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北京国贸大酒店召开的第五届“设计中国北京(Design China Beijing)”完美落幕,随着盛会六大可持续主题的探讨不断深化,可持续性设计的中国元年也正式迎来了启幕阶段。
9月26-9月28期间,全国设计精英齐聚首都CBD,与各领域的前沿探索者一起高峰论坛,通过六大核心主题,探索人类、城市、地球环境和谐发展的可持续性设计。第五届“设计中国北京”不仅聚焦建筑环境、循环再生战略、突破性的净零设计等创新方案和材料使用的案例,更关注设计可持续世界、循环设计思维、气候改变着一切、零碳之“道”、转译自然、构建可持续&绿色设计等方面的问题。过去四年中,“设计中国北京”吸引了超过300名行业专家讲师,为设计相关的各领域人士,提供了一个更加专业化、全球化的舞台;而第五届“设计中国北京”联合了诸如政策制定者、城市规划者、理论研究者、和活跃在城市、建筑、环保、时尚、消费品等领域的70余位设计相关领袖、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者和行业先驱者,携手现场1,000余名业内嘉宾,洞察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索解决方案、并倡议相关行动,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锐意开拓。
本届盛会邀请到了蜚声海内外的各界专家、商界领袖及学者精英,嘉宾包括国际著名建筑、园林景观与室内设计公司斯诺赫塔建筑事务所(Snohetta)的合伙人兼亚洲董事总经理Robert Greenwood;以缔造全球生物多样性模范代表作“垂直森林(Vertical Forest)”而闻名于世的博埃里建筑设计事务所(Stefano Boeri Architetti )创始人、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Stefano Boeri,及其中国区合伙人、主持建筑师兼总经理胥一波博士;全球知名建筑、室内设计及景观设计公司Cuningham首席更新设计总监Paul C Hutton;全球知名的城市开发及运营管理咨询公司盛裕集团北亚区CEO林丰坚;国内著名可持续发展商业物业投资及管理者瑞安新天地商业管理公司CEO张斌(Allan Zhang);全球知名工程顾问公司奥雅纳(ARUP)中国区总规划师饶红;同济大学副校长、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娄永琪;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英国建筑研究院环境评估方法(BREEAM)中国区技术总监杜杨燕;Penda China创始合伙人及主创建筑师孙大勇;前著名设计师、独立品牌顾问张泽君(Preen Cheung)等人。
借此机会,记者专程采访了张泽君先生,我们一起听听他对本届盛会的精彩观点分享。
问:“张泽君先生你好,很感谢你能抽空接受我们的采访。”
答:“不客气,我也是‘设计中国’的老朋友了,从第一届‘设计上海’到第五届‘设计中国北京’,每年我都来参会,可以说我的感触也是良多的。”
问:“据我们所知,您之前是一位建筑系的高材生……”
答:“这个就不谈了,有点儿老生常谈了,我们还是说说当下。”
问:“好的,听您的。您之前作为一位操刀过多项品牌设计的设计师,是怎么看待设计与商业的关系,以及现在很多品牌都在做可持续性探索,比如回收化妆瓶、利用可再生材质等等,可持续化发展究竟对品牌意味着什么?”
答:“过去人们总有一个错误的观点,就是认为品牌是死的,而好的品牌,好的品牌基因,好的品牌形象是拥有长久生命力的,只有如此才能长盛不衰,也就是很多百年品牌至今还能屹立不倒的根基,现在来看就是我们谈的可持续化。一个品牌如果不能具备可持续性,它就没有生命力。我指的不仅是设计,也不仅仅是设计的每一个阶段,从构思到设计、到运输、售卖,再到回收,还包括了各个方面、各个维度的可持续化。”
问:“您可以具体说说吗?”
答:“就好比说,一个用过的眼霜盒子,如果它只是可以回收还远远不够,要考虑到它在各个环节层面的可持续性,也就是说它是一个360度的问题。我们做设计和品牌咨询的时候也是这样,如果你只考虑到怎么能卖得更好,那么你只是一个卖货的人,品牌只是商品,产品不能真正走入消费者的心智。”
问:“您这么说,我就清楚多了。我们都知道您后来从设计转向了品牌咨询和营销领域,操刀过多项世界500强著名案例,还出版了几本文学作品,好像叫做《曼哈顿飞鸟》《奥德修斯》《自由的孤岛》,是吗?您怎么会跨度这么大呢?”
答:“哈哈,您了解得还挺多的。记得亚里士多德说‘艺术是不分家的’,设计也是这样,至于我为什么会做品牌营销与咨询顾问,主要还是因为我看到一个企业的发展,或者说可持续性不仅仅是设计层面的问题,更是整个品牌战略思维方面的考虑,所以我只是尝试往头部更靠拢了一下。至于写作,那是一种斜杠了,用材料组成作品,我只不过从混凝土、钢材、玻璃换成了文字,就好比妹岛和世不仅做建筑,也设计家具、工业品等等,也许有一天她也会写诗歌、俳句,谁知道呢。”
问:“嗯,最后还想请您聊聊建筑方面的看法,我们回到‘设计中国北京’本身。您游历了一百来个国家,还在亚马孙雨林、北极南极、叙利亚等各种不同风俗文化的民族社群考察过,您怎么看东西方的建筑理念,它们是越来越趋近一样还是本质上东西对立的呢?”
答:“如果说技术层面,大家都是统一的,什么好、什么适合设计就用什么就好,只要预算足够。但如果是从理念上,那我觉得还是很不一样的。比如西方从启蒙主义以后建筑设计就在探讨人文主义与材料、力学之间的更多可能性。而从东方的当代建筑设计来看,我们更加想要探讨人与空间之间的关系,我指的不仅仅是自然,光、影,也包括人与一座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生命本质意义上的探求。我这么说,没有过分夸大东方的直觉主义,毕竟建筑在人类进化史上是一个非常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物, 它奠基了我们的氏族文化,以及我们现代文明的社会雏形。所以东西方的设计,表面上看起来也许差不多,但里子可就大不一样了。”
问:“好的,非常感谢您的宝贵时间。”
答:“谢谢,再见。”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