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封路、万人空巷、社交媒体24小时不间断刷屏,如今中国马拉松赛事呈现出火爆景象。根据《2023中国路跑赛事蓝皮书》统计,去年全国800人以上规模的路跑赛事达699场,参赛人次超605万,2019年高峰期全年赛事超1800场,平均每天5场同时开跑,稳居全球第一。这场全民运动背后,是一场规模高达千亿级的经济盛宴。
谁能想到,最初马拉松是“冷板凳”般的存在。1981年首届北马,仅有12个国家和地区的86名职业运动员参赛,赛事服务商寥寥无几。如今,马拉松已从精英小众运动变身全民狂欢盛大节日。社交媒体上#马拉松#相关话题累计浏览量突破1000亿次,小红书相关讨论达27亿次,抖音播放量近700亿次。赛道上,各种“cosplay”造型层出不穷,马拉松也成为普通人一夜爆红的另类捷径。有抖音博主从手机店员工变身“跑步网红”,上半年靠流量和赞助收益超11万元。
马拉松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酒店价格翻倍、餐饮大排长龙、本地特产卖断货”是赛事“常规操作”。2023年南京马拉松间接拉动6.2亿元消费,2024年武汉马拉松综合经济价值达7.8亿元,吸金能力媲美顶流巨星。
这场千亿盛宴,究竟谁在“闷声发大财”?据启信宝数据显示,搜索关键词“路跑”,相关存续企业共有11497家,涵盖自发组织的跑团协会、开发的跑步APP,以及赛事运营商。这些赛事运营商才是马拉松背后真正的“操盘手”和“大赢家”。

例如,北京中奥路跑体育管理有限公司隶属于中体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着武汉(合资运营)、北京、广州、天津四个大型省会城市的马拉松;上海东浩兰生赛事管理有限公司隶属于东浩兰生会展集团,是上海马拉松的运营方。

那么,运营商如何把跑步比赛做成赚钱生意?一场马拉松收益主要来自三部分:报名费是最直接收入;政府为提升形象和拉动经济给予赛事补贴;商业赞助才是大头,冠名商、运动品牌、汽车、银行、保险等都是赞助大户。此外,还能带动赛事约拍、酒店文旅、纪念品销售等周边经济。
东北证券研报预测,2025年中国马拉松赛事本身经济规模将达500亿元,衍生相关经济规模有望达4000亿元。马拉松“跑”出的千亿经济,正吸引着各方力量投身其中。
责任编辑:kj005
11月9日,夜幕下的广州奥体中心流光溢彩,数万观众的欢呼声与璀璨灯光交织成沸腾的海洋;全球镜头聚焦于此,记录着粤港澳大湾区首次携手共办全运盛会的历史性时刻在这股...
引言: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人们对安全、高效的垂直交通解决方案需求不断提升2025年6月,尚普咨询集团向菱王电梯颁发市场地位声明书立足中国,推动货梯制造技术走...
北京煤医医疗美容医院余恩旭主任凭借20余年形体雕塑经验,创新研发的“深V摩立桃假体隆胸”技术,以科学美学为指导,通过假体与脂肪的协同作用...
在金融强监管常态化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背景下,合规经营是银行稳健前行的核心底线,消费者权益保护则是金融服务的价值根基众邦银行始终坚守合规经营理念,以科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