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由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与杭州市钱塘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主办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新形势下的海外商标保护”专题沙龙在杭州市钱塘区举行,张民元律师作为浙江省首批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专家出席沙龙,并发表《跨境电商的品牌保护与纠纷应对》主题演讲。
张民元律师在演讲中指出在当前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八种知识产权“恶意纠缠”和“恶意诉讼”行为成为中国品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灾区,包括:恶意囤积商标、专利;不以使用为目的恶意申请商标注册、专利登记;以抢夺商标为目的的恶意撤三申请;恶意申请海关查扣货物;恶意申请行政机关调查取证及扣押商品;恐吓性推销软件、敲诈性商标及专利维权;碰瓷性恶意诉讼及诉讼保全查封扣押冻结;篡改知识产权立法原意的恶意宣传;恶意申请电商平台扣押冻结平台结算货款等。
在主题演讲中,张民元律师将这类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专业从事知识产权“恶意纠缠”与“恶意诉讼”的群体称为“智域蛀虫”,并指出: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有力支持全面创新国际贸易营商环境,必须采取相应法律措施,有效规制“恶意诉讼”与“恶意纠缠”的不当行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智域蛀虫”往往利用知识产权领域存在的制度性漏洞,利用手中掌握的国际知识产权知识与技能优势,以海外权利人的名义在国际贸易的各个环节发起“恶意纠缠”与“恶意诉讼”行为,其行为具有相当的隐蔽性,且这一类“恶意纠缠”与“恶意诉讼”行为往往披着合法的外衣,打着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旗号,与普通的“商业性维权”和“职业性打假”所不同的是:“智域蛀虫”均是以打击中国民营企业走进国际市场为目的,在其“维权”、“打假”的背后是海外的商业竞争对手或者对中国不友好的商业团体。
“智域蛀虫”的存在与蔓延,成为中国品牌走出国门的拦路虎,对中国品牌走向国际市场形成强烈的冲击。张民元律师在主题演讲中指出:遇到海外贸易中的“恶意纠缠”与“恶意诉讼”行为,首先应该运用中国的法律寻求中国国家保护,因为这些被打击的海外品牌都是中国制造,其商品的源头在中国;其次应该寻求中国在海外的商会和国际组织的帮助,通过商会和国际组织的力量抵制这类恶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最后,运用中国参加和签署的国际条约和双边条约,也是维权的重要路径,但国际仲裁与跨国诉讼所产生的巨额费用可能是中国民营企业目前所难以承受的。
最后,张民元律师指出:中国的民营企业应该对遭遇的“恶意纠缠”与“恶意诉讼”开展调查研究,对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争议要有清醒的认识:卡你脖子的不一定是外国企业和外国人;出面打击你的人不一定是真凶;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潜藏在这类“恶意纠缠”与“恶意诉讼”背后的利益组织“智域蛀虫”才是中国民营企业面对的真正“敌人”!
【北京盈科(宁波)律师事务所黄大卫、陈嘉盛供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