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疫情时代健康意识觉醒与“健康中国2030”战略双重驱动下,免疫赛道已成为大健康产业的核心增长极。药食同源凭借“天然安全+传统智慧+现代科学”的三重优势,正从传统滋补领域突围,成为免疫赛道的新势力。这片兼具政策红利与消费潜力的蓝海市场,正等待企业以创新破局、以差异制胜。
一、免疫赛道:千亿蓝海下的新机遇
免疫健康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为药食同源提供了广阔的切入空间,其核心机遇源于市场规模、消费需求与政策环境的多重利好。
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全球免疫增强食品市场2025年有望突破800亿美元,中国市场表现更为亮眼,2023年规模已达128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1800亿元,2030年前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与此同时,药食同源行业同步崛起,2023年市场规模达372.63亿元,且免疫相关产品占比持续提升,成为连接传统滋补与现代免疫需求的关键纽带。

消费需求迭代升级
消费者对免疫产品的需求已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健康管理”,呈现三大特征:一是人群多元化,Z世代、新中产与银发群体共同构成核心消费力,儿童、母婴等细分群体需求凸显;二是偏好天然化,超过68%的消费者更倾向选择植物来源、无人工添加的免疫产品,药食同源的“药补不如食补”理念契合这一趋势;三是场景日常化,免疫补充从特定季节保健延伸至职场抗压、运动恢复、日常养生等多元场景,为产品形态创新提供可能。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国家层面不断完善药食同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2023年新增党参、灵芝等9种药食同源物质,2024年再添地黄、麦冬等4种,使目录总数扩容至106种;《“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明确鼓励营养健康食品研发,《药食同源产品质量管理规范》等标准陆续出台,为行业规范化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全民免疫力提升行动”的推进,进一步培育了理性消费市场。
二、契合逻辑:药食同源进入免疫赛道的核心优势
药食同源之所以能成为免疫赛道的潜力股,本质是其在理念、成分与安全上的天然适配性,以及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的深度融合。
理念契合:“扶正气”与免疫稳态的同频共振
中医“治未病”理念与现代免疫科学高度契合,药食同源的核心逻辑“扶正气”,本质是通过多靶点干预重建人体免疫稳态。不同于单一成分的补充,药食同源强调“辨证施养”,如黄芪、灵芝等食材通过调节免疫细胞活性、抑制炎症反应,从根源提升机体防御能力,恰好满足消费者对系统性免疫支持的需求。

成分支撑:科学验证的免疫活性物质
现代研究已证实多种药食同源成分的免疫调节功效:黄芪多糖可通过促进有益菌群增殖、修复肠道屏障增强免疫;覆盆子多糖能调节脂肪代谢与肠道菌群,减少炎症因子释放;灵芝多糖则通过激活免疫细胞信号通路,提升机体抗应激能力。这些成分的作用机制已通过临床前研究与部分人体试验验证,为产品功效提供了科学背书。
安全优势:天然属性降低消费顾虑
免疫产品的长期食用特性,使安全性成为消费者首要考量。药食同源物质兼具食品的安全性与药材的功能性,经过长期食用验证,毒副作用极低,适合全人群长期摄入。尤其是儿童、老人、孕妇等敏感群体,对化学合成类免疫补充剂存在顾虑,药食同源产品成为更稳妥的选择。

三、现存痛点:药食同源切入免疫赛道的阻碍
尽管前景广阔,药食同源在免疫赛道的拓展仍面临同质化、技术转化与认知偏差等多重挑战,制约了产业升级。
产品同质化严重
原料选择高度集中,枸杞、黄芪、西洋参等热门食材被过度开发,获批保健食品中含枸杞的达1717种、含黄芪的达1095种;功效宣称趋同,近60%的相关产品聚焦“增强免疫力”单一功能,缺乏差异化定位;剂型创新不足,仍以胶囊、冲剂等传统形态为主,难以满足年轻化、场景化消费需求。
技术转化能力薄弱
多数企业停留在简单粉碎、提取的传统工艺,缺乏对原料的精细化处理,导致有效成分溶出率低、生物利用度不足;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不足,中小企业难以承担长线科研成本,合成生物学、微囊化等前沿技术应用有限;产研衔接不畅,基础研究与工业化生产存在断层,许多传统配方未能通过现代技术实现功效优化。

标准体系与认知待完善
行业标准尚未完全覆盖产业链,原料品质分级、功效成分检测、生产工艺规范等缺乏统一标准,影响产品质量稳定性;消费者认知存在偏差,部分产品夸大宣传导致信任度不足,同时大众对药食同源的免疫机制理解浅显,需要持续的科学科普引导。
四、破局路径:药食同源杀入免疫赛道的实战策略
要在免疫赛道站稳脚跟,药食同源企业需从产品创新、技术突破、渠道重构与品牌建设四个维度构建核心竞争力,实现差异化突围。
产品创新:精准定位与形态升级
分人群定制配方:针对儿童“脾胃娇嫩+肺卫不固”、成人“气血耗损+湿热堆积”、老人“气血不足+肠道动力差”的体质差异,开发专属产品组合,如熊长泰的 “儿童山药牡蛎+蒲公英金银花”“成人杞枣+茯苓藿香”组合,实现“辨证施养”。
拓展多元产品形态:跳出传统剂型局限,开发软糖、即饮饮品、代餐粉、烘焙食品等年轻化产品,满足日常食用场景,如将人参通过酶解技术转化为小分子固体饮料,提升吸收效率与食用便捷性。
复合配方创新:基于传统药食同源成分靶点的科学理论,构建多成分协同配方。JIANHUI健輝品牌的CD4艾立克片便是典型代表,以黄精、茯苓、玉竹等药食同源食材为核心,复配锌、硒及活性多肽等营养物质,打造“调-修-补”三维一体调节体系,通过多靶点协同激活全域免疫网络,精准覆盖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核心需求。

技术突破:夯实功效与品质根基
升级原料处理工艺:采用低温提取、膜分离、纳米乳等现代技术,提高有效成分纯度与生物利用度。如CD4艾立克片就运用了低温保质萃取技术,以乙醇-水混合溶剂低温提取原料活性成分,避免高温导致的营养流失,使产品生物利用度高达90%,远优于传统剂型。
强化科研与临床验证:联合科研机构开展功效机制研究,通过动物实验与人体临床试验验证产品有效性。CD4艾立克片的功效已通过中国中医科学院专项检测验证,在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模型中,能使CD4⁺T细胞计数提升 15.6%、CD4/CD8比值提升30.3%,同时让IgA、IgG 等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提升,从细胞与分子层面证实了免疫调节作用。

渠道重构:全域触达与场景渗透
线上线下协同:线上布局抖音、小红书等内容电商,通过KOL科普、用户口碑传播缩短教育周期;线下入驻药店、健康体验店、社区驿站,强化专业导购与体验服务,构建信任闭环。
深耕细分渠道:针对家庭消费场景,与母婴店、养老机构合作;瞄准职场人群,布局便利店、写字楼无人货架,实现场景化精准触达。
开拓跨境市场:依托 “中医药国际化” 趋势,将符合国际标准的药食同源免疫产品推向东南亚、欧美市场。CD4艾立克片凭借FDA与CE双重国际认证,已实现欧盟27国及美国市场的合规流通,为药食同源产品出海提供了可靠路径。
五、趋势预判:药食同源免疫赛道的未来方向
未来5-10年,药食同源在免疫赛道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一是成分科学化,临床验证与数据支撑成为产品核心竞争力,合成生物学等技术将用于高效制备活性成分;二是精准化营养,基于基因检测、体质评估的个性化免疫方案将逐步落地;三是产业融合化,药食同源企业将与食品、保健品、医药企业跨界合作,形成 “原料-研发-生产-渠道”的全产业链协同生态。

药食同源杀入免疫赛道,既是传统产业的升级机遇,也是健康消费的需求必然。企业唯有以创新突破同质化困境,以科学夯实品质根基,方能在千亿蓝海中抢占先机,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
责任编辑:kj015
传统的固定围墙办公室随着企业对办公空间需求的改变正逐渐被时代淘汰,一种灵活开放、创新协同、并能实现高性能高效用的办公空间已成为众多领先企业的共同选择现代办公空间...
在后疫情时代健康意识觉醒与“健康中国2030”战略双重驱动下,免疫赛道已成为大健康产业的核心增长极一、免疫赛道:千亿蓝海下的新机遇免疫健...
在一些传统的养老机构,这样的场景可能每天都在发生:一位护理员跑上跑下,只为找到一位吃药的老人;家属反复叮嘱,生怕患有认知障碍的亲属走失;工作人员交接班时,对长者...
在当今家居装修市场,全屋定制已成为主流趋势一、从源头到终端,赋能定制作为行业头部品牌,千山板材深刻洞察并积极响应市场对定制全屋生产厂家的核心期待:更高品质、更优...
当寒风掠过窗棂,冬日的居家生活更需一份温暖的仪式感欧路莎智能坐便器IT-720A的设计语言,是理性与感性的碰撞冬季的清晨,冰冷的座圈总让人望而却步后疫情时代,卫...
近日,河南中安建培教育客服热线系统完成全面升级,新热线配备专业的IVR语音导航系统与客服团队,为学员提供更高效、规范的售前售后服务河南中安建培教育客服热线已全面...
作为中国高端厨电领军企业,华帝的动向总是牵动行业的目光华帝发布的公告显示,原线下营销副总裁王操、线上营销副总裁蒋凌伟因个人原因辞去职务,董事会同意聘任韩伟为副总...
全屋定制工厂怎么找?在当前家装市场鱼龙混杂的背景下,如何避开陷阱?如何选对合作伙伴?已成为众多消费者面临的首要难题一、以品牌背书为证,筛选可信品牌全屋定制工厂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