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借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召开之际,山西省(深圳)“人工智能+”场景培育和开放合作交流会在深圳成功举办。这场跨越南北的产业对话,以“政策引导+推介展示+项目路演+精准对接”的创新模式,为晋粤两地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发展搭建起高效对接平台。

在本次交流会上,多项创新技术与山西产业需求的高度契合引发关注。山西省机器人协会会长、善美国际机器人公司董事长金善美特别提及“陆空两栖无人机”项目,该产品兼具空中巡查与地面精细检测能力,可实时传输数据,完美匹配山西庞大的输油、输气及煤矿管道网络巡检需求。金善美表示“体积小、灵活性强的特点,使其能胜任复杂甚至危险场景,为传统工业巡检痛点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此外,慈吸附管道攀爬机器人等创新产品也受到青睐。金善美认为,这些项目展现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在工业场景中的巨大潜力,未来可通过技术嫁接,快速落地山西的能源、化工等领域,提升生产安全与效率。
金善美指出,山西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核心优势在于“深厚的产业土壤”和“世界级的应用场景”。作为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山西的煤炭、电力、冶金等产业流程复杂,对安全与效率的要求极高,为新技术提供了绝佳的验证平台。“一项技术若能在山西矿井下稳定运行,其可靠性与价值便得到极限认证。”她表示,这种独特的场景优势是山西吸引技术合作的重要筹码。

谈及与深圳等前沿地区的合作,金善美介绍,山西省机器人协会与深圳市机器人协会已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双方互为会员单位,定期开展项目对接。未来合作将聚焦“场景赋能”,尤其在智能矿山领域联合开发应用场景,包括利用AI进行三维地质建模、井下智能巡检及设备预测性维护等。“深圳的技术优势与山西的场景需求结合,将实现‘1+1>2’的共赢效果。”
引进来精准赋能:发挥协会“超级联系人”作用,针对性引入适合山西产业特点的技术、人才与资本;
强内功筑牢安全:针对近期煤矿安全事故,协会将重点推进“机器人+安全”岗前技能提升计划,联合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用一体化培训,并配合政府推动矿山机器人应用标准化认证,为安全生产设立技术规范。
山西省机器人协会,致力于推动机器人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目前,山西已在智能巡检、无人化采矿等领域形成多个示范项目,未来将进一步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的跨区域合作。

金善美强调:“山西企业手握‘黄金场景’这一王牌,同时也肩负着保障安全生产的重任。只有敢于走出去学习,善于引进先进技术,并筑牢内部安全与技术根基,才能将产业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此次分享为山西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清晰路径,展现了山西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决心与信心。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山西丰富的工业场景将为技术创新提供宝贵试验场,而深圳等地的先进技术也将助力山西传统产业升级,共同推动智能化转型。
责任编辑:kj015
11月15日至16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智慧研究院和贵州珍酒联合主办的第八届“酒与哲学”学术论坛在遵义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
11月12至13日,由次方点评、标点峰值及住联咨询联合主办的“中国酒店及住房租赁产业 2025-2026 年度投资大课堂 & 结业礼”在...
在全球医疗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医疗器械行业作为关键组成部分,正经历着深刻变革然而,繁荣背后,医疗器械行业也面临诸多挑战供应链管理也问题重重政策法规的不断...
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面临供应链重塑与技术路线分化的关键阶段,大圆柱电池凭借其高安全、高兼容、高性能的“全面实力”,正逐步跃升为多元应用场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