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这片文化沃土上,“新松人才”青年戏曲演员大赛作为全省戏剧青年演员最高水平的竞技场,始终是发掘艺术新星、推动舞台艺术发展的重要平台。2025年,该赛事吸引了全省211名参赛者同台竞技,杭州市萧山绍剧艺术中心的武旦演员高思盈与老生演员陆俊杰两人一文一武,双双成功晋级决赛,不仅展现了个人实力,更彰显了萧山绍剧艺术中心在青年人才培养上的卓越成果。
青年主演挑大梁,精品剧目屡获殊荣
杭州市萧山绍剧艺术中心大胆启用青年团队,推动传统剧目与现代审美深度融合,由青年演员担纲主演的精品剧目在各级赛事中屡创佳绩,且演员群体在同类参赛院团中年龄最小,成为绍剧创新发展的鲜活注脚。
《破阵》曹彩娥的扮演者楼叶君(23岁)
2023年杭州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破阵》,自创排以来便以青年力量为核心,在戏曲舞台上掀起创新浪潮。该剧以“武戏”为核心,结合现代舞美与镜头语言,重塑忠孝仁义的英雄形象,打破了传统戏曲的表现边界。在赛事征程中,《破阵》不仅斩获杭州市“西湖之春”艺术节7个奖项,还在2025年以当年参加全省比赛的大戏中演员平均年龄最小的剧目入选浙江省戏剧节,其中,曹彩娥的扮演者楼叶君(23岁)荣获浙江省戏剧节优秀演员奖。一群年轻演员以精湛技艺与饱满热情,让这部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作品持续闪耀舞台,证明了青年一代对绍剧艺术的精准把控与创新表达能力。近日,文旅部公布2025年第三届全国高腔优秀剧目展演参演作品名单中,萧山绍剧艺术中心的绍剧《女吊》成功入选,该剧玉芙蓉的扮演者为青年演员韩钰君(23岁)。
《女吊》玉芙蓉扮演者韩钰君(23岁)
在演员个人奖项方面,高思盈(23岁)与陆俊杰(22岁)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且二人在获奖群体中始终保持“最年轻”的优势。高思盈以武旦角色在戏曲舞台崭露头角,其艺术之路始终与对绍剧精髓的承袭紧密相连。她在《女杀四门》《三打白骨精》《虹桥赠珠》等经典剧目中的表现令人惊艳:在《女杀四门》里,她饰演的刘金定武打动作行云流水,唱念间英气与灵动并存;在《三打白骨精》和《虹桥赠珠》中,又精准塑造反派与仙侠形象,尽显多元角色驾驭能力。早在2021年,她就凭借出色表演斩获萧山折子戏大赛金奖,此次更是晋级2025“新松人才”浙江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决赛,并获(武戏组)第7名。
《虹桥赠珠》凌波仙子扮演者高思盈(23岁)
《高平关·坐账》高行周扮演者陆俊杰(22岁)
陆俊杰的艺术轨迹则充满突破与创新。他最初研习越剧,后跨界转型绍剧老生,师从王派传人期间,巧妙将越剧细腻的演绎风格融入绍剧苍劲唱腔,为传统剧种注入新活力。《两狼山》里,他深情诠释杨继业的悲壮忠烈;《于谦・破指血书》中“病躯血书”一幕,以震撼表演夺得杭州市青年戏曲演员大赛银奖。2023年,他成为省内首位举办个人专场的“00后”绍剧演员,用青春视角为传统剧目赋予新生机。此次征战“新松人才”他再度脱颖而出,与其他院团的获奖演员相比,年龄同样是最小的,充分证明其在绍剧创新领域的先锋地位与青年标杆作用。
深耕人才培养,以青春力量延续戏曲生命力
于杭州市萧山绍剧艺术中心而言,传承传统戏曲的核心信念从未动摇:唯有以青春之力为传统赋能,方能让戏曲艺术迸发更强生命力,在传承之路上走得更稳、更远。基于这一理念,聚焦绍剧艺术人才梯队建设,萧山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将其纳入文化传承重点工作,通过专业指导、资源倾斜等举措,助力杭州市萧山绍剧艺术中心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传统艺术注入蓬勃的年轻活力。
早在2014年,萧山区政府便与浙江省艺术职业学院合作,开设全日制绍剧专业班,首批28名“00后”学员在政府每年百万资金支持下,开启了6年系统学艺生涯。从基础的压腿、吊嗓,到登上联合国文化展演、亚残运会开幕式等国际舞台,这群年轻人用日复一日的坚持,诠释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谛。2020年,他们以“青春版”《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毕业汇演惊艳亮相,剧中孙悟空扮演者沈力立等学员的扎实功底,让外界清晰看到绍剧传承的青年力量。如今,这批学员已成长为绍剧艺术中心的中流砥柱,以细腻唱腔连接经典与当代,践行着“以青年传承非遗,以非遗滋养青年”的双向奔赴。
2025年,杭州市萧山绍剧艺术中心进一步拓展人才培养版图,完成了30名演职人员委培生的招募工作。此次招募突破以往选材范围,从小学阶段选拔具有艺术潜力的学生,为他们量身定制长达八年的大专培养计划。这一举措不仅延续了“以青春育传承”的核心思路,更通过长期、系统的专业训练,为绍剧艺术储备了更年轻、更具可塑性的后备力量,确保传统戏曲在代际传承中始终保持鲜活生命力,为绍剧未来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坚守与创新并行,青春赋能绍剧走向未来
绍剧艺术的传承,既离不开对传统的敬畏坚守,也少不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突破,而青年一代正是连接传统与未来的关键纽带。
在坚守传统方面,绍剧表演对体能、技艺要求极高,排练中,50多岁的老演员仍穿着重达数十斤的“靠旗”坚持演出,青年演员更是以远超同龄人的毅力扎根艺术:带伤练习筋斗、“吃着止痛片上场”的场景成为常态。“刻苦练功,当一级演员”——沈力立的这句话,不仅是个人理想,更是萧山绍剧青年演员的共同追求。他们在浮躁的时代里选择扎根剧团,用汗水守护非遗火种,将绍剧的唱腔、身段、韵味等传统精髓精准承袭,让四百多年戏曲的古韵得以留存。
在创新表达上,青年演员们借助肢体、音乐与科技,不断打破戏曲与年轻受众的壁垒。亚残运会开幕式上,绍剧《齐天大圣》惊艳亮相,20名“小猴”演员以活泼灵动的猴戏演绎钱塘江潮的拼搏精神,道具融入浪潮图案,服饰结合潮流元素,让绍剧“潮”向国际舞台。这种将传统技艺与时代元素、地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方式,不仅让绍剧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更证明传统艺术既能坚守古韵,也能紧跟时代步伐。
在杭州萧山这座以“青年向往之城”为发展目标的城市里,传统文化与青春活力的碰撞持续迸发璀璨光芒。从“新松人才”中脱颖而出,到撑起绍剧未来的“00后”演员群体,再到新招募的八年制委培生,杭州市萧山绍剧艺术中心正以青春之力,书写着非遗传承的新篇章。每一句唱腔、每一次翻腾,都在诉说着:当青年与非遗同行,一座城市的文脉便有了生生不息的未来。期待这些青年演员在未来的舞台上继续绽放光彩,为绍剧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注入更多青春活力,让萧山绍剧在新时代焕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