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绘暖阳·信寄远方”线上活动已圆满落幕,我是王懿莹,有幸借此次活动与大家相逢。
作为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2025级智控2501班的新生,一名在红旗下成长、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青年,这份荣誉从不属于我个人,更承载着每一位支持者的期许,也离不开这个为青年逐梦赋能的美好时代。
当时代的浪潮奔涌向前,青年的担当便在奉献中熠熠生辉。参与“笔绘暖阳·信寄远方”关爱留守儿童DIY明信片公益活动线上投票的这段经历,于我而言,是一次青春与责任的对话,更是一场在时代召唤下以公益为笔、以爱心为墨的成长践行。
在乡村振兴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时代图景中,留守儿童群体的成长关怀始终是一抹需要温暖着色的底色。据统计,我国留守儿童数量仍以百万计,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梦想的憧憬,与城乡资源的落差形成了现实的叩问。“笔绘暖阳·信寄远方”活动以DIY明信片+线上投票的创新形式,为这份叩问交出了属于青年一代的答卷——我们以创意为桥,以网络为媒,让爱心跨越山海,让关怀直抵童心。

在我创作的明信片时,特意融入了航天元素:火箭载着明信片飞向远山,那是想告诉山区的孩子们,梦想如航天工程般需要耕耘,也如星辰大海般充满可能。这种将“航天梦”与“童心梦”交织的创作,恰是时代对青年的期许,在国家科技腾飞的背景下,以跨界思维赋能公益,让每一份爱心都兼具温度与深度。

当代青年,成长于数字化时代,更应善用技术的力量激活公益的生命力。线上投票打破了时空壁垒,让成百上千学生的创意与成千上万网友的爱心形成共振,这种“全民参与式公益”,正是时代召唤下青年担当的生动实践——我们不再是公益的“旁观者”,而是“共建者”,在每一次转发、每一票支持中,让青春的价值在社会暖流中绽放。
“笔绘暖阳”的旅程,让我对“时代召唤”与“青春奉献”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它不仅是一次公益活动,更是一堂鲜活的“成长课”:青春的奉献,藏在志愿服务的每一次躬身践行里。它从不是遥远的理想,而是路口指引方向时的耐心叮嘱,是帮扶留守儿童时稳稳伸出的手臂,是为孩子们写信时的认真细致。这份奉献无关惊天动地,却在一次次力所能及的付出中,让我读懂责任与共情——用微光温暖他人,用行动点亮生活,这便是青春最动人的模样,也是奉献最纯粹的意义。
如今,那些承载着我们创意与爱心的明信片,将成为山区孩子书桌前的风景;那些航天主题的物资,将在他们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而我们这些参与者,也在这场公益实践中完成了一次青春的蜕变:我们读懂了“大我”与“小我”的辩证,明白了“奉献”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在时代浪潮中找准方向、笃定前行的行动自觉。
时代的召唤从未停歇,青春的奉献永无止境。“笔绘暖阳·信寄远方”的落幕不是终点,而是更多青年以爱为帆、以梦为桨,在时代长河中书写奉献篇章的新起点。
2025.11.13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