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中老年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不知从何时起,眼前的世界像蒙上了一层薄雾,看什么都模模糊糊。
主动出击,守护清晰“视界”
随着年龄增长,须注重眼健康与定期检查。白内障是眼睛的“镜头”——晶状体,从透明变混浊,导致视力下降。但如果我们了解其发展规律,就能主动出击,守护清晰“视界”。
白内障的三个阶段
白内障的发展通常经历三个阶段,对应不同的症状与自查重点:
一阶段:早期症状(易被忽视的“隐形杀手”)
此时晶状体刚开始混浊,症状轻微,易与老花眼混淆。出现以下4种表现,就要拉响警报:
☆“雾里看花”:视力模糊,感觉眼前蒙着一层薄雾;
☆畏光与光晕:夜间看路灯、车灯时异常刺眼,周围会出现一圈光晕,导致夜间走路、开车心惊胆战;
☆世界“褪色”:看东西颜色发暗、泛黄,仿佛戴了一副老旧的滤镜,对色彩的辨识度下降;· “视力好转”的假象:部分老人可能会发现,原本需要的老花镜突然不用戴了,看近处反而更清楚。这是晶状体核硬化、屈光指数改变导致的“假象”,往往是核性白内障的典型信号。
二阶段:进展期症状(生活已受干扰)
此时晶状体混浊范围扩大,症状加剧,已明显影响正常生活:
☆视力“断崖式”下降:模糊感加重,像隔着一块厚厚的毛玻璃,无论看远看近都力不从心。
☆单眼重影:用一只眼睛看物体时,会出现重叠的影子,阅读、看手机都变得困难。
☆光线依赖:在强光下(如晴天)视力反而更差,因为光线被混浊的晶状体散射;在阴天或室内光线柔和时,却觉得看得更清楚一些。
三阶段:成熟期/过熟期(需警惕并发症)
此时晶状体可能已全部混浊,视力严重受损,并极易引发其他眼部疾病,导致不可逆的伤害:
☆视力可能只有光感:此时看到手的晃动,或者仅能感知光亮,基本失去自理能力。
☆引发急性青光眼:混浊、膨胀的晶状体可能堵塞眼内房水排出通道,引发继发性青光眼,出现眼胀、头疼、恶心呕吐等紧急症状。
北京华德眼科医院温馨提醒:现代白内障手术已经非常成熟,通过置换一枚新的“功能性人工晶体”,不仅能治疗白内障,还能同时解决老花、近视、远视、散光等问题。关键在于 “及时”——如当视力下降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如阅读、驾驶、看电视)时,就可以考虑接受白内障手术。一味拖延,不仅长期生活在模糊世界中,还可能增加手术难度与术后恢复。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