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永定河西、卢沟桥畔,千年古镇长辛店,如今是见证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标志性遗产。沿长辛店老街步行,一个个承载历史记忆的名字映入眼帘:工人夜班通俗学校、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长辛店工人俱乐部、二七惨案长辛店发生地……长辛店二七纪念馆更是我们走进那段历史的窗口,跟随中建科工北京公司青年团员王海燕的脚步,一起走进那年的五四,那年的青年——邓中夏。
1919年5月4日,北京十几所学校数千名学生涌上街头,高呼“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等口号,举行声势浩大的抗议游行,掀起了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这场运动从北京到上海再到20多个省区、100多个城市,从学生到工人再到社会各界,斗争如燎原之火蔓延全国。这种态势在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因此,五四运动被称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在北京,学生们组织了集会游行,痛殴汉奸,一把火烧了赵家楼曹汝霖住宅。其中一位积极参与者,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邓中夏。
邓中夏,谱名邓隆渤,字仲澥,1894年出生于湖南宜章的一个官宦人家。在家庭的熏陶下,邓中夏自幼勤勉好学,饱读古书,在传统爱国思想的激励下,培育起救国救民的志向。1917年,邓中夏考入北京大学国文门学习,在校初期,爱好研习古文,修身励志。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奉行“兼容并包”和“学术思想自由”的办学理念,自由开放的环境和诸多思潮的激荡,促使邓中夏开始涉猎新知识、研究新思想、汲取新文化,逐步成长为一名爱国的民主主义者。
作为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邓中夏通过实践认识到:没有工人的参加,五四运动的目的就不能够达到。他认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现代产业工人,才是工人运动的中坚,才是革命运动的主力军。
1920年春,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李大钊为在北京建立共产党小组做了大量工作,邓中夏受委派来到长辛店,在工人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建立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把工人组织起来。1921年元旦,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正式开学。5月1日,长辛店工人首次举行庆祝五一劳动节群众大会,并宣布长辛店工会正式成立。就这样,邓中夏较早地与工人在思想上沟通,行动上开始接近,马克思主义的道理通过他们传播到工人群众中去了。
1922年5月1日,他作为长辛店工人的代表,出席在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当选为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同年7月,他出席党的二大,参与二大宣言和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被选为中央委员。不久,他又先后当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委员长,参与创办《中国青年》杂志。1923年他受李大钊推荐参加创办国民党和共产党合办的上海大学,任总务长。19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后,任秘书长兼宣传部长,留在广州工作,不久参与组织和领导了著名的省港大罢工。
在大革命失败的紧急关头,他坚决主张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并受中央派遣到九江,与李立三、谭平山、叶挺、聂荣臻等开会,分析形势,提出建议。随后,参加党的八七会议,坚决拥护会议确定的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被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1928年3月赴莫斯科,出席赤色职工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任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
1930年7月,邓中夏从莫斯科回到上海。不久,中央任命他为中央代表赴湘鄂西根据地,任湘鄂西特委书记、红二军团(后改为红三军)政委、前敌委员会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与贺龙、周逸群一起领导湘鄂西的武装斗争。1932年调回上海坚持秘密斗争,任全国赤色互济总会主任兼党团书记。
1933年5月,邓中夏在上海工作时被捕,随即被叛徒供出身份。在狱中,他以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钢铁意志,挺住了敌人金钱厚禄的利诱和严刑拷打的摧残。他对狱中地下党支部负责人说:“请告诉大家,就是把邓中夏的骨头烧成灰,邓中夏还是共产党员。”
1933年9月21日,在南京雨花台刑场,邓中夏高呼着“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英勇就义,时年39岁。
放弃父亲的安排,抛弃旧社会的高管厚禄,邓中夏坚持着自己的初心和信仰,踏上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相继领导了二七大罢工、长辛店大罢工、省港大罢工,担任过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哪怕是到了英勇就义的前一刻,邓中夏依然高呼,同志们我快要到雨花台去了,你们继续努力奋斗吧,最后的胜利终是属于我们的,邓中夏用短暂的39年诠释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担当,践行了自己为党奉献一切的铮铮誓言。
五四运动不仅仅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更是一种不畏强权黑暗、敢于追求捍卫真理和正义的时代精神。历史不该被遗忘,五四之火不应熄灭,那些英勇拼搏的优秀青年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