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胜:刚柔并济 笔直心正
文 | 陈 林
书法,从象形文字的演进到书写的法度,历经千年,从甲骨文、到真、草、隶、篆、行六种主要书体,字斟句酌,精益求精,成为了中国艺术的重要符号、象征和基础。在各代书法艺术家的传承和再创造中,演绎美的内涵和意趣。李建胜通过对字体,结构,结体的各样把握,将自己的书写艺术与书法变革延展的过程相结合 ,让观者看到书法博大精深的魅力。
李建胜擅长隶书,楷书,行书。隶书是由篆书发展而来,起于秦,被汉代广用,字形特点较为扁宽,横长直短,蚕头雁尾,一波三折;李建胜的隶书,有自己意蕴的改良,延续了篆书的特点,既有小篆的修长,上密下疏的视觉感,又有大篆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图形符号。在多种字体的微妙结合下,又能呈现出以隶书为主的风格气茂,足以说明李建胜对多种书体掌握熟练,功力扎实。
其隶书用笔端详,速度均匀,行笔圆转,线条匀称,给人以纯净简约,富有设计之变化美感。同时,结合字本身的内容含义,进行象形设计,如《龙腾》作品中,“凤”与“鸣”都以冠鸟形象写就,且在细节处不尽相同。《春虹饮涧》中,将点、线进行疏密的铺排,圆润的点和枯湿相对比的线相交呼应,让作品耐人寻味,在章法上亦实现纵横成行的秩序性,构图饱满,舒朗气清。
李建胜楷书,一改圆润,将其书法的另一面“凌厉”给抒发了出来。楷书是由隶书演化出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方正庄严,李建胜为严谨的楷书,镀入了个人化书写的气质。其楷书在运笔上,融入了魏碑风貌。笔法古拙方劲,风格刚强稳健,在字的结体上点画峻利,收笔多为方笔,雄奇角出,有着北方男人的铁骨与雄壮,在笔画上注重粗细、搭配、穿插、呼应等的关系,营造峻伟而奇逸的意蕴。
其楷书兼取百家,学习盛唐的颜真卿字法结体,究字内精微,求字外磅礴。器宇轩昂,情真意切。同时沿袭了柳公权的字形韵格,爽利挺秀,骨力遒劲。其二人合并在书法历史上有“颜筋柳骨”之称,李建胜慧眼独具,师古有方。同时,根据自己的性情进行自如取舍。
其作品既有柔,亦有刚,满足了现代书法爱好者观看视角的多样需求与丰富需求,他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繁荣贡献了更多可能。他发展均衡,多种书体并举,注重字法、章法、笔法、墨法。专注笔工,陶冶性情的同时,亦将其为人处世谦卑、亲恭、稳重的品格与艺术创作相统一了起来,正所谓: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陈林: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策划总监
李建胜,字彦儒,号云鹤山人,1957年生,甘肃甘谷人。现为中国文化产业战略协会副主席、国宾礼艺术家、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主席、国都智库文化产业中心首席艺术顾问、高级书法师,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教授。
李建胜数十年来泛舟于墨海,笔耕不辍,诸体皆有涉猎,在继承古人书法之精粹的基础上,亦抒写时代精神之气象,这摇曳舞姿也体现出了书法家的心性,正所谓“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
李建胜从十岁起便研习书法,一路走来,其一直不忘恩师“心正、身正、笔正则字正”之教诲,进而在数 十载的学习、继承、研究、苦练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线条语言,在书法线条中集中体现了东方情调,即中华民族的生命意识和审美取向。
2002年在兰州,80岁的抗日英雄教育家书法家欧阳造极先生在看了李建胜书法作品后,为他作诗以勉励。诗曰:“金城墨浪卷春潮,瀚海难逢一代骄,秦汉晋唐风骨在,探求何惧路迢迢。”
2005年旅居香港的朱鹤亭先生为李建胜写文赞曰:《汉文学史纲要》指出:“汉字,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书者,心之迹也”。书法是一种艺术创造,用笔,用墨,书体,章法,无不产生形美,感目之情趣。李建胜君之墨宝,意存于笔风,字寓于韵情。字体之虚实,字面之境界,相得益彰,笔到神到,字成意现,书法神韵寓于字形,书法形态展示心志,书法之魄力活现笔墨之中。李建胜君之墨宝,帧帧独具风格,幅幅独有气势,墨浓淡,字刚柔,相映一体。书法之艺术形象,艺术感染,艺术情性,艺术灵感,无不活现纸上。”(玄鹤子乙酉年腊月于香港)在时岁的浸润下,李建胜不负所望,取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
其书法作品多次获金、银、铜奖,并编入《甘肃当代书画艺术家典库》、《翰墨名家》、《跨世纪书画名家墨迹大观》、《二十世纪全国硬笔书法家作品集》、《书坛画苑名人佳作选粹》、《世界书画精品大观》、《中国书画精品集》、《中华当代艺术家作品展获奖作品集》、《世界艺术大师辞典》。荣获“全国模范书法家”、“国宝级艺术家”、“世界艺术大师”、“当代中华儿女优秀书画家”、“画圣艺术家”、“中国书画艺术家百佳”、“中国实力派名家十杰”、“影响中国一百位艺术大家”、“新中国建设功勋人物”、“2017爱国公益人物”、“2020中国当代优秀人民艺术家”、“2022年度功勋艺术家”等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