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家电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快讯 > 正文

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动高校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动高校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2-09-15 15:11:35 来源:财讯网

江 轶

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既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场所,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当前高校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广泛拓展,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民族师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始终,推动高校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充分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之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多民族不断交流交往交融而形成的。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在中国产党领导下,各民族携手奋斗,共同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同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光荣历史。因此,要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及其形成历史逻辑的认识,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二是大力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之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中华民族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在于中华大地上各民族有着相同的价值追求和文化根基,由此形成了共同的精神寄托。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上,各民族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和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要以此为引领,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三是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高等教育的现实之联。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其重要特征和使命要求是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推进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这些都是高校履行立德树人职责、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发挥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立德树人的全过程。

四是阐明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本之求。首先是强认识。要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的认识,引导师生加深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的认识,引导师生认识祖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其次是树正观。牢固树立“五个认同”意识,引导各族师生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最后是促交融。有序推进各民族学生混班教学、混合住宿,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促进高校各民族学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师生心灵深处。

五是践行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之途。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首先,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记“国之大者”,要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列入重要议程,建立宣传、统战、学工、研工、保卫等多方联动工作机制,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合力,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其次,切实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融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和相关专业课程中,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强化“五个认同”。着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推动专业课程内容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效衔接、深度融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寓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之中,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与现实行动。再次,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润人育人。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各族师生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信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在校园图书馆、教室、宿舍等场所,展示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团结进步内容的作品,增强广大学生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旗帜鲜明反对分裂国家图谋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增强中华民族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第四,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阐释。统筹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促进历史学、民族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多学科融合研究,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研究队伍,加大对相关专题研究支持力度,鼓励专家学者和教师开展理论政策研究、教学教法研究,在各类教育中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的不同侧重点,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立体化呈现、多层次阐释,以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最佳效果。第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协同育人体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内容有机融入学科体系、教材体系、课程体系、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与实践教学、体验教学和网络教学紧密结合,与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合,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员参与、全域贯穿、全程覆盖的“大思政”工作格局,促进各民族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影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因素仍然复杂多样,民族领域意识形态斗争仍然尖锐复杂,敌对势力干扰破坏我国民族团结的风险长期存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铸魂育人的重要时代使命,也是一项长期性、全局性任务,要久久为功、绵绵用力。我们要从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把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到高校民族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根于当代大学生的心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之力。

作者简介:江轶(1980-),湖南株洲人,湖南工业大学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博士,副教授,本文为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项目:“健全高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1C14);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统战工作研究”专项课题重点项目“高校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统战工作效能提升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1TZD07)的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
关键词:

昭垚cp都爱的可复美胶原棒,时刻守护肌肤健康!

2022-09-13 11:41:08昭垚cp都爱的可复美胶原棒,时刻守护肌肤健康!

中国化妆品原创原料新名片——百花齐放的重组胶原蛋白产业

2022-09-05 10:34:25中国化妆品原创原料新名片——百花齐放的重组胶原蛋白产业

阳光阿华田,用美味充能秋日

2022-09-01 10:23:19阳光阿华田,用美味充能秋日

『参中贵族』滋味选海参中秋国庆大放送

2022-08-30 14:14:29『参中贵族』滋味选海参中秋国庆大放送

从实验室走向实用——重组胶原蛋白的突破

2022-08-26 09:14:42从实验室走向实用——重组胶原蛋白的突破

“玉面狐狸”袁慎凭颜值出圈,肌肤健康颜值加倍!

2022-08-25 14:12:47“玉面狐狸”袁慎凭颜值出圈,肌肤健康颜值加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