尹书记办公室进行了商讨,表明了希望能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开展禁毒宣传活动的意愿。商讨过程中,尹书记表示十分愿意为本次实践团的活动提供帮助,并在商讨结束后为实提供了禁毒宣传单以助力活动顺利进行。
队员在与大石板村村委书记商讨活动开展形式
7月3日上午7:30,西华大学“彝路同心”实践团准时集合出发前往西昌市大石板村。大石板村是凉山州、西昌市重点打造的的乡村示范区,古村位于邛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面向邛海,背靠螺髻山,三面环山,风景秀丽。实践团抵达大石板村之后,首先进行宣传路线规划以及宣讲对象的确定。此次宣讲实践团成员分为三个小分队,分别从不同方向出发,宣讲内容包括什么是毒品、什么是毒品犯罪、毒品种类、禁毒危害、以及如何抵制毒品等。宣讲对象包括当地老人、青年、游客、以及民宿老板等。
宣讲过程中,大石板村的群众,积极配合工作,认真听取我们的宣讲,让他们对毒品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实践团希望通过此次宣传,增强大石板村整体的禁毒意识,在当地形成共同预防毒品,宣传毒品危害,打击毒品犯罪行为,让禁毒工作人人参与,以此更好地推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西华大学“彝路同心”实践团在大石板村大门口合影
西华大学“彝路同心”实践团队员在进行禁毒宣传
西华大学“彝路同心”实践团队员在进行禁毒宣传
7月4日下午,西华大学“彝路同心”实践团前往西昌泸山参观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是中国民族学专题博物馆,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东南郊的泸山北坡。于1985年8月4日建成开放。这里是我国第一个民族博物馆,也是世界唯一反映奴隶社会形态的专题博物馆。他位于泸山风景区中部,它是一座具有彝族古典风格的建筑,它背依青山,面临邛海,承载着彝族的悠长文化历史。
实践团成员在博物馆讲解员的介绍下,了解到昔日旧凉山等级制度的森严,奴隶主阶级掌握着大量的土地、牲畜、农具等财富,而占总人口70%的奴隶阶级“兹伙”,却世世代代为奴隶主所有。野蛮、落后的奴隶制是造成凉山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长期停滞状态的重要原因。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们更加了解了凉山过去的奴隶社会,认识了彝族社会发展历程和彝族的历史,增强了弘扬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和坚持爱国主义的信念。
走出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时,夜幕已降临,街头随处可见彝汉各族人民点燃火把载歌载舞。熊熊燃烧的火焰驱除了过去的黑暗,燃烧着新的希望。
“彝路同心”三下乡实践团在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合影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中的骨经书
“彝路同心”三下乡实践团成员参观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
(赵梓任、刘星星)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