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举国同庆,期盼已久的国庆长假终于到来!无论是一场“诗和远方”的旅行,还是“宅家躺平”享受惬意,或是与亲友欢聚一堂、大快朵颐,健康才是享受快乐假期的基石。
然而,人流密集的景区、推杯换盏的聚餐、昼夜颠倒的作息,却悄悄埋下了“节日病”的隐患。别让突如其来的健康问题打乱你的假期。这份国庆健康防护指南,助你安心度假。
一、呼吸道疾病:扎堆出行易“中招”
国庆出行免不了穿梭在热门景区、车站等密闭或人员密集场所,加上秋季早晚温差大,病毒易趁虚而入,引发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
预防呼吸道疾病,应注意在人群密集处科学佩戴口罩,尽量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若出现早期症状,可使用连花清瘟等药物对症治疗,快速缓解感冒、流感引起的发热、咽痛、咳嗽等不适,且不会引起嗜睡,不影响行程。而且连花清瘟对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等)、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种呼吸道病毒都有抑制作用,提前备上,能为出行多添一层保障。
二、胃肠道疾病:胡吃海喝伤脾胃
假日期间,各种聚会增多,油腻辛辣的美食、冰镇饮品往往让人“管不住嘴”,导致肠胃功能被削弱。外出就餐时,食材新鲜度难把控、餐具清洁不到位,容易引发急性肠胃炎,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
避免肠胃“抗议”,饮食应规律,注意荤素搭配,控制进食量,避免暴饮暴食;选择正规餐饮场所,不吃生冷变质食物,少喝冰饮。一旦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应立即清淡饮食,充分休息,并可根据情况对症服用蒙脱石散等肠胃药。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三、心血管疾病:作息紊乱埋隐患
假期中,久别重逢的兴奋、旅途的劳累、熬夜打乱的作息、波动的温差,都可能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的负担,尤其对中老年人和有基础病史的人群是一大考验。
防治方面,要严格保持规律作息,每晚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控制情绪,避免大喜大悲,减少高强度娱乐活动。基础病患者需按时按量服药,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出现胸闷、胸痛等不适立即休息并就医。
四、过敏性疾病:秋景虽美藏“危机”
秋季是尘螨、花粉(如蒿草花粉)等过敏原活跃的季节,加之假期户外活动增多,容易引发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出现打喷嚏、皮肤瘙痒、红疹等症状。
为预防过敏,出游前查询目的地花粉浓度,花粉浓度高时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防风镜、口罩,穿长袖衣物遮挡皮肤。回家后及时清洗面部、鼻腔和衣物,去除残留过敏原。若出现过敏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等抗过敏药物缓解。
健康是享受一切美好的前提。掌握这些防治技巧,备好针对性防护用品与药品,既能放心享受团聚与美景,又能从容应对“节日病”干扰。愿这份小小的健康提示,能助您远离疾病困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