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一脚踏进深秋,寒气就不再是“一阵凉”,而是贴着地面往骨头缝里钻的“实寒”。风里还裹着没散的秋燥,一寒一燥凑在一起,对孩子娇嫩的脾胃来说,简直是“双重考验”。
尤其是刚过完国庆小长假,孩子跟着大人打乱了作息,顿顿少不了油腻零食、生冷水果,脾胃早被“折腾”得没了力气。这时候再遇上寒露的寒气,脾胃就像被冻住的小机器,消化力直线下降——要么吃饭挑三拣四,要么吃进去不吸收,甚至夜里翻来覆去、口气重、舌苔厚,稍不注意还会感冒咳嗽。所以寒露后养孩子,先把脾胃调顺了,比啥都重要。
想要孩子脾胃不受罪,先做好“防伤脾胃”的3件小事
第一,护好“怕寒的小角落”。寒露的寒气专挑孩子的薄弱处钻,脚丫、肚脐、脖颈这三个地方一定要护住。在家别光脚踩地,袜子选纯棉透气的;穿衣服尽量选高腰款,别让肚脐露在外面;出门戴个薄围巾,避免寒气从脖子钻进呼吸道,连带脾胃受凉。
第二,别着急“贴秋膘”。很多家长觉得天冷要补,节后就给孩子炖肉、吃补品,其实脾胃还没从假期的“负担”里缓过来,再吃难消化的食物,只会加重积食。这时候该给脾胃“减负”,多吃软烂的粥、烂面条、蒸山药,让消化力慢慢恢复。
第三,少碰“寒凉陷阱”。刚从冰箱拿的水果别直接吃,放至室温再给孩子;零食别选油炸、甜腻的,比如薯片、糖果,这些不仅没营养,还会让脾胃负担过重失去动力。
寒露养脾胃,这几种食物可以多给孩子吃,温温的还不燥:
猪肚:老话讲“以胃养胃”,猪肚性子温和,炖成汤给孩子喝,能给脾胃“加加温”,尤其适合经常拉肚子、脾胃虚寒的孩子,搭配山药、莲子,暖身又养脾。
白萝卜:秋天干燥,孩子容易口干、腹胀,白萝卜又水又润,还能“行气消积”,煮在汤里或做成萝卜丝饼,既能润燥,又能帮脾胃清理“残留负担”,避免积食发烧。
山药&大枣:山药煮软后粉糯好消化,能帮脾胃“补力气”;大枣去核煮水或蒸着吃,温和不刺激,还能补气血,适合挑食、脸色差的孩子。
但如果孩子年纪小,挑食厌食特别严重,光靠吃饭很难补够营养,也别急着焦虑——可以交给专门的儿童奶粉来帮忙。就像百育高郫高高牛脾肽奶粉,专为脾胃弱、吸收差的孩子设计,不仅有能帮脾胃“干活”的牛脾肽、山药肽、山楂肽,还有鸡内金、芡实这些药食同源的成分,一边调理脾胃,一边把营养送进身体里。
早晚给孩子冲一杯,温热的奶粉不刺激肠胃,初乳碱性蛋白、水解蛋黄粉还能补够成长所需的营养。不用再追着喂饭,也不用怕吃进去不吸收,脾胃调顺了,孩子吃饭香、吸收好,体质自然越来越棒,体重身高也能慢慢赶上来,深秋里也能稳稳长肉!
责任编辑:kj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