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健康照护师培训领域迎来重要里程碑——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北大医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大医疗集团)在京举行健康照护创新合作签约仪式。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何振喜,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秘书长杨万海,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健康照护部主任程实,北大医疗集团总经理刘雅娟,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梁军,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常务副院长刘宇,北大医疗家庭健康管理中心总经理王磊及平安好医生相关代表等出席活动现场。此次合作的启动,不仅是一次行业资源的强强联合,更是在老龄化社会加速背景下对健康照护体系短板的积极回应,实现我国健康照护人才培养从“零散化”走向“系统化”,从“经验型”转向“专业型”,为破解“有需求无人才”的照护的问题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图为全国健康照护师培训启动发布仪式)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家庭照护需求持续攀升,专业健康照护人才缺口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瓶颈。有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约3500万失能老年人,占全体老年人的11.6%。据测算,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5800万左右,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截至2023年底,我国定点长护服务机构照护人员只有30余万人。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何振喜现场致辞并表示,健康照护不仅是技术,更是一门科学。此次合作旨在破解行业“有需求、无标准”的核心痛点。学会的核心任务,就是将研究型医院的严谨科研精神与临床实践经验,系统性地注入健康照护师的培养体系,从根本上提升照护服务的专业内涵与价值,这是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的必然要求。
(图为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何振喜致辞)
北大医疗集团总经理刘雅娟表示,在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的引领下,北大医疗始终秉持着“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核心理念,作为北京大学医学部重要的产学研平台,北大医疗集团旗下已拥有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北大医疗康复医院、北大医疗家庭健康管理中心在内的多家综合及专科医院,构建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服务生态。
刘雅娟透露,此次合作并非一次简单的携手,而是一次优势互补、使命共担的战略融合,并力聚焦四大核心计划。第一,双方将联合规划建设“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健康照护师培训基地”,为行业树立人才培养的“北大标准”;第二,通过北大医疗家庭健康管理中心的高校产教融合平台,双方面向上百所院校开展健康照护专业建设、高校师资及学生培训,缓解社会“用人荒”的痛点;第三,合作还将积极探索“医、险、护”协同的创新服务模式,与中国平安等战略伙伴一道,探索健康照护服务与保险支付体系相结合的创新模式;第四,通过学术创新与科研转化,双方将参与构建国家级的职业认证体系,以“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引领中国健康照护产业走向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图为北大医疗集团总经理刘雅娟致辞)
当日,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秘书长杨万海与北大医疗集团总经理刘雅娟共同上台签约,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秘书长刘义强,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梁军共同见证签约过程。双方交换协议文本并合影,标志着多方在健康照护人才培养领域的合作正式落地。
(图为双方战略签约现场)
现场,何振喜会长代表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为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授予 “健康照护师培训基地”牌匾。对此,梁军院长表示,作为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医院,北大国际医院始终聚焦社会健康需求,同时依托北大医疗的资源网络与平安健康的平台优势,北大国际医院得以整合“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就业对接”的全链条资源,让基地从诞生之初就具备了“实战化、一体化”的独特优势。未来,北大国际医院将以“解决真需求、培养真人才”为核心,将培训基地打造成“连接医疗资源与社会需求的桥梁”,让更多专业照护者带着责任与技能走进家庭、走进社区,守护百姓健康。活动现场,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常务副院长刘宇作为代表上台接牌。
(图为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梁军发言)
(图为“健康照护师培训基地”授牌仪式)
作为本次会议主持,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健康照护部主任程实认为,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健康需求日益多元化的深刻变革下,我们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而必须向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照护体系升级。通过此次合作,双方将一起发力健康照护的专业人才培养、完善行业标准、促进前沿技术的临床应用,为每一位需要照护的人,提供有尊严、有温度、有品质的服务,构建更具韧性与人文关怀的健康新未来。
(图为中国研究型医院学健康照护部主任程实发言)
有专家认为,这次合作的真正深意,或许远不止于填补人才缺口。它更像是一次深刻的“破壁”,打破医疗机构与照护服务之间的壁垒,让专业的医学知识能够下沉到照护的每一个细节中。可以预料到,国内健康照护正从一种单纯的劳务型服务,迈向以专业和人文为双翼的新阶段。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