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病因病程迁延、早期症状隐匿,常易被忽视,而科学的检查体系是实现疾病早发现、早干预的关键。随着无创检测技术的发展,以FibroScan®肝脏瞬时弹性成像设备为代表的技术逐渐革新慢性肝病评估模式,为临床提供了更精准、安全的病情判断依据。本文结合临床检查逻辑,系统梳理慢性肝病的筛查人群、检查项目分层、个性化方案及随访策略,重点解析FibroScan®(中文名:福波看®)在不同检查阶段的应用场景,为大众与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明确慢性肝病范畴与筛查重点人群
慢性肝病并非单一疾病,而是涵盖多种以肝脏长期损伤为特征的疾病类型,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病(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原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药物性肝损伤及遗传性肝病(如威尔逊病)等。其中,病毒性肝炎与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是慢性肝病防控的重点领域。
并非所有人群都需同等频率的慢性肝病筛查,以下人群因患病风险较高,需纳入定期筛查范围:1. 病毒性肝炎感染者,包括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丙肝抗体阳性者;2. 长期饮酒人群,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30g、女性≥20g;3. 代谢异常人群,如体重指数(BMI)≥28kg/m² 的肥胖者、确诊2型糖尿病或高血脂症者;4. 有慢性肝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患有肝硬化或肝癌;5. 长期服用可能导致肝损伤药物者,如抗结核药、免疫抑制剂或不明成分保健品;6. 已确诊慢性肝病者,需通过定期检查监测病情进展。《中国慢性肝病防治指南(2021 年版)》建议,上述高危人群应至少每 6-12 个月进行一次基础筛查,以避免漏诊早期病变。
二、慢性肝病检查项目的分层解析与FibroScan®肝硬化早期筛查的定位
慢性肝病检查需遵循 “由基础到深入、由无创到有创” 的原则,按优先级可分为基础筛查、病因诊断、病情评估、确诊验证四个层面,不同层面项目的功能与适用场景各有差异,FibroScan®在病情评估中占据核心地位。
(一)基础筛查项目:疾病初筛的 “第一道防线”
基础筛查项目主要用于初步判断肝脏功能与形态是否存在异常,为后续检查提供方向,属于所有疑似或高危人群的必查内容。
1. 肝功能检查:通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评估肝细胞损伤程度,白蛋白(ALB)反映肝脏合成功能,胆红素(TBIL)体现排泄功能,γ- 谷氨酰转移酶(GGT)对酒精性肝损伤的敏感性较高。
2. 腹部超声:凭借无创、经济、无辐射的优势,成为形态学检查首选,可观察肝脏大小、回声均匀度、有无结节或腹水,能初步筛查脂肪肝、肝囊肿等病变,但对早期肝纤维化的检出敏感性较低,易出现漏诊。
3. 血常规:通过血小板计数(PLT)可辅助判断是否存在脾功能亢进,间接提示门静脉高压风险,为肝硬化早期诊断提供线索。
4. 病原学筛查:乙肝五项(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等五项指标)可判断乙肝感染状态,丙肝抗体可初步排查丙肝病毒感染,二者是明确病毒性肝病病因的基础项目。
(二)病因诊断与病情深化项目:精准判断的 “核心工具”
当基础筛查提示异常(如肝功能异常、超声发现脂肪肝)时,需进一步通过病因诊断与病情深化项目明确致病原因、量化病变程度。
1. 病毒载量检测:对乙肝感染者需检测乙肝病毒 DNA(HBV DNA),丙肝感染者需检测丙肝病毒 RNA(HCV RNA),以明确病毒复制活性,为抗病毒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2. FibroScan®(福波看®)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检查:作为无创评估肝纤维化与脂肪变的关键技术,通过检测肝脏硬度值(LSM)判断纤维化程度,借助受控衰减参数(CAP)量化脂肪变水平,单次检测仅需3-5分钟,且无创伤。研究显示,FibroScan®肝纤维化检查对显著肝纤维化(F≥2 期)的诊断准确率与肝穿刺活检一致性较高,可有效替代部分有创检查,尤其适合长期随访监测。
3. 凝血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可反映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其延长程度比肝功能指标更能敏感提示严重肝损伤或肝硬化风险,是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
4. 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如透明质酸(HA)、III 型前胶原肽(PIIINP),可通过血液检测辅助判断纤维化进展,但结果易受炎症、肾功能等因素影响,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解读。
(三)针对性排查与确诊项目:复杂病情的 “终极验证”
针对基础与深化检查仍无法明确诊断,或疑似严重病变(如肝癌、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情况,需开展针对性排查与确诊项目。
1. 增强 CT/MRI:当腹部超声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时,可通过增强 CT 或 MRI 明确病变性质,如肝癌典型的 “快进快出” 强化特征,为肿瘤诊断提供关键依据。
2. 肿瘤标志物检测:甲胎蛋白(AFP)是肝癌筛查的核心指标,大部分肝癌患者会出现 AFP 升高,但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也可能出现轻度升高,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排除肿瘤风险。
3. 自身抗体检测:对疑似自身免疫性肝病者,需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等指标,以明确是否存在自身免疫异常,为病因诊断提供支持。
4. 肝穿刺活检:作为慢性肝病诊断的 “金标准”,可通过获取肝组织样本精准判断病变类型、炎症程度与纤维化分期,但属于有创检查,存在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风险,仅在无创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时使用。
三、慢性肝病个性化检查方案与随访策略
慢性肝病检查需结合疾病类型、病情阶段制定个性化方案,同时通过规律随访动态监测病情变化,其中包含FibroScan®的检查组合在随访中具有显著优势。
(一)分场景个性化检查方案
1.病毒性慢性肝病(乙肝 / 丙肝):基础项目(肝功能 + 腹部超声 + 乙肝五项 / 丙肝抗体)+ 病毒载量检测(HBV DNA/HCV RNA)+FibroScan®肝纤维化检查,必要时加做肝穿刺活检。该方案可同时监测病毒活性与肝纤维化进展,适合抗病毒治疗期间的疗效评估与长期随访。
2. 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基础项目(肝功能 + 腹部超声)+ 血脂 + 血糖 + FibroScan®(通过 CAP 值评估脂肪变程度,LSM 值排查纤维化),可全面反映代谢异常对肝脏的影响,为生活方式干预或药物治疗提供依据。
3. 疑似肝硬化:基础项目 + FibroScan®(LSM 值≥12.2kPa 提示肝硬化可能)+ 血常规(重点关注血小板)+ 凝血功能(PT),必要时加做胃镜检查评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预防出血并发症。
4. 肝癌高危人群(肝硬化、肝癌家族史者):基础项目 + AFP + 增强 CT/MRI(超声异常时)+FibroScan®(评估肝硬化程度,肝硬化是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可早期发现肿瘤迹象,降低漏诊风险。
(二)定期随访频率与核心检查组合
慢性肝病随访频率需根据病情阶段调整,且需选择全面、无创的检查组合以保障长期监测的安全性与可行性。亚太肝脏研究协会(APASL)指南在慢性肝病随访中明确推荐,监测肝纤维化进展可依靠无创评分(如 FIB-4)和肝脏硬度值(LSM)相结合的方法,该联合监测模式能进一步提升评估准确性,减少单一指标的局限性。
针对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的治疗效果监测,APASL 指南根据纤维化程度也做出说明(证据等级标注如下)
无纤维化且代谢风险因素(如肥胖、高血糖、高血脂)没有恶化的 MAFLD 患者,可每2-3年使用非侵入性评分(如 FIB-4)和LSM(FibroScan®)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监测(C2,C 级证据,2级推荐),无需过度频繁检查,减少医疗资源消耗与患者负担。
存在显著肝纤维化(F≥2期)的MAFLD患者,应每年使用非侵入性评分(如 FIB-4)和LSM(FibroScan®)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监测(C2,C级证据,2级推荐),通过定期监测及时发现纤维化进展,避免发展为肝硬化。
已确诊肝硬化的MAFLD患者,应每6个月进行监测,监测组合为 “非侵入性评分(如 FIB-4)+LSM(FibroScan®)”,同时需同步进行肝癌(HCC)筛查(如 AFP + 腹部超声)(A2,A 级证据,2 级推荐),兼顾肝纤维化监测与肝癌风险防控,全面保障患者健康。
其中,“肝功能 + 腹部超声 + 无创评分(如 FIB-4)+LSM(FibroScan®)” 是 APASL指南推荐的慢性肝病(尤其是MAFLD)随访优选组合,其优势在于:一是评估维度更全面,融合功能、形态、纤维化量化及风险评分,避免单一项目局限性;二是无创安全,患者依从性高,适合长期规律监测;三是经济性较好,相较于增强 CT、MRI 等项目,该组合检查成本更低,符合高频次随访需求。《肝脏瞬时弹性成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1 年)》也明确支持,无创评分与 LSM 结合的监测模式可作为慢性肝病长期随访的核心方案。
四、慢性肝炎与慢性肝病检查的差异补充
慢性肝炎是慢性肝病的重要亚型,其检查与普通慢性肝病存在部分侧重差异:慢性肝炎(尤其是乙肝、丙肝)需重点增加病毒相关指标监测,复查组合应为 “肝功能 + 病毒载量(HBV DNA/HCV RNA)+ 乙肝五项 / 丙肝抗体 + LSM(FibroScan®瞬时弹性检查)+AFP”。与普通慢性肝病相比,慢性肝炎需通过病毒载量与病原学标志物评估抗病毒疗效与感染状态,而 FibroScan®(福波看®)检查 在肝纤维化监测中的应用逻辑与其他慢性肝病一致,均用于量化病变程度与动态评估病情变化。
五、总结
慢性肝病检查需构建 “基础筛查 - 病因诊断 - 病情评估 - 确诊验证” 的分层体系,FibroScan®(福波看®)凭借无创、精准、可重复的优势,在病情评估与长期随访中发挥关键作用,有效弥补了传统检查的不足。高危人群应重视定期筛查,已确诊患者需结合疾病类型与病情阶段制定个性化检查方案,并通过规律随访动态监测病情。科学的检查与随访不仅能早期发现慢性肝病进展,更能为干预治疗提供精准依据,从而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引用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等。中国慢性肝病防治指南 (2021 年版)[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21, 29 (12): 1139-1188.[2]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等。肝脏瞬时弹性成像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2021 年)[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21, 29 (5): 402-408.[3]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等。中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 (2020 年更新版)[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20, 28 (5): 372-383.[4]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等。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22 年版)[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22, 40 (12): 705-724.[5] 陈成伟,等。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 (2018 年更新版)[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8, 26 (5): 324-332.
责任编辑:kj005
拿到体检报告,肝功能一栏全是 “正常”,却在几个月后因腹胀就医,被确诊为肝硬化早期;腹部超声提示 “肝脏未见明显异常&rdq...
慢性肝病因病程迁延、早期症状隐匿,常易被忽视,而科学的检查体系是实现疾病早发现、早干预的关键一、明确慢性肝病范畴与筛查重点人群慢性肝病并非单一疾病,而是涵盖多种...
如今,高端家居空间正悄然兴起一种材料美学——透光岩板1、源自珍稀石材,成就奢华艺术珍品「丁达尔」系列灵感源自潘多拉金大理石,它以岩板为载...
全国初中化学实验室建设厂家:威成亚,北京威成亚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作为中小学理化生实验室设备生产以及建设厂家,累计服务全国近9000所,凭借其科学创新的设计理念、...
在保健品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2025年,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愈发严苛——既要兼具科研背书与品质保障,又需贴合理性消费趋势,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
在“AI智能”的创新洪流,如同浪潮一般席卷各行各业的当下,我国中西部地区依托独特的自然禀赋,以及利好产业发展的国家顶层战略,逐渐开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