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虓/食品发酵工程硕士,酒类食品领域评论作家
几年前就听说过江小白农场,今年江小白金色黄庄开园之际有幸到此参观,来到这里才发现,何止是“一亩三分地”,10万亩三分地才是真,听这里的工作人员讲,江小白很多年前就在不间断的做一件事——种高粱,如今已经种了10000亩。
去过很多酒厂的农场,但像江小白这样的,还是头一次见,这里不是常见的在村落中建农场,而是农场包揽了整个村落,完全是一个没有围墙边界的自然农场。
·江小白农场是酿造清香自然酒的源头
多年前,江小白秉承着一个很好的理念“自然酿造、本味粮香”,即是坚持自然风土酿造自然酒,追求食材的原汁原味,如清蒸海鲜,要的就是食材本身的“淡中鲜嫩”,如白灼青菜,要的即是蔬菜本身的清新与甜净,不需要太多的调料,没有过度的烹调干预。对于白酒来说,酿自于高粱,江小白追求的是优质原粮以及对发酵过程的低干预,最大限度去除了外在的风味影响,单纯依靠金皮糯高粱本身发酵的自然滋味。
那么,江小白所倡导的酿造出纯粹风土原味的高粱酒,是如何实现的?在江小白的农场里,笔者寻找到了酿造清香自然酒的源头。
01、江小白农场,一座自然共生体
江小白农场中有一条黄蹬溪,沿着水边走,发现有两处生态的“妙笔”,一是,这两岸的黄花,好像绵延不尽,永远看不到头;二是,这里竟然有白鹭在饮水,工作人员却说,这一点都不稀奇,稀奇的是他们还一点都不怕生人,即便旁边的小路上有车子驶过,它也仍旧闭目养神不为所动。
听到这里,脑海里突然浮现一个生态学词汇——“生态系统”,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大气圈,无论何方神圣,但凡生长与天地间,都在这五位一体的自然共生之中。江小白农场,或是一个很好的生态系统样本,因为我发现,自然共生是这里贯穿始终的重要主题。
·大地艺术馆前的花海之畔,吸引了许多垂钓爱好者
比如,在江小白农场居然没有蚊子,虽然身处野外田园,这里的蚊虫却格外少,几乎用不到蚊香。按道理讲,入秋后的蚊子应猛如虎,为了越冬,自会想尽一切办法“贴秋膘”,何况在这乡野自然之间,但江小白农场却显得“反常”。随后,我在田园间发现“端倪”,这里种植了很多芳香类的植株,像迭迭香、除虫菊等,能够天然驱赶蚊虫,自然维护农场的种植与生活,便造就出一片没有蚊虫侵扰,只有蛐蛐声相伴的天籁空间。
·江小白农场随处可见动植物的和谐共生
再如,当时虽然下着雨,黄蹬溪两岸的红土也略有冲刷,且入秋后,会有较多腐殖质进入水流,但溪水却还是保持了相当的澄清,反映出这里自然沉积效果和腐殖质微生物的卓著功劳。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让我对江小白农场,形成了更深的认知:江小白并不是单纯意义的把这里当做种植与收获的粮食基地,而是利用共生的模式,当做自然生态来维护。相比于其他农场,大都采用的改造自然方式,江小白农场,则建立在自然共生的理念之上,延续了对大自然的保护。
02、自然共生之下的清香自然酒
风土是什么味道,酒就是什么味道,这个念头一经在脑海里出现,便让我打通了江小白农场和酿造之间的关联。江小白能做到自然酿造、本味粮香,不仅在于崇尚自然酿造之法,更在于原料农场崇尚自然的“自然管理力”,清香自然的味道从一粒粮食的种植就已然开始,最终演化为自然酒香。
可以说,没有江小白农场里的自然共生,就不存在“自然酿造、本味粮香”,其酿造理念的“本水”“本粮”“本曲”“本艺”便无法实施。
比如,这里形成了循环往复的种植与酿造共生体系,酒庄运输过来的酒糟,作为饲料进行畜牧养殖,而动物们的代谢物,又作为高粱等种植的天然肥料,形成一种互利共生的状态,因此,江小白的种植基地可以不使用化肥,也不使用农药,这或是一种“本粮”的意义,没有“人为催生”的因素,才赋予高粱更加浓郁的粮食自然香。
·江小白自主培育的酿造高粱—金皮糯1号
这种效应,不仅在于高粱,也在于这里的食材。源于村庄风貌的原始保留,江小白将诗酒田园的生活方式完美融入其中,成为全国少有开放生活方式的农场酒厂。比如,这里盆栽了上百种不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的瓜果蔬菜,油菜、南瓜、土豆、西红柿……想吃什么,采摘后只需拂去泥土便可烹煮,甚至都不用清洗,立即享受天然食材的自然鲜美。
在江小白农场中的大地酒馆就餐,即便是最为简单的青菜,菜味似乎也要格外浓厚,据了解,自给自足,这里的食材全部是农场自己种的。这让我联想起之前网络流传的一个观点,说“为什么现在西红柿没有柿子味儿了”,原因就在于此,人为的因素太多,拔苗助长,便缺少了最自然的本味。
·江小白农场长出来的自然本味西红柿
再如,在这里,无论是酿造还是种植,采用的均为“活水”。江小白的农场和酒庄处于长江上游水源保护区、国家一级水源地的范围,长江流域分支流过的地面活水,经过这里湿地的沉淀、腐殖微生物的处理,水流和土壤、微生物的共生互利,让水质已经足以达到酿造用水和饮用水的标准。坐拥天然的“活水”资源,让江小白无需采集地下的“硬质水”或者水库的相对不流通的“静水”,水质更优更自然,这大概是“本水”的渊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活水对酿造有着重要意义,《齐民要术》中明确提到酿造用水的讲究,比如淘米用的、蒸煮用的、洗涤酿酒用具用的水,都是以河水、江水的活水为最好。而其又在“神曲酒方”中又强调:“收水法,河(江)水第一好。”所以,古人酿酒环节中都倾向于使用河水、江水。
·黄蹬溪在江小白农场贯穿而过
最后,还有“本曲”。这里与其他农场单一种植不同,包括农业文化展馆内以及田园中,江小白种植了上千种植物(其实很多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价值,但却对生态的作用很大)。与此同时,在种植中,江小白农场还采用混合方式、轮作方式,不仅有高粱地,还有青梅林、杏林等等,不仅种植高粱,还会在收获后,再种上油菜花。正因为这种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反映在宏观,是多元动植物的乐园,而反映在微观层面,便是微生物多样性的共荣,这决定了江小白酒曲的特殊性。况且,江小白用曲量低至2%,不需要使用糠壳,正如那句话“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
·高粱收割后送往江记酒庄酿造清香自然酒
长江酿造,长寿之乡。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不仅孕育出一片理想的佳酿之地,也造就了江津辖区康养宜居的美誉。作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区,其内拥有地球北纬28°保存最完好的亚热带原始常绿阔叶林,被联合国生态保护专家誉为“天然物种基因库”。来自中国老年学学会的评选数据,江津是全国面积最大的长寿之乡,在全国获颁“长寿之乡”的几十个县市中,江津辖区内超过一百岁的老人都有179名。
其实,中国酒的酿造,比西方酒,更称得上是风土的产物,因为除了原料,由于开放式生产的酿造智慧,中国酒的酒曲,本就暴露在天地间自然富集,中国酒的发酵容器,也与可以自然环境互通有无。所以,风土决定工艺,工艺决定风味,风味的独特又反映了风土迥异,形成中国酒的品质闭环。
对于江小白而言,它提供了一种关于风格、情感、风土和人的连结,通过崇尚自然的生态,施行自然酿造的工艺,呈现出清香酒的自然本味,这即是中国白酒最接近自然酒的滋味。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