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俯身于案前,毛笔尖在宣纸上轻盈游走,字字如蚁,却笔笔铿锵。他便是蒋爷爷,一位用五百米长卷书写四大名著、创下微书大世界基尼斯纪录的七旬老者。然而不久前,这位与笔墨相伴一生的艺术家,险些被白内障夺去视界中的精彩。
“写三代”从小泡在墨缸里长大
蒋爷爷出生于底蕴深厚的书法世家,自曾祖父那一辈起,家族便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自幼,他便在笔墨纸砚的环绕中成长,淡淡的墨香在他心中种下了对书法炽热深沉的爱,这份爱随岁月沉淀愈发根深蒂固。除了书法熏陶,蒋爷爷的母亲作为舞台剧演员,让他从小在艺术氛围中耳濡目染,对声乐也产生了浓厚兴趣。但书法始终是他心中最柔软且坚定的存在。

图源:蒋爷爷提供并授权
退休后,蒋爷爷有了充裕时间追逐热爱。对他而言,书法不仅是爱好,更是精心呵护的梦想。为更专业、系统地学习,他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前往北京,考取了清华大学高级书法研究生和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研究生,这份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梦想的执着令人动容。
平日里,蒋爷爷常前往公园“挥毫泼墨”,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切磋,分享书法心得感悟。他还发挥余热,在小区耐心指导小朋友写字,将书法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田。
耗时5年多,蒋爷爷用毛笔行微书,将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全文共3353100字,工工整整写在宣纸上,完成了一张长达500多米的书法作品。这一壮举让他成为【字数最多的微书书法长卷(累计)】微书大世界基尼斯纪录保持者,在书法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蒋爷爷获微书大世界基尼斯纪录证书
图源:蒋爷爷提供并授权

图源:公共平台
“模糊晕染”微书不微,眼睛出了大问题
“写字时,世界就静下来了。”蒋爷爷曾这样形容自己的创作状态。但有一天,这位一生与清晰笔画为伴的艺术家,突然发现眼前世界开始模糊——宣纸上的墨迹如水晕开,字句边缘泛起毛刺,练字时异物感与泪眼朦胧让他第一次感到无力。
视物模糊、眼睛有异物感等症状,随时间推移愈发严重。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后,蒋爷爷前往成都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白内障科王文惠主任为蒋爷爷检查后,确诊其患“双眼老年性白内障”,右眼亟需手术。面对诊断,老人毫不犹豫:“我要尽快手术,还有字等着我去写。”
手术顺利开展,王文惠主任为蒋爷爷实施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并植入人工晶体。术后拆开纱布那一刻,他如孩童般欣喜:“看见了!笔画间的气韵又回来了!”
重提笔,墨宝赠良医字里藏深情
为表达感激,蒋爷爷再度提笔,以最擅长的方式书写心声。他精心创作两卷书法作品,将“惠”字巧妙藏于行云流水的章法中。“王医生为我找回的不仅是视力,更是继续书写人生的勇气。”这幅字,不仅是致谢,更是一位文化守护者对光明使者的最高礼赞。


蒋爷爷向王文惠主任赠字表谢
如今,蒋爷爷又重新拿起毛笔,在宣纸上尽情挥洒情感与才华。他的故事,如激昂乐章,奏响坚持、梦想与感恩的旋律,激励着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要勇敢前行,追逐心中那束光。
从335万字的微书长卷到一场重见光明的手术,蒋爷爷的故事令人动容的,不仅是艺术家的执着,更是平凡人在岁月长河中对热爱的坚守。当医生为他擦亮视窗,当笔墨再次流淌于宣纸,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微光在个体生命中的延续,而这份光,正因守护而永不湮灭。

王文惠
副主任医师
成都爱尔眼科医院 白内障青光眼科主任
毕业于温州医科大学,眼科硕士,在读博士研究生,熟悉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擅长白内障的诊治与术后处理。白内障青光眼科手术医生,已独立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超1万例。承担参与“成都市卫健委”课题2项,从事眼科临床工作近10年,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文章近10篇,在全国眼科大会上发言数次。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