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白内障,要等到看不见了、‘等熟了’才能做手术。”——如果您还抱着这样的陈旧观念,那就已经“OUT”啦!这不仅是一个过时的误区,更可能让您在漫长的等待中,错过治疗时机,甚至增加手术风险。为什么治疗白内障,不用再“静待成熟”?
“等熟”是一个过时的误区
这个观念其实有其历史原因。在几十年前,白内障手术技术相对落后,主要采用“囊内摘除术”,需要将一个完整的、混浊变硬的晶状体(即“熟”了的白内障)取出。如果白内障不够“熟”(即过熟期),晶状体核太软,反而难以完整摘除。
但是,请注意! 那已经是“过去式”了。目前,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方法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对于超声乳化手术来说,越是“硬核”的、过熟的白内障,所需的超声能量就越大,手术时间可能相对越长,对周围组织的潜在影响也相应增加。 因此,“等熟了再做”反而会让简单手术变得复杂。
拖延的风险有哪些?
盲目等待白内障“成熟”,无异于“养虎为患”,可能会带来诸多问题:
1、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在等待期间,您的视力会逐渐模糊,色彩暗淡,出现重影、眩光等。这会严重影响阅读、驾驶、看电视、辨认人脸,大大降低生活品质,还极易引发摔倒等意外风险。
2、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 过熟期白内障的晶状体核会变得非常坚硬,像一块“石头”。这不仅增加了超声乳化的能量和时间,还可能引起角膜内皮细胞更多的损伤,术后恢复更慢,水肿风险更高。
还可能引发其他眼部疾病:
3、青光眼: 过熟的白内障可能导致晶状体膨胀,推挤前房角,阻碍房水流出,引发继发性青光眼,导致不可逆的视神经损害。
4、晶状体脱位: 支撑晶状体的悬韧带因长期受压而变得脆弱,可能发生断裂,导致晶状体脱位,使得手术变得极其复杂和棘手。
5、一台手术多重矫正: 现代白内障手术不仅是复明手术,更是一次屈光手术。即使患者处于白内障初期或没有白内障的时候,如有摘镜意愿,也可以通过白内障手术植入一枚新的功能性人工晶体,同步矫正老花眼、近视、远视、散光等。
北京华德眼科医院温馨提醒:别再让“等熟了再做”这个陈旧观念,成为您拥抱清晰世界的绊脚石。但是,患者是否符合手术指征,还需由专业医生综合评估,根据患者的白内障程度、视力情况、眼部整体健康状况以及用眼需求,来“量眼定制”适合的手术方案。当白内障开始明显影响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时,就是考虑手术的“新时机”。
具体可以参考以下信号:
☆视力下降,即使配镜后也无法满足用眼需求。
☆看东西颜色发黄、黯淡,仿佛戴了“墨镜”。
☆夜间视力变差,对面车灯眩光严重。
☆单眼出现复视或多影。
☆阅读时需要更亮的灯光。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