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世界客车的发源地,也是全球客车技术的竞技场。在今年10月举办的世界客车博览会上,中国客车企业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在客车产业迈向新能源与智能化的关键阶段,金旅客车以一款全新旗舰车型GC15亮相首发。该车型不仅承载着金旅客车全球化、高端化的发展目标,更以“智能、可靠、未来”为核心定位,向客车行业诠释了金旅是如何通过底层电子电器架构的深度重构,塑造高端客车的智能网联新未来。

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张纲正是该车型设计、开发的牵头人。他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不仅向记者揭开了GC15的科技内核,更详尽阐述了金旅是如何以高端化与全球化战略,铺就一条通向未来的智能化赛道。
以智能化精品化定义未来
张纲介绍说,在GC15客车立项之初,金旅客车便制定了明确的产品定义,这是一款面向未来5-10年,以精品化、智能化为核心定位,能代表金旅客车全新品牌形象的车型,更是一个面向全球市场展示技术实力与品牌理念的载体。
具体来看,金旅GC15客车的核心定位可概括为三大维度:智能化与精品化并重、可靠与节能兼具以及用前瞻技术定义未来。
在智能化与精品化方面,金旅GC15强调二者的深度融合。“智能化不是为了炫技,而是要真正解决用户痛点。例如减少驾驶员危险动作、增强人机协同效率等等。”张纲一语道出客车智能化的核心要义。他认为,国内乘用车企业在智能化方面已进行了充分实践,这为商用车的智能化设计带来了诸多宝贵经验。商用车的智能化设计必须要注重智能化与用户实际需求的结合。例如,GC15在驾驶员座位上设计有多功能扶手,将诸如挡位选择等常用操作功能集成于驾驶员扶手区域,有效降低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并提升操控便利性与安全性。又如,GC15配装有智能灯语系统,实现车辆与环境动态交互,不仅增强车辆的科技属性,更能实时反馈车辆状态,保障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安全。张纲表示,金旅客车在智能化设计上,始终坚持“科技服务于人”理念,他们从历次世界客车博览会参展经验中汲取灵感,将交互设计作为大型客车智能化落地的关键。

在可靠与节能方面,GC15客车以“超级动力、超级节能、超级安全”的“三超”标准作为技术基础。张纲介绍说,金旅客车并未简单遵循现有法规,而是制定远超国际标准的企业内部标准,尤其是在能耗管理、动力输出及安全冗余方面,对新产品在设计上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车辆电动化底层架构上,GC15注重能效优化与全生命周期可靠性的平衡。通过全新一代电控系统与轻量化车身设计,实现能耗与动力性能的双重突破。据了解,GC15客车在研发阶段已通过多轮极端环境测试,确保从寒带到热带等各种运营环境下的高可靠性,这是它奔向全球化车型目标的先决条件。
作为金旅客车全新一代平台车型,GC15在电子电气架构设计上,考虑了未来5至10年的技术发展需求,具备持续升级的硬件与软件能力。张纲表示,金旅客车的全新平台车型支持车辆软件平台可升级、可进化,能通过模块化升级适应智能驾驶、车路协同等未来功能。此外,GC15客车还在算力预留、接口标准化、软件定义能力方面投入雄厚研发力量,以确保新车型在全生命周期内持续保持竞争力。
电子电气架构全面革新
此前,客车的电子电气架构依赖ECU模块实现,诸如前照灯、车门控制、仪表盘等部件均需配置一个ECU模块,并以电气线束相连,这种分布式ECU布局成本高、故障点多,已经不再适应当前客车行业的需求。
因此,将电子电气架构的全面升级作为GC15项目的技术核心,是金旅实现其智能网联战略的必然选择。张纲介绍说,GC15客车率先引入域控制器架构,以前、后域控制器整合替代大量独立ECU模式,实现电子电气架构层面的跨越式进步。

据测算,采用域控制器架构后,GC15客车的电气线束成本降低约30%,装配效率提升约25%。全车线束长度大幅缩减,线束接插器数量显著减少,降低了生产环节的复杂度与潜在质量风险。在生产制造环节,架构简化更直接带来工时节约与工序优化。此外,得益于插接器标准化程度提高,供应链管理、质量控制与售后维修的复杂度也同步下降。
这样做的好处,当然不仅在于生产环节的优化,更体现在车辆全生命周期的成本优化。在运营阶段,域控制器能实时监测系统状态,提前判断潜在风险;在维保阶段,基于大数据驱动的预见性维护能大幅缩短故障排查时间,提升出勤率与经济性。张纲强调说:“商用车的智能化不应盲目追求功能创新,而应聚焦于运营安全与全生命周期维度。对客车用户而言,可靠性就是经济效益。”
数据驱动实现全链条智能化升级
如果说电子电气架构的升级是GC15智能化的基石,那么在客车领域系统化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则标志着金旅在客车智能化竞争中进入了新的阶段。从研发仿真、能耗管理到预见性维护,数据深度融入产品开发与运营流程,驱动客车从机械化工具向智能移动终端转型。
在研发端,数据驱动的开发模式显著提升仿真测试效率与准确性。通过引入金旅客车既有车型数据与运营数据,数字化开发平台能辅助工程师进行潜在问题排查与设计质量优化。张纲举例说,针对欧洲市场能耗管理方面的严格要求,GC15客车在研发过程中,通过AI算法优化电池管理与动力控制策略,实现不同路况与负载下的能效最优化。

在运营端,车辆能量管理系统依托金旅自研算法进行决策支持。系统能根据实时路况、交通流量、载客量等因素动态调整能耗策略,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驾驶辅助系统,可通过大数据训练下的智能算法实现车辆速度、车道保持等安全指标的智能监控。
在售后端,GC15客车构建预测性维护体系。通过分析历史故障数据,系统可提前预警零部件失效风险(如胎压异常、电池衰减等),避免运营中断。此外,金旅客车通过整合全球售后案例数据,形成故障知识库,能辅助售后人员快速定位故障点,提升维修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金旅客车将170余个国家的用户反馈纳入数字化分析平台,持续优化产品设计。上文提及的多功能驾驶员扶手,便是基于人机工程仿真与验证,对操控设计精细化改进而来,这是金旅客车“用心造车”理念的体现。
集成化、智能化是未来客车演进的必由之路
从全球客车市场来看,大型客车电子电气架构正朝着集成化、模块化方向快速发展。以集中式域控制器、中央网关为代表的架构形式正逐渐成为行业主流。张纲认为,国内外客车企业在电子电气架构集成化方向上共识明确,但在数据应用层面却存在一些差异。
中国市场在数据挖掘更具开放性,可以通过数据接口连接车队管理系统,实现精准能耗管理、维修调度等功能。而欧洲市场受习惯性影响,数据端口则更强调车端内部闭环。随着硬件逐步标准化,软件定义能力成为客车企业差异化竞争的关键。他介绍说,金旅客车的全新客车平台支持OTA升级与功能扩展,可通过软件更新持续提升车辆性能与功能体验,这一特性对销往海外市场的车型尤为重要。
在全球客车产业向零排放、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金旅GC15客车所代表的集成创新、用户导向与前瞻设计理念,将助力中国客车品牌在国际市场树立高端形象。正如张纲所强调的:“未来的竞争不仅是产品竞争,更是架构竞争、生态竞争。谁能率先实现软硬协同、数据驱动,谁就能定义下一个十年的产业格局。”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近日,NHNE中国国际健康营养博览会、第91届全国药品交易会(PHARMCHINA)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北京诺康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携旗下全新结节营养干预产...
欧洲,世界客车的发源地,也是全球客车技术的竞技场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张纲正是该车型设计、开发的牵头人以智能化精品化定义未来张纲介绍说,在GC15客...
本网消息 2025年11月22-23日,由中国商报社、中国工业报社主办,华夏商邦俱乐部、北京工业大学品牌研究院联合主办,北京大国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品牌发展网...
清晨的街角,一家小面馆的老板已经开始忙碌:端出热气腾腾的面条、招呼熟客、擦拭桌面这些不起眼的小店串联着城市最真实的生活脉搏,也是就业与民生的坚实基础如今,这些扎...
摆脱数据苦恼!魔方网表:免费国产利器,助力博士生提升科研效率随着科研活动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不断攀升,从事科研工作的博士生面临着许多挑战科研过程中,实验数据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