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起,伏前培元期已经开启,再过不久就正式入伏——这40天,可是孩子长高的“黄金加速期”!
中医说“春夏养阳,阳生则万物长”,现代医学也发现,夏季光照充足、代谢旺盛,孩子生长激素分泌更活跃。想让娃趁着暑假实现身高逆袭?关键就在“清热下火+健脾养胃”这两大核心!做好这两点,加上睡好觉,营养能稳稳“长”进骨头里,身高自然往上蹿~
一、吃对“清补餐”(降火气+强脾胃),清热养胃不耽误!
夏天孩子总爱闹:舌尖红、嘴巴臭、一吃饭就喊胀,要么大便干得像羊屎蛋,要么黏在马桶上冲不净——这都是“内热重+脾胃弱”在捣鬼!伏天饮食的秘诀,就在于“清掉火气、喂好脾胃”,让营养吸收不打折。
1. 多吃“凉性”清火气
夏天孩子好动爱出汗,体内津液流失快,容易积热上火。像冬瓜、丝瓜、黄瓜这些瓜类,水分足、性微凉,既能补水又能清暑热;绿豆汤(别煮太烂)、梨、火龙果也是清热小能手,帮娃把“火气”降下去,吃饭香、排便顺。
2. 少碰“寒”,多吃“温”护脾胃
很多家长觉得夏天就得吃冰的?大错特错!冰淇淋、冰饮料会让脾胃“受凉罢工”,孩子越吃越没胃口。反而要多吃温性食材:南瓜、山药、小米是“健脾三剑客”,蒸着吃、煮成粥,软糯好消化;鸡内金粉加到汤里,还能帮娃消积食,让脾胃“动力十足”。
3. 酸甜搭配,生津又开胃
孩子夏天总喊渴,喝再多水也没用?试试酸甜味!番茄、乌梅、山楂煮水,既能刺激唾液分泌、缓解口干,又能帮脾胃“开胃”。比如番茄炖牛肉,酸甜的汤汁配软烂的肉,清热又补铁,娃一口接一口停不下来~
4. 蛋白“巧”补充,不给脾胃添负担
出汗多会流失蛋白质,但直接炖大鱼大肉容易积食!换成豆腐、鸡蛋羹、清蒸鱼这些“好消化的蛋白”,搭配玉米、燕麦等杂粮,既能补营养,又不会让脾胃“累着”。烹饪方式多蒸、煮、凉拌,少油炸红烧,清淡才是伏天养脾胃的王道。
如果孩子内热明显、积食频繁,光靠食材调理不够及时,也可以试试用蒲公英、菊花、鸡内金这些清补食材搭配胃肽、山药肽等小分子肽制成草本膏。比如含有蒲公英肽能清实火、山药肽能护脾胃,还有鸡内金、麦芽帮忙消积的配方,既能顺着伏天的节气帮娃清掉内热,又不会伤了脾胃阳气,像清愈安蒲公英胃肽草本膏这类,就很适合内热重、爱积食的孩子日常调理,让脾胃始终保持“动力满满”。
二、动对“伏天功”(强体质+促吸收),排湿又健脾
“夏练三伏”不是瞎练,关键是通过运动帮娃排掉体内湿气,让脾胃更“给力”,同时刺激骨骼生长板。记住这几点:
1.选对时间:避开正午高温,早上7-8点或傍晚5-7点最适合,温度适宜还能晒晒太阳补维生素D。
2.选对运动:跳绳、摸高、打篮球这些纵向跳跃运动,能直接拉伸下肢骨骼;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能加快血液循环,帮脾胃“运输”营养。每天20分钟就够,别让娃累着~
3.运动后别贪凉:出汗后马上吹空调、喝冰水,湿气会趁机钻进体内!先擦汗休息10分钟,再喝温凉的白开水或淡盐水,护住脾胃阳气。
三、睡好“三伏觉”(攒能量+长个子),养阳助长
生长激素在深度睡眠时分泌最旺盛,伏天睡得好,等于给长高“加燃料”!但夏天燥热、孩子容易踢被子,试试这几招:
睡好“子午觉”:中午11点-13点睡20-30分钟,帮脾胃“歇口气”;晚上9点半前上床,10点进入深度睡眠,不错过11点-凌晨1点的生长激素分泌高峰。
睡前“降燥”:睡前1小时关掉空调,开扇窗让空气流通;用38℃左右的温水给娃泡泡脚(别加药包,简单温水就好),既能祛暑热,又能助睡眠。
别让“冷饮”毁睡眠:下午4点后别给娃吃冰的,不然晚上容易翻来覆去睡不着,生长激素分泌自然受影响。
坚持这40天,脾胃养好了,内热清干净了,孩子吃嘛嘛香、睡得安稳,身高自然“蹭蹭”往上长,多蹿几厘米真不是梦!
责任编辑:kj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