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城市化建设速度迅速加快,PPP模式为城市整体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为政府带来众多投资方向与道路。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处于不断发展阶段,充分融入PPP模式,以便能在工程作业过程中保证私人组织能够分担相应的风险,从而减少资金亏损。得益于政府、南京地铁、中铁电化局集团公司共同创造的良好环境,“项目投融资建设管理与施工总承包一体化”的集成化管理模式,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和精细化的管理体系,南京地铁一号线南延线PPP项目成功运作。此次笔者有幸采访到了南京地铁建设有限公司项目资深工程师、财务副主管陶晓星先生。毕业于天津商业大学,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他很早就曾撰写极具行业借鉴意义的地铁PPP项目投资报告。
陶晓星先生解释道,PPP项目属于各城市间较为关键的基础设施,轨道交通工程项目中融入PPP模式很重要。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应充分利用政府资金,减少财政压力,保证社会群众得到保障。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6月18日,为市属国有大型企业,主要负责承担南京市地铁工程的规划、设计、资金筹集、建设、运营管理及与地铁相关的物业开发等。南延线PPP项目目标的圆满实现,依靠的是完善的精细化、制度化管理及一呼百应的执行力。该项目实施之初,就明确了搭建精细化管理平台的目标,编制《项目管理计划书》、《承包商管理办法》等管理文件,涵盖了项目管理、工程管理、招标采购、例会制度、现场管理、安全、环保等每个细节。
有人说积极的工作态度可以分为“想做、想做好、想做更好”三个层次,陶晓星先生绝对是那种用“想做更好”的态度去把技术和管理做到更好的“全能型”工程师。地铁项目的工程管理方法是一个复杂而综合性的过程,涉及到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管以及相关的管理工作。2006年6月进入南京地铁工作后的四年里,他曾在南京地铁总公司建设处、建设分公司前期科、综合部工作,在前期科工作时主要从事一号线南延线工程项目管理部工作,负责一号线南延线、二号线地铁轨道交通土建施工的管杆线迁移,接水接电,三通一平的相关手续办理以及与相关产权单位协调,后期在一号线南延线项目部负责花神庙地铁车站、车站区间施工现场的土建工程、机电安装、车站装修管理工作。在综合部工作时,他主要负责分公司内务日常管理等相关工作。活儿不分大小,“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是他多年来坚持不变的工作准则。
凭借着一股认真实干的劲儿,陶晓星先生不断蜕变、成长,2010年还担任财务副主管,牵头南京地铁总公司财务审计处基建核算科、财务部综合科相关工作。他在基建核算科负责了三、十、十二号线、机场线、宁天城际线建安投资、待摊投资、设备投资的会计核算以及相关计量的费用支付等;在综合科主要负责建筑施工企业异地来宁税款代征收管理、协助参建单位涉税的相关问题的协调工作。得益于吃苦耐劳、沉稳踏实的工作作风,他总是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将项目财务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储备。
多年来,陶晓星先生在工程项目管理、施工技术等方面沉淀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比如,他在权威行业期刊——《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中发表的两篇论文:“工程项目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和“施工项目全面质量管理的对策研究”就深刻阐述了他对于精细化工程管理的理解。陶晓星先生提出,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建筑企业如何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降低工程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这是提高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同时,全面质量管理实施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可以说是涉及到新建或改建线路、桥涵、隧道和路基等各项施工作业。每项施工作业都有其特殊性,通盘规划和监控所有施工作业的安全质量,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一向务实、笃行的陶晓星先生在文章中不仅做到了理性、客观的分析,还提出了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指导方法和对策,力求做到制度规范、技术保证和措施落实,对该行业内的从业工程师、技术员、研究者等都大有启发。
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陶晓星先生在南京地铁众多重要的施工项目过程中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轨道交通是城市的“大动脉”,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出行、工作和生活,可以说是牵动着很多南京市民的心。陶晓星先生认为项目施工有了完善的管理办法,还需要贯彻到底的执行力,强化过程监控,对各承包商高频率地进行项目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综合检查评比,将评分结果与施工承包商的奖惩紧密结合,使项目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他考虑得很周全也很细致,比如有的项目是从“毛坯房”进入“精装修”阶段,需要注意的点有哪些;有的是对于小到使用的管廊、模块、钢筋砼水泥管等产品材料的规格、应用性能、安全指数以及应用效果等细致的技术工作等等。
南京地铁众多在建项目的开通运营,将进一步完善南京市轨道交通运输网络,带动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真正实现便民利民。天下难题,唯“实”可解。相信勇挑重担、真抓实干的陶晓星先生还会继续在岗位上发光发热。未来,不断提升的建设效率、安全性和乘客体验将使地铁乘客的每一次出行成为一次探索城市魅力、感受科技进步的美好历程。(撰稿人:凌敏)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7 3889 8464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