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家电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快讯 > 正文

名家推荐|画家王德福作品鉴赏

名家推荐|画家王德福作品鉴赏
2023-05-09 10:59:53 来源:搜狐

艺术简介

王德福,1954年生于山东省日照市,1977年日照师范毕业后分配到当时的日照县教育局,从事电化教学研究工作,2013年退休。先后师从日照县文化馆董家祥老师、临沂教育学院著名花鸟画家王小古老师学习美术。

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奖。国画作品《滨海岁月》《丁肇中》被日照市美术馆收藏;油画作品《雪松》被日照市博物馆收藏。

现为:日照市教育局中学高级美术教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日照市美术家协会顾问日照油画学会顾问沂蒙画派研究院副院长。

《启航》145cm×216cm

王德福:美的激情 美的真谛

在保持人与世界的关系上,艺术大约是最为坚固的方式之一。

日照这片地域的艺术界尤其是书画界,我比较熟悉,王德福老师虽然年龄不是很大,但他是新时期日照地区很早就从事美术事业的知名画家,他从小热爱画画,即便是在家庭条件困顿的时候也未间断过。后来,先后跟随日照画家董家祥先生和临沂画家王小古先生系统学习绘画,这两位名师对他产生了终生影响。

《吟梅》550×215cm

退休后,王德福老师到乡下建了一个园子“拾翠园”,在这里可以放眼青山绿水,极目长天白云,是放飞思绪、追寻艺术的地方,他的那些六尺、八尺或丈二、丈六的大作品就诞生在这里。王德福老师喜画大画,说他的画大,不仅尺幅大,更重要的是他的笔墨大气。笔墨大气,源自于性格大气、心气豁达。画画,其实首先是一股心气。没有一股心气怎能提得起笔落得下墨?其次才是心性这个“内核”。提得起心气,中得乎心性,画自然可观。王德福心地朴实,直爽率真,他的画也是这样,笔墨浑厚坦荡,传递的精气神也大气。

《沂山晨曦》267×145cm

在“拾翠园”,王德福创作了大量作品,但极少示人,他是纯粹的自我表达,自我欣赏,自我陶醉,和功利没有关系。别说外界人,就是日照画界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知道他竟然还在画。一幅又一幅,一摞又一摞,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默默地画,兴奋地画,幸福地画。他的作品以人物画为主,以花鸟画为辅,间以少量油画及大量素描、速写。画界许多朋友见了他的作品,都忽然地吃了一惊。

《沂蒙岁月》190cm×220cm

再好的作品,放在那里秘不示人,又有什么意义呢。艺术在于分享,美在于共鸣。今年适逢建党百年,在朋友们的提议和鼓励下,王德福决定从三四十年创作的作品中挑选出百幅作品结集出版,同时搞一个展览,向建党百年献礼,向亲朋好友汇报,也是对自己艺术生涯的一个阶段性总结。

《沂蒙记忆》125cm×220cm

系统梳理这些作品,主要有三类。

一是主题性创作。这是王德福多年积累起来的心血之作,大多是为市里各部门举办的主题性美术活动而创作的。这个系列的作品,整体美学基调追求一个“大”字:大题材,大尺幅,大结构,大笔触,大气魄。受崇高美学的影响,从艺术表现力与表达手法上,王德福大胆追求大型壁画的仪式感和史诗气质。油画作品《伟人》《雪松》,国画作品《启航》《日照暴动》《安哲》《日照晨曦》《东北抗联老战士》《万类霜天竞自由》,无不体现着这种交响乐一样的基调。画中笔墨与色彩浑然一体,人物与环境有机交融,在强调人物传神的同时,力求体现时代风云之中个体人物人格上的伟岸、精神上的崇高感。

《大雪压青松》

在这个系列中,王德福的笔墨立场是严肃的,他凭借大笔大墨写意式的艺术手法,追求笔墨语言或油画语言的宏大叙事,试图表现出豪迈、阳刚、浑厚、朴素的美学品格来,试图表现出勇猛精进舍我其谁的时代风气来,试图与我们这个民族所经历的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呼应,与民族精神共振。

《黄山雨浓》

表面上看,这些作品画的是人物,是历史,是岁月,其实,画的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精气神,画的是一种纯粹的人格、一种百折不挠不断走向新生的国格。画家画画,画来画去画的都是他自己,王德福的这些作品,画的何尝不是自己的岁月人生呢?

从主流价值观上看,他的这些作品符合文艺创作的“二为”方针,符合时代要求,又恰好地体现了中国画“笔墨当随时代”的规律,画出了这个时代人们的心声和审美诉求,而非简单地画这个时代的风物人情等表象和形式。

《苏武牧羊》

二是基于笔墨传承的艺术创作。具体可分为古代文人雅士系列、近现代美术巨匠系列、日照元素系列、八仙系列、侍女系列、花鸟系列。这几个系列不是简单的物象罗列,而是完成深入的审美体验之后再落到纸上的。这些作品的创作,显然经历了文化的浸润、人格的锻炼与生活的启发,用情至深,笔墨感人。果然,我们看到这些作品都具备笔墨的真诚,可圈可点之处很多:从用笔上说,强调书写性,放笔直取,用笔肯定,锤炼笔墨品质。从造型上说,造型的严谨完全服从于艺术表达的需要。从写意氛围的营造上说,该强调的地方强调,该调整的地方调整,该突出的地方突出,该淡化的地方淡化,该密的地方密,该留白的地方个留白,写意画的那个“意”就凸显出来了。

《牧歌》70cm×70cm

这些作品,无论爱鹅成痴的王羲之、满纸悲愤的颜真卿、墨点泪点的徐渭、人石合一的八大山人、比竹还瘦的郑板桥、山岳一样静穆而坐的苏武,无论近现代画史上的巨擘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石鲁,还是日照元素系列作品《舞线狮》《编柳编》《海风》《船老大》及花鸟画系列小品,都力求大作品气势浑厚,小品清新雅致。需要说明的是,题材只是一方面,重要的是笔墨精神,它考验的不仅是画家本人的功力,更重要的还有艺术观念、艺术态度和艺术修养。王德福始终奉行一条准则:没有情绪时候、没有创作冲动的时候不画。最关键的是,他有意识地尊重中国传统哲学与笔墨美学的规律,端端正正,实实在在,不搞怪,亦不守旧;不前卫,亦不落后。画史告诉我们,唯有真诚地对待笔墨,沿着艺术规律走向文化的纵深和民族审美的大道,作品才真正活起来,才真正与观者实现心灵上的呼应。

《黄宾虹》

三是写生创作。从写生的本义上说,写生即创作,非机械的对景落墨,描形摹状,而是写其生趣,写其生机,写其生命——基于审美规律的精神上的“生命”——唯有如此,写生才会活起来,否则就是写其皮相,写其形式,是写死,非写生。只有当写生与创作合而为一不分彼此之时,笔形、笔性、笔意才能成立,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张大千》

三十多年来远到蒙山、沂山、太行山,近到日照的山、日照的海,都留下了王德福写生的身影。大山大水不仅为“搜尽其峰打草稿”提供了绝佳的样本,涤荡了人的心胸,大山深处山里人家朴素的生活方式和对待自然生命的态度也给了王德福诸多启发,《蒙山深处》《沂蒙岁月》《太行人家》等,就是这样的作品。艺术的本义是有益于人生,此可借鉴。王德福老师有的写生作品很“随意”,这是在艺术情绪很饱满的状态中发生的。对于中国画而言,恰恰越是“随意”,越容易出好作品。一刻意,就拘谨,一刻意,笔墨就黯然失色,生命感大打折扣。

《巴巴》

综观以上三类作品,数量大,体裁多,题材丰富,时间跨度大,追求多个“融一”:主题性创作与文人画创作的融一,体裁与题材的融一,创作手法与表达手段的融一,严肃立场与幽默表述的统一,传统与现代的融一,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融一。

凡此种种,皆通过这些“融一”表现笔墨在基于时代审美之上的生命力,具备相当的可读性。要知道,这是一位隐居乡间多年沉潜孜孜以求结出的硕果。孔子说“君子不器”,王德福是身体力行者,他创作的作品有两个,一个是纸上的笔墨的花园,一个是现实中山水之间的花园。一个爱美的男人,创作了这两个花园,人生岂不乐哉?

《手艺人》

美不是孑然独立的存在,美是审美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美是用来尊重和热爱的。只有热爱美、欣赏美、感恩美,才能得到美的眷顾。只有尊重美,追求美,推广美,才能得到美的垂青。无法想象,一个对美熟视无睹麻木不仁之人,一个对美不屑一顾颐使气指之人,何以得到美的眷顾?王德福天性爱美,追求美,侍奉美,堪称美的侍者。他笔下的美,实实在在,干干净净,正直而诚恳,就像他的为人一样。“画如其人”“言为心声”,诚不谬也。

本文作者为:沈凤国,山东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日照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艺术评论集《翰墨正道》。

《太行山写生》

画外话

“凡所难求皆绝好,及能如愿便平常。”

我自学画之日起就有一个梦想,等我把画画学好后也要搞一个展览,出一本集子,现在看来这一切(算是)成真了。我把这本画册看作是我涂鸦生涯中一次阶段性总结和汇报。效果如何?只能“尽人事而听天命”了。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常自疑我“这匹老马是否识途”?

《颜真卿书祭侄稿》

童年有很多值得留恋的时光,最美好的回忆还是画画。但在当时,画画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每天放学回家后放下书包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挖野菜喂猪或去地里搂草,只有夜深人静时才能爬在小煤油灯下临摹借来的小人书、连环画。一段时间下来,我的课本、作业本上到处被画满了画,从来坚持不到期末就“粉身碎骨”了。一位长辈曾恨铁不成钢地说,“把你这些破烂装订起来可以出本画集了”! 在当时看来,对于一个农家孩子来说,画画就是不务正业。

《赏梅》

但我热爱画画的这份诚意还是得到了老天爷的眷顾。在我十一、二岁时,遇到了当时日照县文化馆画家董家祥老师,并有幸拜他为师学画。遇到董老师是我这生中最大的幸运,也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董老师执着、勤奋、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影响了我一生,他豪放而不失严谨的画风更使我终生受益。

日照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日照县教育局电教馆工作。后来结婚生子,上有老下有小,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客来过往,人情世故,几乎脚不点地奔走在单位与家庭之间。

《雅士图之一 林逋、雅士图之三 郑板桥》

然而,对画画的这份执着和热爱还是深入骨子里。每当忙里偷闲,或者星期天、节假日人去楼空之时,我常常泡上一杯清茶,点上一支香烟,铺上一张宣纸,在那儿慢慢享受那份超然物累、自乐天机的状态,抑或兴致盎然之时,信笔挥洒,忘乎所以……

那时我画的作品不参展、不发表,也不参加与美术有关的任何活动。不求功名利禄,不羡门庭若市,不为头衔所累,无需马不停蹄,疲于应附,只是锲而不舍地坚持从小埋下的画画梦想。这一坚持就是三十年。

《牡丹》

退休后闲赋在家,我又重新拣起了两个活落:一是画画,二是种花,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一来二去,时间久了院子里的花草茂盛了许多,画的画也多了起来。这期间我参加了一些市文广新局、美术馆、党史办等组织的集体主题创作活动,积累了一些作品,此次刊登的作品大都是在这些活动中画的。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反映好人民心声。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这是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秋水》

所以在这个集子中收录的大部分作品,都在试图刻画这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和事件,讴歌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这个集子也收集了一些花鸟画作品。我在临沂教育学院进修时师从花鸟画大家王小古老师。而我以后搞创作主要偏重人物画,花鸟画画的较少,由于底气不足很少示人。在这个集子里出现的主要是近期作品,这也是给王小古老师一个交待。

《晴日》

我画过不少写生,可保存下来的不多,也找了几幅放进了这个集子里。关于写生,我想它不仅是艺术表现的一种手段、一种形式,同时也应该承认这是作为画家应是毕生坚持的一种基本功锻炼。深入生活,贴近生活,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积累素材,是搞创作必不可少的。

艺术这东西,从来都是见仁见智,想要获得所有人的认同很难。作为一个画家,我能做的就是只管去画,表达“此时此刻”的真实感受就足够了。

王德福

2021年3月于日照拾翠园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
关键词:

第59届《百想艺术大赏》完美落幕百乐达斯城

2023-05-04 16:37:15第59届《百想艺术大赏》完美落幕百乐达斯城

五粮液去年营收跨入700亿元台阶 连续3年现金分红超百亿元

2023-05-01 17:02:20五粮液去年营收跨入700亿元台阶 连续3年现金分红超百亿元

ISO人力资源管理国际标准引进工作顺利启动

2023-04-28 15:40:56ISO人力资源管理国际标准引进工作顺利启动

2023与MAMMUT猛犸象奔赴山径,开启越野跑全新之旅

2023-04-26 16:07:402023与MAMMUT猛犸象奔赴山径,开启越野跑全新之旅

2023五粮液种粮大典:坚守好粮品质 探寻“和美种植”的时代智慧

2023-04-24 11:05:532023五粮液种粮大典:坚守好粮品质 探寻“和美种植”的时代智慧

共饮一江水 川鄂共举杯 五粮液亮相“川酒全国行”诠释大国浓香

2023-04-23 17:38:13共饮一江水 川鄂共举杯 五粮液亮相“川酒全国行”诠释大国浓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