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旋地转的眩晕感伴随恶心呕吐,是许多患者就诊时的主诉。这种症状可能由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脑血管疾病或颈椎病等多种病因引发。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北京融科医院中医眩晕科专家刘龙生指出,精准辨证与个体化治疗是缓解症状、根治疾病的关键。
眩晕呕吐的常见病因与治疗难点
眩晕发作时,患者常因内耳平衡器官异常、前庭神经炎症或脑血管痉挛而出现天旋地转感,伴随恶心呕吐、耳鸣甚至肢体无力。例如,BPPV患者头部位置改变时,耳石脱落刺激半规管,会引发数秒至1分钟的剧烈眩晕;梅尼埃病患者则因内淋巴积水,出现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及耳鸣。
西医治疗多以甲磺酸倍他司汀、盐酸氟桂利嗪等药物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引发口干、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刘龙生主任强调:“眩晕不仅是前庭系统的问题,更与肝、肾、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需从整体调节体质。”
刘龙生主任:出身中医世家的眩晕诊疗专家
作为山西吕梁傅山学派第三代传人,刘龙生主任深耕中医经典四十余年,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典籍研习精深。他现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建设委员会指导专家、针灸康复分会常务理事,参与世界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国际学术交流,推动中医理论现代化创新。
临床特色:
经方活用:针对眩晕症气血不畅、肝郁脾虚、痰瘀互结等复杂病机,将天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等经典方剂灵活化裁,结合患者体质调整药量。
针灸增效:通过针刺百会、风池、丰隆等穴位调节气血,配合太冲穴疏肝理气,形成“内服外治”协同体系。
治未病理念:强调生活方式干预,为患者制定饮食禁忌、作息调整方案,从根源预防复发。
科研突破:刘龙生主持的《经方治疗慢性眩晕症的临床研究》课题,通过200例多中心对照实验证实:中西医结合组(经方+针灸)总有效率91.3%,显著高于单纯西药组的72.6%;随访1年显示,中医治疗组复发率18.7%,低于对照组的34.2%。
从“扶墙站立”到重拾健康
50岁的刘阿姨因脑供血不足引发眩晕,两年间辗转多家医院,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盐酸氟桂利嗪等药物后症状反复。后来她慕名找到刘龙生主任。经四诊合参发现,刘阿姨除眩晕外,还存在舌质暗紫、脉弦涩等气血瘀滞表现,结合其长期情绪抑郁史,诊断为“肝郁脾虚、痰瘀互结型眩晕”。刘主任为她制定了中药结合针灸的调理方案,经过2个疗程后,刘阿姨眩晕发作频率从每周3-4次降至每月1次;2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睡眠质量显著改善,重新恢复散步、买菜等日常活动。
眩晕呕吐的治疗需打破“头痛医头”的局限,从气血、脏腑、经络多维度入手。刘龙生主任通过四十余年临床实践证明:中医经方与针灸的结合,不仅能快速缓解症状,更能从根源改善体质。正如刘阿姨所言:“刘主任的方子不仅治好了我的眩晕,更让我学会了如何与身体和谐相处。”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2
导语:本文通过Q&A形式剖析AI基金净流出成因、历史表现对比、长期投资优势及策略等问题,助投资者理性布局作者:王强Q1: AI基金最近净流出是什么原因?AI基金...
全球知名奢华会员制平台宾利俱乐部与位于瑞士加密谷的ZFX公链今日联合宣布达成重要战略合作,正式推出全球首创的"基于Web3的智能手机RWA算力挖矿计划"强强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