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热爱摄影、心怀公益的大学生,我始终坚信:影像不仅是记录时光的工具,更是传递情感、唤醒善意的桥梁。自入学以来,我便将镜头对准那些需要被看见的角落——乡村留守儿童,用光影书写他们的故事,用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初心如镜,聚焦真实
从小受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熏陶,我深知“少年强则国强”的深刻含义,对党有着深深的向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我从小就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小学时就加入少先队员,跟随团委书记走街坊巷,制作爱心海报关爱留守儿童,荣获关爱奖一等奖。中学期间,参与社区活动,带领小朋友们进行垃圾分类,传递爱心,记录生活,荣获先进个人,社区好公民奖项。进入大学后,我一年来累计服务时长长达113小时,而后我加入了学生党员服务中心媒体技术部,积极参与社会活动。2024年起,我开始利用课余时间走进乡村,走近留守儿童。我坚信,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关注、被记录、被温暖。
暑假期间我参加了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2025年郭塘村暑假艺术墙绘活动,为乡村留守儿童画墙绘,以行动书写关爱。
课堂上专注的眼神、操场上奔跑的身影、夜晚灯下写给父母的信……这些画面是孩子们内心世界的窗口。

行动为笔,书写关爱
为了更系统地开展公益摄影活动,我加入了“光影传爱”公益摄影项目,联合校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多次前往周边乡镇小学开展摄影课堂与爱心陪伴活动。

荣誉为励,砥砺前行
在公益与社会实践的路上,我也收获了诸多认可与鼓励。曾获“校园公益之星”“优秀学生干部”“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面对荣誉,我始终心怀感恩——相机让我看见,爱心让我坚持。我希望通过影像,让更多人听见留守儿童的声音,让他们的未来因我们的关注而更加明亮。
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我将继续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需要,用镜头传递温暖,用行动书写青春。我也呼吁更多摄影爱好者与同学们加入我们,一起用光影传爱,以书香启未来,共同为留守儿童的成长之路点亮一盏灯。

——广东白云学院艺术设计学院24视觉传达设计1班王乐仪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