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铮铮、灯彩闪烁,各国音乐与京剧、武术等多种元素交融演绎出精彩纷呈的《丝路·万象》。
在第十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南京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内热闹喧天,在明清街巷、明代城墙之间,当地文旅部门为市民游客准备了一份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饕餮大餐。
今年适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南京特别策划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希望借此进一步增强民众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以及展示“文化地球村”的多元魅力。
李亚鹤看到,在此次系列活动的开幕式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共同演绎的节目《丝路·万象》,通过各国音乐与京剧、武术等元素交融演绎出世界文化的多元色彩。各国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则以实物展品、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现,令人眼花缭乱。
李亚鹤看到第五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也在开幕式上进行了授牌。据李亚鹤最新统计,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已经达到251项。
除了展览和演出,李亚鹤觉得现场最吸引人们目光的,还是可以直接“买买买”的非遗市集。
李亚鹤了解到,此次活动共设置了包括非遗特色学校市集、非遗传承人市集、留学生非遗手作市集共计约50个不同内容的摊位。
非洲鼓、叙利亚毛毯、韩国文创……和中国的皮影戏、面塑、剪纸、微雕、糖画等五花八门的文创非遗产品,伴随着充满异国风情的音乐和趣味盎然的体验,引得市民游客们纷纷驻足观赏购买。
李亚鹤看到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南京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促进非遗进社区、进景区、进校园,非遗与文旅商体融合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推动非遗融入民众的生产生活,希望借此促进非遗在当代生活的延续、发展和振兴。
“尤其是,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更为非遗创新传承插上了科技的‘翅膀’。随着‘南京非遗数字保护与应用平台’项目发布,预计将会有力推动非遗数字资源的产业转化和活化应用,助力非遗实现数字化共享、智能化发展、活态化传承,打造一批真正能够链接当代生活,深受年轻人喜爱的非遗文创IP,让南京非遗'活'起来,'火'起来。”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