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今年来,湖南省宁乡市委、市政府立足当下,着眼未来,谱写新时代清廉之歌,挖掘整合全市蕴含清廉元素的红色文化、人文古迹、山水名胜、清廉单元等资源,精心打造了红色传承之路、文化探寻之路、清廉共建之路等六大主题共计20条清廉线路,旨在通过行走清廉线路,领略独具内涵的清廉景色。其中,作为文化探寻之路的代表黄材线路,廉洁基因根深蒂固,通过廉旅结合,以廉兴旅,以旅促廉,使清正风气融入到宁乡乃至全国的每一个角落,将清廉之风吹入人心。
一鼎一镜皆生廉景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四羊方尊,商代礼器。羊者,祥也。《诗经,召南》中有“文王之政,廉直,德如羔羊”之说。意为即便位高权重,仍需如羊善良、知礼……”走进宁乡市黄材镇炭河里青铜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眼前的青铜文化“活”起来了,廉洁文化“实”起来了。古老的“祥羊”,第一次距离我们这么近,羊喜欢居于干燥整洁之处,饥餐青草、渴饮清泉,洁身自好,而远离污秽,因而,羊也成了清正廉洁的象征,四羊方尊蕴含的清廉正气多角度诠释清廉文化,弘扬崇廉风尚。
宁乡被考古界誉为“南中国青铜文化中心”。青铜重器作为宁乡黄材镇的文化名片,其中就有不少廉政文化密码。琳琅满目的青铜世界,让人心潮澎湃,立马被其中的奇异之美、廉洁之美所折服。每一尊静默千年的青铜器,都在用独特的方式讲述着他们的背后的廉洁故事,廉洁文化与青铜器元素的融合,寓教于乐,这就是青铜的魅力。
人面纹方鼎,四面均饰威武庄严的人面头像,形成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之状,告诫世人不能随心所欲,而应心有所惧,做事循规蹈矩。商代大铜铙,古代战时指挥器。《周礼》:“以金镯节鼓,以金铙止鼓”。两军作战时,以车载之,槌击而鸣,使停止击鼓进攻,寓意号令如山,言必信行必果。
饕餮纹铜瓿,商代盛酒器。《左传·文公十八年》:“饕餮贪于饮食,侵欲崇侈……”饕餮纹警示世人“戒之在贪”, 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四乳四虺镜,铜镜,古人照面饰容生活用品。《旧唐书·魏徵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告诫为政者当日日照镜,时刻自省。
历史中有文化的根,文物中有文明的印。从古至今,人们对于真善美的道德追求,对于良好社会秩序的期许,不曾改变。中国先人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值得我们铭记、珍惜和传承。
建库开河厚植“廉因子”
古人云:“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从3000多年前的青铜文明历史照入当下,位于炭河里商周青铜文化遗址大坝左岸500米处的黄材水库也犹如一面镜子,厚植廉洁基因,照亮历史也启示未来。
黄材水库位于宁乡市黄材镇,又名青洋湖,修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刘少奇、甘泗淇等革命家曾来视察,是湖南省修建最早的大型综合水利工程之一,也是当时全国著名的三大土坝工程之一。水库以灌溉为主,兼发电、防洪、养殖等功能。枢纽工程由主坝、副坝、溢洪道、输水洞、电站及引水坝等建筑物组成。水库汇流240.8平方公里,12000多亩水面,蓄水量1.47亿立方米。
黄材水库承载着建库开河的精神,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宁乡市开展廉洁文化教育重要的廉行之地。跨越了7个年头,凝聚了十多万人的智慧力量,修建好的宏伟水利工程建成后不仅灌溉宁乡、益阳、望城3县23个乡镇342个自然村共42万多亩农田,还成为了一个融灌溉、防洪、航运、发电等于一体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直至今日,黄材水库还在一如既往地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建成,为抵御自然灾害和促进灌区经济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那些曾经的建设者们付出的汗水与鲜血,也将永远载入宁乡的史册。
宁乡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刘海波希望,通过挖掘整合全市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清廉元素和资源,打造线上线下清廉地图,倡导全市党组织党员、机关事业单位甚至普通群众,沿着宁乡清廉线路实地行走,以文塑旅,以旅促廉,打通廉旅文融合内循环,让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在耳濡目染中品味清风、正心修身,在“强省会”战略中贡献宁乡清廉力量,助推宁乡高质量发展。
今年也是宁乡开展廉政文化周的第十三个年头,在活动开幕式上,宁乡市委书记张作林透露,宁乡市委以“新征程·廉行宁乡”为主题,集中开展“听廉声、行廉路、倡廉韵、话廉理、扬廉风”等五大活动,教育引导全市党员干部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坚守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涵养清风正气,建设清廉宁乡。(宁乡市纪委、监委供稿,宁乡市委网信办、炭河里青铜博物馆供图,直播宁乡综合整理)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