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黄金周,很多人观看了在成都举办的2022年第五十六届国际乒联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决赛)。
与此同时,还有一批人在成都的大自然中,亲身参与了另一项运动——长达一百公里的环城绿道,成为今年成都人假期的打卡地。
一条城市绿道,究竟蕴藏了怎样的魔力?今年年初,成都环城生态公园实现全线闭合。
与其说它是一条加长版的城市绿道,不若说它是一个以绿道为主线的城市生态系统。一端满足着市民的休闲需求,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另一端还隐隐为都市人留存了一抹“田园牧歌”式憧憬,让人“记得住乡愁”。
绿道沿途有很多进出口,路口有专人把关,只允许自行车和行人进入。骑行的一路上有小吃摊点、水果摊、自动售卖机、卫生间、凉亭、栈道、条櫈、躺椅、垃圾桶等公共设施,供游人休憩使用。实际上,成都绿道项目规划之初,就植入了产业化的基因,即以“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布局挖掘绿道经济价值,着力实现优质生态和高端产业双提升。这正是这条绿道高级的地方。它不只长,也不仅是为市民休闲锻炼提供了一个好去处,更是创造了一系列新的场景。纵横天府的一条条绿道,既是场景本身,又是场景的串联。它连接着大量非正式公共聚会空间的供给,如特色街区、遍地开花的茶馆、咖啡馆等。这些空间不仅是场所,也是创新创意的载体,能够带动宜居宜业品质提升,成为“年轻人纷纷入蜀”的磁场。早在2010年,成都就启动了健康绿道建设,当年成都共建成绿道约167公里。而根据规划,至2025年,成都将累计建成各级绿道超1万公里,建成全国甚至世界规划最长的绿道系统。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绿道也不只是绿道。
绵绵绿道延伸的背后,是一幅徐徐展开的公园城市蓝图。
生态城市、森林城市、花园城市……人类探索理想城市的脚步从未停歇。那一刻起,成都成了公园城市的“首提地”。
可是对于这样一个全新的范式,公园城市在全球没有模式可参照、没有先例可遵循。
美国数据分析网站Excel in XL就提到,“全球有很多不错的公园,比如美国纽约的中央公园、法国巴黎的卢森堡公园等。但拥有2100多万人口的中国城市成都,有一项让全世界感到惊艳的规划。这项规划不是在城市里建公园,而是让‘城市就在公园里’。”
公园城市理念首次提出两年后,2020年,成都从“首提地”正式转变为“示范区”。
这一决策释放出信号:中央寄望成都试验能探索出新的路线图。显而易见的是,中央赋予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历史使命,是成都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最重要、最独特的国家定位。
规划还特别要求成都,探索创新、先行示范,积极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制度成果。
总体方案指出,成都作为西部地区超大城市,生态本底良好、发展活力强劲,在公园城市建设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形成了初步成果,具备进一步深化示范的坚实基础和独特优势。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