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聊天、工作、追剧、玩游戏......处处离不开电子产品。接踵而至的是眼睛干涩、疲劳、昏花、模糊等各种视力问题。
有数据显示,在中国,每年有接近4亿患者饱受各类眼科疾病的困扰,其中约有盲人670万,每年新增盲人数量高达45万。此外,中国眼底疾病患者总数已超过1千万,每年我国新增眼底病人超过300万。
而眼底出现严重病变后,其治疗难度往往会比眼表疾病更难治疗。难点有三:
一是发现难,眼底病变时,一般症状比较隐蔽;
二是诊断难,眼底组织是脑神经组织的一部分延续,还有终末血管的密集分布,结构精细、功能复杂,很细小的一部分病变就会带来视力的严重影响,到底是哪个部分出了问题,是否与全身疾病有关,这也就带来了诊断上的困难;
三是治疗难,首先是因为诊断困难导致的治疗困难,其次因为眼底位于眼球深部,无法肉眼观之,因此眼底病的治疗是眼科的难题之一。
患病人群基数大、学术难度高,基于这些痛点,国际多学科会诊给患者带来了新希望。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一位「右眼内层脉络膜病变」患者案例故事,华美浩联多学科会诊服务帮助患者解决了诊断难、治疗难的问题。
28岁的J女士是一位双眼高度近视、左眼弱视者,5年前因右眼视物模糊、伴视物变形10余天入院,诊断为:右眼高度近视性黄斑变性、右眼脉络膜新生血管、双眼高度近视、左眼弱视。
在医生建议下,多次行药物治疗,但效果仍不理想。今年2月,又在表麻下行右眼前房穿刺放液+玻璃体腔康柏西普注射术,术后无视物模糊、眼痛不适,术眼结膜轻度充血,前房及玻璃体无出血,指测眼压Tn,切口愈合等级:Ⅰ/甲。当日出院诊断:右眼近视性黄斑病,右眼脉络膜新生血管、右眼并发性白内障、双眼高度近视、左眼弱视、双眼下眼睑内翻和倒睫、高血压。
“针对复杂的眼底疾病,后续该如何治疗?是否有更合适的治疗建议?”J女士茫然无措。得知J女士的想法和需求,7月20日上午8时,在华美浩联协助下,一场连接中美眼科专家和患者的国际远程会诊在宁波市眼科医院远程会诊中心顺利进行。
J女士接受了来自Wills眼科医院视网膜疾病主任、费城Thomas Jefferson大学眼科教授Dr. Carl D. Regillo和宁波市眼科医院眼底外科主任易全勇的远程会诊。
会诊连线现场,专家们经仔细翻阅和探讨患者的病历资料,询问J女士的病情症状、全身情况及做过的检查后,表示之前的诊断是正确的,并一一解答了J女士内心的疑虑,包括使用或停用类固醇的一些选择与可能性进展、继续抗VEGF治疗的必要性、术后用药眼压控制等问题,给予患者下一步治疗建议:
先进行白内障手术,植入标准人工晶状体,植入青光眼支架,同时进行Ozurdex玻璃体内注射,这将有助于改善她的视力,将眼压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并抑制眼部炎症。
提醒患者要每3个月定期做一次OCT检查,以确保没有新的点状内脉络膜病变(PIC)或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再激活。此时不需要任何治疗,除非这些问题中的一个或两个变得活跃或开始恶化。
最后专家还详细解释了手术的风险,并对术后可能的并发症、复查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和患者的预后等进行了详细说明。
长达近1小时的会诊就此结束,J女士表示此次问诊收获颇丰,更有信心进行下一步治疗。
不可否认,针对一些复杂性、疑难性、术后效果难预测难好转的眼底病,目前欧美发达国家治疗技术和经验较国内而言的确存在一定优势。
此次国际远程会诊,不仅帮助患者重拾信心,明确了下一步诊疗方案,同时也是继结膜肿物、视网膜病变等病例后临床上学术交流的又一典型疑难案例,共促专业水平提升。
未来,华美浩联与宁波市眼科医院将以患者为中心、以治疗为目的、以循证医学为依据、以国际远程会诊中心为平台持续深化合作,为更多疑难、复杂、预后差的眼病患者谋福祉,让患者不出国门就能享受前沿优质的眼健康医疗资源,实现全球医疗资源共享,让希望之光照亮未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