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家电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快讯 > 正文

充满诗意的远方 ——读王晓廉《从源头奔向大海》王宏波

充满诗意的远方 ——读王晓廉《从源头奔向大海》王宏波
2022-09-06 09:40:27 来源:财讯网

一条清溪淙淙,从深山荒野逶迤而出,一路潨入无数闪光的细流,汇成一条浩浩汤汤的大江,它映照高天白云悠悠,它折射两岸青山巍巍,它奔流、它咆哮,朝夕昏旦,一路歌唱,终于结束4440公里的辽阔旅程,汇入太平洋西部的鄂霍次克海……

这就是被誉为中国第三大河、亚洲第五大河、世界第十大河的——黑龙江。

这是一条壮丽的大江,让人们对它充满了无尽的幻想。

王晓廉的新著《从源头奔向大海》就以满腔的诗意,激情澎湃地向人们讲述了黑龙江的故事。

王晓廉是作家、诗人,又是编辑家,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开始创作了大量的散文、诗歌作品,发表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文学报》《人民文学》《当代》等报刊,主办的文学刊物《雪花》也是声名鹊起……忽然间,他转身为痴迷大自然的独行者,沉醉于黑龙江地域山水散文的创作,陆续出版了《情山恋水》《碧梦千里回兴凯湖》《水阔天高——黑龙江散文游记》等,这些成为王晓廉文学创作的一个个高光标点。《从源头奔向大海》这部新著则是作家对于自己的一次挑战和超越,使同类题材生出新的高度,新的意境。

这部近20万字的厚重之作,以游记和日记相交织的表现形式,灵动鲜活地展现了黑龙江的若干支流和形成过程,描绘了黑龙江的两岸风光和民俗风情,演绎了这个流域所承载的历史、现实和未来。

这部作品探寻考证了黑龙江的前世和今生。在历史上曾有过写黑龙江的游记,但仅是书写某一部分、某一段落,却没有一部全景、全貌对于黑龙江的全程的书写,更缺乏对于黑龙江源头的溯源勘察。对此,王晓廉从青年时代就萌生“憧憬有一天能够走完这条流经两个国家的大河,并写出一部新时代的黑龙江旅行记”。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于四十多年前,他就开始做这方面的知识积累和储备,还利用各种机会五次走过黑龙江的一些河段,为这部新著的创作找到实践的感受。他在这次踏查黑龙江的过程中,不拘于前人的结论,独立思考,“窥天地之奥秘而达造化之权”(李时珍语),他和他的团队在内蒙古林区的原始森林中驱车,考察其间的河流走向,探寻黑龙江源头的第一溪水,终于在乌尔旗汗林业局的施业区内找到了大雁河的“真正的源头”,这里是“一片塔头甸子,周边是一片树林,树林后边则是几座青山。从塔头甸子汇集流出的泉水,通过路下一根涵管淙淙流向山下的森林”,为黑龙江的源头梳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黑龙江的上源是额尔古纳河,额尔古纳河的上源是海拉尔河,海拉尔河的上源是大雁河,大雁河的源头是地处大兴安岭深处的兴安岭湿地保护区”。他用双脚丈量勘察的事实,证明近年学界研究否定额尔古纳河的上源是发源于蒙古国肯特山东麓克鲁伦河论点的正确性。他对于黑龙江的形成做出科学的考察,提出“海拉尔河才是额尔古纳河的正源”,并依据史料提出全长1264公里的克鲁伦河所“滋养的呼伦湖也是额尔古纳河的源流之一”,“额尔古纳河流经1666公里后在黑龙江省漠河与来自俄罗斯境内的石勒喀河相会,成为浩荡的黑龙江转而向东南与乌苏里江汇合,“由于南北走向的锡霍特山脉的阻挡,它只能向东北方向流淌970公里,汇入鄂霍次克海的鞑靼海峡的万顷波涛”。

作家在踏查的过程中发现这条江的许多不为人知的趣事,额尔古纳河这一带的江面是波平如镜,而到了黑龙江段则是波涛涌动,这是由于河道的地质构造所产生的。在黑龙江和松花江汇合地三江口,但见“黑幽幽的江水和黄微微的江水并不融合,而是并肩流淌几十公里才融为一体”,有的时候在光合作用下就会出现“远处江面是银白色的,中游是幽幽的蓝色,近处是一层薄薄的金红”的三色水,它们在风“掠过江面,微波荡漾,一抹白,一抹蓝,一抹灰,变幻莫测”。这成为黑龙江的一道独特地景观。

这样,他沿着逐渐宽阔的水面顺流而下,又伴着黑龙江从抚远进入俄罗斯的境内,在历经44天后的鞍马劳顿后,终于站在奥泽尔帕赫的一个小岛上,在目送发源于内蒙古大兴安岭西坡中段塔头甸子的那泓泉水,经过4440公里的日夜奔流最后汇入大海的那个壮丽时刻,王晓廉也实现了“从源头奔向大海”的梦想。

黑龙江及流域凝聚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着广博丰富的史料。《从源头奔向大海》以奔腾的气势,在占有广博丰富史料的基础上,构成了这部具有大纵深历史空间的作品,让人们透过已经消逝的昨日繁花,看到在久远的年代一切。作家在书中不仅作文学的“风花雪月”,也做严谨的历史佐证,运用口碑资料、钩沉索引、引用转述历史文献,介绍整个黑龙江流域的历史沿革、历史文化、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在海拉尔河支流的伊敏河畔,作家讲述了呼伦贝尔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游牧民族政权——匈奴左贤王庭辖地。他引用资料介绍在距今11000年前,扎赉若尔就有人类的“劳动、生息、繁衍”,“与北京‘山顶洞人’有着很深的渊源”,并认为“扎赉若尔很可能是原始黄种人迁徙的中转站,东往朝鲜、日本前移,成为朝鲜人、日本人的祖先”,有的“由北向南逐渐散居”,“成为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在黑龙江上游兴安镇北岸这个原为中国达斡尔族敖拉氏的住地,也曾是著名的雅克萨大战的遗址。作家以史实讲述了大清政府两次抗击俄国侵略者的故事,又以凭吊介绍了古战场的现在,“雅克萨与兴安镇之间的古城岛”,这个岛“是黑龙江第二大岛,面积达15平方公里”,“经过一栋栋破旧倒塌的木屋”,这里就是当年清军留下来的营垒,“在接近黑龙江主航道的时候,看到在离离荒草之中有一块四五米高的石碑,刻着‘雅克萨战争纪念碑’”。通过实地凭吊向读者还原了古战场的旧貌。

作家根据史料分析达斡尔族的历史活动区域,他们在“17世纪前生活在黑龙江北部广大地区”,有一说“达斡尔族是土著,隋唐之前就生活在黑龙江和精奇里河谷”,还有一说,“达斡尔人是契丹的后裔,金灭辽时迁往黑龙江以北”。他在俄罗斯境内特别考察了“那乃人”的来由,原来“那乃人”是中国赫哲人的分支,“他们的民族历史、民族语言、宗教礼仪、衣着服饰、民风民俗”和赫哲人一样,“尤其在歌曲舞蹈等艺术方面,那乃与赫哲族一样,弹奏口弦琴、跳萨满舞、唱嫁令阔,都有北方渔猎民族特色。”

作家向世人介绍了鄂伦春民族服装的制作材料,那位孟老师介绍:“鄂伦春是打猎的民族,所以服装跟野兽关系密切,如毛皮、鹿角这些装饰东西”,使我们仿佛看到那些英勇的鄂伦春骑马挎枪,走在高高的兴安岭上的雄姿。

作家在作品中还对黑龙江及其流域的地名“名号”做了介绍,他深情地说,“哦,黑龙江”,“古称羽水、黑水、浴水、望建河、石里罕水等”,“满语称它为‘萨哈连乌拉’,意为‘黑色的江’;蒙语称它为‘卡拉穆伦’,意为‘黑水’。这都是说江水的颜色。达斡尔称它为‘阿穆尔河’,意为‘平静的江’,这是说江水的形态”,最后,以诗人般的激情说“黑龙江哟,原来你的美丽自古以来吸引了无数仰慕者”。同时,对于黑龙江流域一些地名作了考证。“雅克萨”被人皆知,但其从何而来?其意如何?知者不多,作家做了介绍“雅克萨”是女真语,意为“涮塌了的江湾子”。在黑龙江边上富拉尔基村是和齐齐哈尔市的富拉尔基区是一字不差的,这是为什么?作家通过史实口碑资料做了介绍,“17世纪中叶江北的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内迁。达斡尔族最初多数迁至嫩江流域,后来,清政府征调该族青壮年驻防黑龙江,从齐齐哈尔富拉尔基征调来的达斡尔兵丁在此驻防,所以这里也叫富拉尔基。”

黑龙江蜿蜒奔涌在大小兴安岭之间,造就养育了北方各民族人民,并交汇融通了各民族的文化符号和生活习俗。作家基于黑龙江流域各民族的文化、生活、饮食、习俗、风土、建筑等具体事象,写成了独具北方特色的历史风俗画卷。在踏查黑龙江上源第一水时,他们访问一家野猪场,这位林业工人出身的场长“老刘把一大盆煮好的野猪肉端上桌子请我们吃,还拿上一桶白酒”,在他们狼吞虎咽,大饱口福后结账时,“老刘坚决不收”,展现了大兴安岭人纯朴和热情好客的文化习俗。在海拉尔河北岸“听到粗犷、沉缓、悠扬的马头琴声,就会想到马背上策马飞奔蒙古汉子;看到蓝天白云下的蒙古包,就仿佛看到夕阳下穿着蒙古长袍依门而望的慈祥母亲。尤其是看到山岗上石头垒起的敖包,四周绳索上挂满的叫‘禄马风旗’的蓝色绸布随风招展的时候,庄严神圣之感油然而生……”,使读者看到的是典型的草原民族的符号。

作家考察黑龙江流域的少数民族的节日和饮食风俗。在达斡尔族集中的东霍尔莫津村,向村主任探寻了少数民族的节日,回答道:“满族的节日有‘颁金节’等,达斡尔族也有‘阿涅节’‘库木勒玛日拜’等节日”。当再问到其风俗时,村主任说:“有些风俗两个民族都相同,比如餐饮里的‘八大碗’。”他们来到能做“八大碗”的老吴家,原来早先的“八大碗”只在满族人家有,清朝乾隆年间被列入满汉全席中的“下八珍”,凡是年节、庆典、迎送、嫁娶,富贵人家多以“八大碗”宴请。老吴达斡尔族的妻子说:“八大碗”“……咱这边地处北方,过年时正值隆冬,天寒地冻,为了省事,提前把‘八大碗’做好,然后拿到屋外冻一下,再拿回屋里缓一下,倒出来再塞到雪堆里冻起来。这样,等过年或来客人了,将‘八大碗’拿回来放到锅里,一蒸就能吃了。”作家最后以极有诱惑力的笔触写道“八大碗”就两个灶台两口大锅,谁家要摆宴席了,“两个锅灶热气腾腾,锅铲叮当乱响。一碗碗鸡鸭鱼肉端上桌,那才显出‘八大碗’的气派!”

黑龙江流域是一个充满神话的地方,尤以流传的“秃尾巴老李”最为广泛,作家从此说到黑龙江行船的行规,在开船前艄公都要高喊一声“秃尾巴老李”——以保证行船的安全。

不同的地方习俗、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上的差别构成了黑龙江及其活跃在这个流域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不同民族的心理素质,正如鲁迅所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王晓廉这部作品体现了这一观点。

黑龙江水域辽阔,资源丰富,据统计,仅鱼类资源就有一百多种,占全国淡水鱼种类的13%左右。在作品里,作家通过黑龙江边一个“雪水温”的地方,介绍了被称为活化石的大鳇鱼;在打鱼人拉上的一网里看到了“鲫鱼、鲤鱼、白鱼、穿钉子、虫虫、板黄、嘎牙子、柳根子”。作家在写作的过程中注重知识性,在黑龙江下游作家看到了大马哈鱼,写道:“大马哈鱼是溯河性鱼类,生活在太平洋北部和北冰洋。每年秋季,大马哈鱼便开始廻游上溯到黑龙江、乌苏里江上游产卵”,“次年4月,幼鱼长至5厘米左右便开始顺着河流向海洋游去,在大海巡游4年左右至性成熟,再沿着父辈走过的道路,回归黑龙江、乌苏里江……”所以,黑龙江上的渔民说,大马哈鱼是“海里生,江里死”。以此喻写物质世界各种生物顽强的生命力,以及不可征服的意志和精神。

黑龙江像一条银亮的飘带,缠绕、穿行在大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的崇山峻岭之间,宽阔的江面倒映着青山林海。作家通过对于大自然的观察,向读者展示了黑龙江流域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乌尔旗汗林区看到“林立的落叶松拄地擎天,地上落满往年秋天飘落的厚厚针叶,红一片,绿一片,像抽象画派的画板,让人感到大兴安岭的雄伟壮观”,“林立的红松挺拔入云,顶端的叶子竞相生长,享受阳光的爱抚,吸收雨滴的滋润,接受白云的擦拭,由此孕育的松塔也饱满、结实”。茅蓝沟国家森林公园,“两边是浓荫蔽日的森林”,“这里的榆树像松树一样笔直高大,叶子是椭圆形的”,从谷底仰望“蓝天被挤成窄窄的一条”,悬崖峭壁的断面依然生长树木。作家以画家般的笔触炫耀黑龙江的美丽,“龙江三峡两岸山峦起伏,古木参天”,“是全国第二大红松母树林,林间有獐、狍、熊、鹿等珍贵的野生动物,还有山野菜及药材等;幅员辽阔的大湿地,泡泽遍布,芦苇丛生,还有丹顶鹤、天鹅、黒鹤、白鹭等十几种珍禽”。作家在描绘这伟大的自然之中,注意把握自然现象的特征,揭示“……雄伟的森林,保卫着青山绿水”,“这天地就会永远充满绿色。人类的梦便永远是苍翠的、生动的、快乐的”,“青山常在,就会有绿水长流”。

作家在作品中讲述了人类对于黑龙江及流域的保护。黑龙江上源头的森林在上世纪五六十代开始采伐,那时“在山上的采伐的原木,都是扎成木排从大雁河漂流下来”。据作家在《黑龙江航行日记》中介绍,“黑龙江过去只航运县以下小林场的木材,大兴安岭林区的八个国营林业局的木材”,“从去年开始,国营林业局在黑龙江试运木材”,然后“捞上岸,垛成垛”,再装上火车运往祖国的四面八方,但为了保护国家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从2014年4月1日全面停止了商业性木材采伐,他看到在森林中“一座老房子旁边放着两台林业集材用的‘爬山虎’(拖拉机——本文作者注),已经锈迹斑斑,废弃多年”,“这里原有的职工住宅,现在也已被拆除”,居民已搬迁到上下居住,实行封山育林,保证这里尽快恢复“林间悠远的兽啸与阵阵松涛交织,构成生态文明的绚丽画廊”的意境。

作家在这部新作中以科学严谨的态度面对这条大江的同时,他所描述的黑龙江生动而强烈地吸引着读者。他这样记叙额尔古纳河,它“在遥远的上游连续转了几个大弯,十分优美、潇洒。而在下游,河道分成两股,夹持着一座绿色的小岛,然后汇成一股激流,再流向远方”,遇到“前面凸出的山冈便向右转,流到右边又撞上一山峰,不得不向左边流去”,他在此感慨道:“大大小小的河流这样曲折、不屈不挠地流向远方”。这何尝不是对于人生的感叹?他记乌云镇江畔,“夕阳已经沉没山后,但天空的云彩更加绚丽”,“跳舞的人依旧激情不减,跳得还非常起劲,音箱播放的音乐旋律依然撼人心魄。此刻,一声汽笛响起,大江上驶来一艘客船,向江岸缓缓靠近,船后浪花在平静江面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这对于自然景色的描写,增强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色彩,把人融入自然并体现出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他这样描绘黑龙江的入海口,“鞑靼海峡辽远浩渺,水天一色”,“右岸是连绵的山,山越来越高,山头也被云彩遮盖”,“远处是灰色的天幕,低处有一层云,下面灰,上面白,白云的上面是白色的天空,一重一重”,黑龙江“水势浩荡、气魄雄壮地”从这里汇进浩瀚辽阔的海洋。增加了黑龙江悠远深厚的境界,赋予了笔下黑龙江入海时刻的独特魅力和广阔壮丽。

作家倾注了一腔的激情,描述旅途所见的如画江山,在笔下出现了宛如一幅雄奇瑰丽的黑龙江长卷图。正像意大利著名诗人贺拉斯所说:“一首诗仅仅具有美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魅力,必须能按作者愿望左右读者的心灵。”我们在阅读这部黑龙江长卷图的时候,看到“平和宁静的河面像面镜子,倒映着云与天空,美丽绝伦。过了一会儿,白色的弯月也悬挂在空中,旁边陪伴着薄薄的云彩”,时时刻刻被它的魅力感染着,“我们不由得唱起了《草原之夜》”,“小马说‘我回去后,一定要带我的妻子和孩子来到呼伦贝尔大草原,让他们也享受大自然的恩惠,品读呼伦贝尔的美丽风景!’”通过作家的创作,表现出黑龙江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观对于人们心灵的左右。

这里他还以白描的手法塑造了在黑龙江边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在白银纳没有见面,但通过作家和村民的对话,把已经是一位83岁会跳“萨满舞”鄂伦春来人的形象栩栩地站立在读者眼前;在蒙兀室韦俄罗斯族人曲明亮的人物形象,通过简述他的人生经历鲜活起来;在乌苏里江捕鱼为生且爱好文学的焦建松,通过与作家对话,表现出一位“浓眉大眼,脸膛黑红,热情爽朗”的豪情性格和憨厚的形象,以及在我们的眼前活跃着一位身体“健壮,头系蓝围巾,身穿红棉袄,腰系防水围裙”的东北女人热情泼辣的形象。这些人物展现了二十一世纪黑龙江流域各民族的精神风貌。

这部新著的有一个特点,不掩饰历史,书中对于黑龙江流域所发生的历史事件都依照文献做了真实客观地反映,使我们把握今天,不忘过去,警钟在耳,踔厉奋发。

这部新作也有不令人满意的微小瑕疵,一是个别地方对于同一地名做了不同的称谓;二是由于纳入了若干年前的旧作,破坏了全书的整体结构。但这些不影响这部作品闪耀的光华。

这是一部科学考察的著作,这是一部旅途漫记的著作。

作家在告诉我们——

远方,充满诗意。

2022年8月30日星期二至9月2日星期五

(王宏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高级编辑、黑龙江省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主任)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
关键词:

京东买药11.11开门红暖心开启 今冬在京东为健康护航

2022-11-01 11:39:25京东买药11.11开门红暖心开启 今冬在京东为健康护航

百业百师,助青年创业成功 | 深源青创中心第十期成长营招募启动

2022-11-01 09:52:44百业百师,助青年创业成功 | 深源青创中心第十期成长营招募启动

直到遇到梦百合零压床垫,才知道这么多年都“白睡”了

2022-10-27 14:44:38直到遇到梦百合零压床垫,才知道这么多年都“白睡”了

梦百合:掌握深度睡眠的技术“密码”,全面赋能大健康行业升级

2022-10-26 17:02:37梦百合:掌握深度睡眠的技术“密码”,全面赋能大健康行业升级

可复美科学修护,助力肌肤远离换季烦恼

2022-10-14 16:19:24可复美科学修护,助力肌肤远离换季烦恼

可复美11周年,引领胶原修护,助力大众护肤!

2022-10-10 15:30:11可复美11周年,引领胶原修护,助力大众护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