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佳酿飘香。3月29日,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白酒酿制技艺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白酒专委会”)主办、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白酒酿制技艺专业委员会2025年理事会(扩大)会议在酒城泸州成功召开。茅台、五粮液、洋河、汾酒、古井、郎酒、牛栏山、剑南春、西凤、水井坊、舍得、今世缘、酒鬼酒等30余家会员单位代表,以及行业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共商白酒非遗传承、申遗路径探索及国际化发展等相关议题。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白酒酿制技艺专业委员会2025年理事会(扩大)会议现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雅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白酒酿制技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原常务副总经理王洪波,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秘书长、泸州市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易国璋出席会议。此次会议特别邀请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主任赵云,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中国茶叶博物馆原馆长王建荣两位专家作专题分享。会议由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中心总经理李宾主持。
会议上,白酒专委会对近三年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以及对2025年工作进行了详细规划与介绍;同时,向各会员单位通报了会费使用情况,并在参会单位代表的一致赞成下,发布白酒专委会标设计方案。
▲白酒专委会标识设计图形主体形象为“酉”字(“酒”的本义)的甲骨文字变形,四个“酉”字,手牵手、肩并肩,寓意着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的酒业企业团结一致,共同传承好中国白酒传统酿制技艺
01
聚焦申遗路径 共谋文化传承
目前,中国白酒酿制技艺联合申遗迫在眉睫,为破解申遗路径困局,本次会议特别邀请赵云、王建荣两位专家,从国际视野解读申遗标准,为白酒文化遗产的价值提炼、活态传承与全球传播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共同探寻这条充满挑战却意义深远的申遗之路。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在多项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工作中有着丰富经验的赵云女士,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流程和要求进行了详细讲解。她指出,申世遗会面临数量限制、历程漫长、结果不定等挑战,但中国白酒早在2008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备案,迈出走向世界关键一步。中国白酒老作坊可以联合申报世界遗产,基于全球视角论述遗产突出的普遍价值,进而填补中国在世界手工业(制酒业)遗产项目上的空白。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主任赵云作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分享
著名茶文化专家且在茶文化申遗报送文本中有着突出贡献的王建荣先生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包括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以心为要,茶文化以“和”为核心,逐步展现对世界的影响力,而酒文化也应突出文化延续性、认同感、生机活力和可持续发展。中国白酒申遗可借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和《日本传统酿酒技艺》经验,将传统酿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打包单独进行申报,扎实做好申报材料,以多元化保护组织专门推进申报工作。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中国茶叶博物馆原馆长王建荣作茶文化申遗分享
针对“白酒申遗与国际化”话题,白酒专委会会员单位代表们展开热烈讨论,重点围绕专委会机制完善、建立标准化保护体系、加速申遗材料筹备等内容全面展开,提出了“推动地方加强立法以保护文化遗产”“携手打造世界级白酒文化IP”“以技艺标准输出夯实国际话语权”“深化国际标准制定合作”等前瞻性建议。
白酒申遗不仅是对千百年来传统酿酒技艺传承的认证,更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文化自信的关键举措。通过申遗,中国白酒将以其醇香,承载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智慧,成为连接历史、当下与未来的文化纽带。
02
发挥行业担当 引领白酒申遗新征程
当千年酒脉遭遇现代性挑战,非遗保护亟需构建系统性守护力量。2021年3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研究决定,同意由泸州老窖作为发起单位之一,牵头成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白酒酿制技艺专业委员会。2022年7月15日,白酒专委会正式成立,由泸州老窖担任首届主任单位,目前已有涉及酒类生产企业、科研单位、包材及配套、文化品牌咨询类、物流、商贸流通类企业等会员单位上百余家。
近三年来,泸州老窖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充分发挥白酒专委会平台优势,引导会员单位在非遗保护上强发力,将白酒专委会打造为白酒酿制技艺的“宣传员”、连接行业多方沟通的“连心桥”,带领白酒申遗进程“加速跑”,助力中国白酒走向世界。
▲2022年7月15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右)和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利(左)共同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白酒酿制技艺专业委员会揭牌
▲白酒专委会搭建五大新媒体矩阵平台,打造白酒非遗文化输出高地
▲白酒专委会搭建多方沟通的“连心桥”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雅芳在讲话中对泸州老窖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表示白酒酿制技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承载着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传承责任。并对白酒专委会工作作出指示,一是要充分发挥核心和引领作用,坚持正确导向,不断壮大会员队伍;二是要常态化开展活动,加强行业交流,促进共同进步;三是所有会员单位要携手并进,推动白酒专委会发挥更大作用,助力中国白酒飘香世界。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雅芳在会议上发言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白酒酿制技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洪波在发言中表示,白酒酿制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是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名片。他指出,泸州老窖作为白酒专委会首届主任单位,将“始终与各位会员单位一道,传播中国白酒文化,推动具有‘中国符号’的白酒酿制技艺走向世界”。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白酒酿制技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洪波在会议上发言
03
肩负传承使命 绘就白酒非遗新画卷
作为中国白酒文化坚定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泸州老窖拥有行业内独有的核心文化资产“活态双国宝”,其中“1573国宝窖池群”于1996年入选行业首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国白酒行业的“活文物”;“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于2006年作为浓香型白酒唯一代表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白酒行业的“活技艺”,历经24代人“师徒相承、口传心授”,已走过700余年岁月。
▲ 450余年“活窖池”从未移址,700余年“活技艺”从未断代
如何让白酒非遗得以长久地传承、延续和创新,一直是泸州老窖持续探索、坚持不懈的责任与使命。在文旅融合上,利用“非遗+文旅”模式,泸州老窖建成包括1573国宝窖池群、博物馆、藏酒洞等在内的工业文化旅游基地,助力建设四川中国白酒博物馆,打造丰富的文化体验盛宴;在文化活动上,泸州老窖连续多年打造省级非遗名录“封藏大典”,及“春江酒月夜——中国酒城·非遗之夜”“‘让世界品味中国’全球之旅”等多个文化活动IP,展现白酒非遗的独特魅力……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泸州老窖正引领着行业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新风尚。
▲ 泸州老窖通过文旅融合、文化活动等,让传统非遗活起来、火起来
近年来,泸州老窖更是在非遗传承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硕果累累:2021年入选四川省首批非遗传承基地;2023年,泸州老窖封藏大典入选四川省级非遗项目名录;2024年,泸州老窖认定为中国浓香型白酒起源地,并作为浓香唯一、川酒唯一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
▲ 2024年6月26日,中国浓香型白酒起源地石碑落成揭幕仪式
泸州老窖既守护好自身历史底蕴与文化根基,也在引领中国白酒申报世界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助力中国白酒申遗“加速跑”。泸州老窖连续在2006年、2012年、2019年、2025年四次强势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8年、2009年,泸州老窖代表中国蒸馏酒传统酿制技艺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展现出中国白酒走向国际舞台的壮志雄心。
泸州老窖凭借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卓越的传承实践与创新探索,已然成为中国白酒申遗的中流砥柱,发挥着行业引领作用。站在时代新起点,展望未来,白酒申遗之路漫漫修远,泸州老窖将继续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矢志不渝秉承传承使命,助力白酒专委会平台建设,汇聚行业力量,以“酒脉”传承为根基,以“匠心”酿造为灵魂,推动中国白酒酿制技艺从“国家非遗”迈向“人类非遗”,让中国白酒这张文化名片在全球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