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前,张骞从长安出发,踏出一条贯通东西的丝绸之路。驼铃声声,承载的不仅是丝绸、瓷器与香料,更是文明的火种、智慧的交融与开放的胸襟。

两千年后,鼎校甄选敦煌戈壁领导力熔炼之旅,重走这段极具挑战的丝绸之路。这不仅是一次身体的远征,更是一次战略观、团队观、成长观的集中淬炼,这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呼应,一场关于“摆渡”与“传承”的深刻对话。

张骞“穿越”西域之境,鼎校“探索”教育之本。
张骞的伟大,在于“未知”面前的勇气与坚持。他走向的是一片地理与文化的未知领域,他的使命是开辟、是联通。
今日的鼎校人,面对的是AI教育赋能的时代激流,是孩子与家庭对幸福教育的深切渴望。这同样是一片需要探索的“无人区”。我们的使命,是打破教育的固有边界,探索更符合人性、更能激发潜能、更能带来幸福感的教育模式。戈壁上的每一步,都像是在提醒我们:教育之路,亦需张骞精神——无畏、坚韧、敢于开拓。

丝路是文明摆渡,教育是人生摆渡。
古代的丝路,是东西方文明的“摆渡者”,它让不同的文化得以交流、碰撞、融合,从而焕发新的生机。
而教育,本质上是知识与人生能量的摆渡。我们鼎校人所从事的,正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崇高事业。我们如同当代的“摆渡人”,将人类智慧的结晶、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将追求幸福的能力,渡给我们的学生,助力他们走向更广阔的人生。

在戈壁上,我们亲身体验了“被影响”与“影响他人”的过程。队友的鼓励渡我们走过难关,我们的坚持也渡起了团队的信心。这种深刻的体验,让我们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更彻骨的理解:最好的教育,就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唤醒,一次生命对另一次生命的真诚摆渡。

从历史汲取智慧,向未来传递星火。
丝路精神,是开放包容,是互利共赢,是坚韧不拔。这些精神,与鼎校所倡导的“大爱”、“担当”、“创造”一脉相承。
行走在丝路古道上,我们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它激励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要继承古丝路的宏大格局与坚韧气魄。我们不只是在经营一份事业,更是在参与塑造未来的文明图景。

戈壁归来,我们的肩上,多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也多了一份面向未来的使命感。我们将把从丝路汲取的文明力量,从戈壁淬炼的生命能量,全部注入到教育创新实践中。我们坚信,鼎校人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在书写新时代的“丝路新章”——一条通往幸福教育的文明之路。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